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坟时代的“挂甲” 考古发现,早在古坟时代,日本就开始出现铠甲。当时那种名为“挂甲”的铠甲被认为是由大陆经朝鲜传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奈良时代日本人的铠甲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古坟时代,部落之间当然会出现冲突,甚至战争。当时的“日本人”是怎样打仗的呢?很遗憾,目前的史料中并没有发现这方面的信息。不过,他们当时所穿的铠甲倒是被考古发现。从一些出土文物来看,当时日本人的铠甲是由数以千计的小铁片串连而成,并分成几个部件,保护头部以至小腿。这种铠甲称为“挂甲”。 这种日本的“挂甲”其实与当时朝鲜高丽王朝的装甲很相似,可以相信是从大陆经朝鲜传入日本的。 “挂甲”顾名思义,它的穿着方法就是将各身体部分的甲片披上,并用里面的绳子绑紧。但从出土的土俑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挂甲”都是全身保护的,有些铠甲没有腿部的甲片,同时对身体的保护部分也比较少。例如手臂、腋下部分没有甲片保护。这些铠甲很可能是下级军官及士兵的穿着,这种铠甲被称为“短甲”。 到了日本奈良时代,其与我国文化交流日趋紧密,大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来到中国。除人文知识外,日本人其实也学会了不少军事方面的技术,铠甲技术也因此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比如早期的挂甲以铁片缝制而成,成本太高又不方便活动,影响了作战能力及机动性。再加上公元六世纪的日本已统一成为一个王国,战争需求稍为下降的同时,他们急需建立一个符合政治需要的身份制度,于是挂甲开始轻量化。 另外,当时的挂甲由于不适宜量产,所以只保留作高级军官及贵族使用,一般的士卒则改穿一种称为绵袄甲的新型铠甲。这种铠甲就是通过与唐朝交流后引入的新款式,在绵袄上缝上甲片,这样既可防护,又可保温,而且成本只是挂甲的三分之一。 不过,由于是用绵袄和铁片缝制,不可能长期保存,因此现在这种铠甲已没有遗物供我们欣赏。据专家考证,相信当时的“绵袄甲”形态就跟我国清代八旗军服的原理类似,虽不是完全一样,但我们可从八旗军服中想象日本“绵袄甲”的模样。不过也有人认为是“绵两档”,也就是中国两档甲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