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源氏物语》让国人对日本平安时代贵族的婚恋情况非常感兴趣。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有其特殊的含义,他们的婚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从求婚至结婚也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程序,而婚后的居住形式也可分为三种。
日本平安时代又被称为贵族王朝。平安贵族阶层创造了直至今日仍对日本影响甚大,以风流优雅著称的古典文化。而在文化、生活、仪式等各方面皆追求优雅的贵族们,在恋爱、婚姻方面却又表现出令我们现代人所难以理解的乱伦与堕落。
一、平安时代的贵族
平安时代,亦被称作贵族王朝。何谓贵族?顾名思义,门第身份高贵的阶层。其实同样被称为贵族,其实质也是各不相同的。追溯至奈良时代(710-784),并没有“贵族”概念,只有豪族。即使进入平安时代以后,在其初期,也主要由豪族阶层出身的氏族构成上层贵族阶层(上流貴族階層。至9世纪初期,伴随着律令制的解体庄园经济逐渐抬头,与天皇家结成亲密婚姻关系的藤原氏、源氏、橘氏、清原氏、菅原氏等新兴氏族迅速跻身于上流贵族阶层。在此之中,藤原氏和源氏与皇室关系最为密切,几乎独占公卿以上职位,特别是藤原北家自9世纪中期至平安朝末期,一直独霸摄政、关白要职,可以说是贵族中的贵族。而除以上氏族之外,与皇室及以上各氏族无甚血缘关系的贵族,主要从事地方官及一些特定官位的任职,被称为中下层贵族。多数在官场上不太得志,居于离当时作为文化政治中心的平安京较远的区域及各地方。日本平安时期女流作品《源氏物语》作者、《蜻蛉日记》作者藤原道纲母的家族就属于中下层贵族(受領階層)。
二、婚姻形态
从《蜻蛉日记》《源氏物语》《荣华物语》等日记、物语的记录来看,平安贵族的婚姻习惯为一夫多妻制。我们大致可以将当时贵族阶层的婚姻归纳成以下三种形式:
(一)正室(正妻せいさい)婚
所谓正室,即日语中所说的「北の方」(きたのかた),如字面意思,住在寝殿结构房屋(寝殿造りしんでんづくり)的朝北房间内。在一夫多妻制里,正室显然比其他妻妾更有地位。贵族男性的正室原则上由其家族监护人等代其选定,而选定的标准则主要看女方家族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地位及实力,基本上与男女双方当事人意志无关。比如《源氏物语》中源氏与正妻葵上的结婚。
(二)旁室婚(与正室之外其他妻室的婚姻)
除正室之外的其他妻妾多数因为各种因缘与男性结上缘分,求婚形式与结婚式基本与正室相当。只是女性从家庭背景经济实力方面来讲都不如正室,但是她同样需对男性尽忠守节,不能同时与其他男性来往。
(三)不确定夫妻关系
这种不确定的夫妻关系在平安王朝应该是最盛行的一种男女结婚关系。男性与女性保持一段时间夫妻关系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双方分手后,各自可以再婚,不受任何影响、无社会舆论指责。
三、求婚至结婚
在贵族阶层的婚姻观念里,从求婚至结婚是极其重要的过程。对自己十分爱慕且出身于高贵人家的千金,求婚过程则是既浪漫且充满喜悦的过程。如今社会我们只需恋爱双方同意,在达到适婚年龄的前提下即可结婚。据现有资料来看,当时并没有这样一个官府结构来管理婚姻。男女双方如何结成婚姻关系呢?
