《端午的鸭蛋》是写的回忆性,选自《汪曾祺全集》。文章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高邮端午的种种风俗,最后引出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语言闲适自由,平淡有味,表达出对儿时生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和自豪,对故乡高邮鸭蛋的赞美之情。
《端午的鸭蛋》解释
【风俗 风尚】词义辨析
相同点:都是名词,都含有风气、习惯的意思。
不同点:“风俗”是指某地区长期形成的风气、习惯、礼节等;“风尚”,着重指社会上形成的习惯、习性,多带褒义。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络子】依照所装的物件的形状,用线结成的网状的小袋子。
【肃然起敬】十分恭敬。
【曾经沧海难为水】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脱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囊萤,用口袋装萤火虫。映雪,用雪的反光。
【寄名】旧俗幼童认僧尼为师而不出家,或认他人作义父母以求长寿。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腌】把鱼、肉、蛋、蔬菜、果品等加上盐、糖、酱、酒等。
【苋菜】一年生草本植物。
【城隍庙】为传说中主管某座城的神建的庙。
【大襟】纽扣在一侧的中装的前面部分,通常从左侧到右侧,盖住底襟。
【白嘴】文中指光吃咸鸭蛋而不就饭。
【避邪】避免或驱除邪恶。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端午的词语
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骚人墨客:骚人:屈原作《》,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衙官屈宋: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唐·《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屈志从俗:1.指抑制意愿迁就世俗。2.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金鼓齐鸣: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川流不息: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1. 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2. 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人群熙攘:同于“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龙舟竞渡: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汉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敲锣打鼓: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河。意思:坐一条船比喻在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也作“同舟而济”。
戮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
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齐心,同心;协,共同合作。
端午节的
1)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2)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端午》
3)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乙卯重五诗》
4)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5)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6)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
7)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
8)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端午即事》
9)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10)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1) 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
12)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13)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权德舆《端午日》
14) 菖蒲酒美清尊共。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6)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
17)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18) 五色新丝缠角粽。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9) 正是浴兰时节动。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0)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21) 细缠五色臂丝长。 —— 舒頔《小重山•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