如果男方是太子、亲王等皇族或上流贵族的一员,那么在其元服(元服げんぶく)之夜,公卿以上贵族的女儿以添卧(添臥そいぶし)的形式成为男子的妻子。当然除此以外,也可按照一般贵族男子的结婚程序与女方完婚。
一般贵族男性结婚,是按如下程序进行的:
(一)送求婚信
首先男性向女性的女官(女房にょうぼう)、侍女(侍女じじょ)等打听女方的人品(人柄ひとがら)、家境(家柄いえがら)以及个人爱好品味(趣味しゅみ)等客观情况。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下,平安时代的女性的生活环境与我们现在是完全不同的。贵族女性自幼养在深闺(深窓しんそう),除了自己的父兄之外不可见其他任何男性。如果不幸被谁偷窥到,就相当于被结婚了。所以男性在结婚前不可能看到自己想要结婚的对象是何等容貌,只能从女方身边的人口中打听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猜测。男性将这些从第三方得到的信息,与对方的身份(身分みぶん)和权势(権勢けんせい)等综合考虑之后,给女方传送求爱信(求婚の手紙?歌)。
(二)信件来往
收到男方求爱信之后,女方一般不亲自作答,而是由家人、身边的女官或侍女代笔(女房(侍女)の代筆)给男方写回信。这种信件来往经历几个来回之后,如果双方对对方没有反感印象,最终由女方本人与男方通过信件(本人同士の手紙?歌の贈答)交流感情。这里说的信,并不是我们现在意识里的散文或白话文,而是和歌(五七五七七 三十一字)。因为当时为男女方传递信件的主要是侍女、自己的兄弟或者是信使(文使いふみづかい)等,为恐别人看懂信意,男女双方尽量使用只有当事人才能看懂的隐语交流。
(三)男女对面
虽说用了对面一词,但此对面,非彼对面。男女双方并非无遮无拦可以与对方促膝共谈。一般是男性在簀子(すのこ)的外面,女性在御簾(みす)的里面,也就是说中间隔了两层障碍物,并且由女性身边的的女官(取次ぎの女房)等来传话或者进行和歌的赠答(和歌の贈答わかのぞうとう)。如此这番近距离互相了解之后,男性需在天亮之前(夜のあけきらないうちに)回到自己家中。
(四)结婚
男方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努力之后,在得到对方同意的暗示下,选一吉日于天黑后来到女方家,由女方家人(比如兄弟)或者女方侍女将男方引导至女方寝室,与女方完婚,但是必须在天亮之前离开。男性在回家后要第一时间给女方送上慰问信(後朝の文きぬぎぬのふみ)、以表达自己的热情与诚意。如果双方在亲密接触之后对对方仍然满意,这样于黑暗中的相约(契りちぎり)持续三个晚上之后,男女双方算是正式结婚。并且在第三天的夜里二人共享三日饼(三日の餅みっかのもち),这是最重要的双方已经完婚的标识。男性终于可以不用趁天黑出门,而是可以正大光明和女方一直待到天亮,直至今天男性才终于可以一睹自己妻子的芳容。
(五)庆祝结婚
第三天以后,由女方家长举办庆祝结婚的仪式(露(所)顕ところあらわし)。根据女方家族地位不同,仪式的隆重程度也各不相同。当时的结婚形式多为招婿婚,男方拜访女方,女方父母承担着照顾新女婿的责任和义务。
四、婚后居住形式
平安时代的日本与中国古代一样都是一夫多妻制,名称虽然一样可是在本质上却不尽相同。中国的一夫多妻制属于出嫁婚,实际上是以男权为中心,在儒教思想上建立起来的一夫一妻多妾(いっぷいっさいたしょう)的制度,男子的正妻有且只有一位,妻妾地位悬殊,但是同居于男方家的屋檐下,妻妾共同为男性家族(男系家族だんけいかぞく)服务。而日本并非如此。关于当时日本的社会形态有很多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是已经完全进入父系社会,而有的学者认为从当时的婚姻形态指出以招婿婚为主流形态、女性继承家业男性离开自己的家族等各方面来看,主张平安时代仍然处于母系社会。而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胡洁在将中国与日本的社会形态进行具体比较分析之后,认为平安时代的日本应该是母系氏族力量与父系氏族力量并存。笔者也更倾向于这种观点。即使如此,由于采取的是赘婿婚这种形式,结婚后男方住在女方家里或者女方父母提供的住所里的情况更为普遍。在此理论基础上讨论平安时期男女结婚后的居住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妻方居住婚
男方与女方结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走婚(通い婚かよいこん)之后,搬到女方家里定居的形式。这种居住形式包括男方与女方父母同住, 也包括男女双方单独搬到由女方父母提供的单独的住所里(妻側居住地提供)。但是即使是这种形态,男方也可以定期拜访其他的妻子,女方对此也并不作限制。
(二)夫方居住婚
虽然叫做夫方居住婚,但是根据胡洁的研究成果,女方跟男方结婚后不可能和男方父母住在一起,这是原则。夫方居住婚主要指夫妻双方住在由男方父母提供的住所里(夫側居住地提供),可能离男方家较近,但不会和男方同居一处。
(三)独立居住婚
前面所述的的两种居住形式都是在男方年纪尚小官位尚低不足以拥有资本建造属于自己的住所的前提下,住在女方家里,或者是男、女方父母提供的房子里。但是随着丈夫年龄增长官位升高,且育有子女时,男方有经济实力建造住居,与妻子(多为正妻)单独居住。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几位妻子同住一处,比如《源氏物语》中的源氏建造的六条院,但实际上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四)访婚
平安贵族阶层之间最流行的婚姻形式。男方定期拜访女方,男女放各自住在自己家中,双方生育的子女由女方抚养。当然,这种访婚形式中既包括经父母同意的合法婚姻,也包括不能见诸于世的非法通奸等。
以上,从平安王朝的贵族定义说起,再从当时的婚姻形态,结婚程序和婚后的居住形式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了平安时代的贵族婚姻。一千多年前的贵族王朝,在自然生活环境、社会风俗习惯、人们思想思维方式等方面与今天都有着天壤之别,几千年来延续至今的婚姻形式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诸多变化。但是通过典籍资料我们还是可以一窥当时的大致情形。
平安朝时期的招婿婚以及访妻婚虽然不具有现代一夫一妻婚的纯洁性,但在当时贵族阶层风流优雅习惯的影响下,一切行动以雅为前提因而并未完全堕落至不可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