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很多人喜欢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比较,毕竟两人同为戏剧大师,而且死于同一年。2016年正好是二人逝世四百周年。但是,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我们就会知道,二人在某种程度上完全没办法放在一起,就像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国华教授所说的,汤显祖比不上莎士比亚。 汤显祖不是东方的莎士比亚 陈国华:近年来一些学术出版社出的莎士比亚全集中,苏福忠这本译文质量很高,翻译得很认真。当然也不是说没有任何问题,还是放得不太开,如果能够像朱生豪一样更加自由一点,我想可能会更好,但翻译态度是很好的,严谨治学的态度我非常钦佩。 今年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纪念,我们怎么看待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在英国有崇高的地位,英国有一个莎士比亚,这是他们引以为豪的。换句话说莎士比亚在戏剧史上的地位,其艺术造诣超过了古希腊的戏剧。英国很多作家都是在莎士比亚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即使有人某些方面有所超越莎翁,但从总体艺术成就来说,我认为还没有人到达莎士比亚的程度,甚至包括著名剧作家萧伯纳。 有人说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编者注:汤显祖,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因为两个人所生活的时代非常接近(编者注:莎士比亚生卒:1564年-1616年,汤显祖生卒:1550年-1616年。),汤显祖的著作也很多,他是不是中国的莎士比亚?不是,汤显祖的作品能够翻译到外国,能被外国人知道的,能有几部?他不是中国的莎士比亚,他是中国的汤显祖。 我国古典戏剧远远没有达到莎士比亚戏剧的高度,而莎士比亚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同时代出了一大批其他相当辉煌的剧作家,只不过其他剧作家的成就没有莎士比亚那么大,但他们也有一些非常好的剧本,甚至有的作家的作品直追莎士比亚,和其最伟大的作品不相上下。在这方面,我国还比较欠缺。 中国古典戏剧地域性强,缺乏普世性 我反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说法。我国古典戏剧很民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但不一定“很世界”。为什么?因为我们缺乏一些普世的东西,缺乏能够引起全世界共鸣的东西,它比较local,比较地域性,这是一个问题。或许能够引起一些人某方面的审美感,比如白先勇昆曲版本的《牡丹亭》在国外很受欢迎,但也仅是从表演、唱腔、戏剧美学的角度来看比较优秀,真正从语言、思想角度来看,无法与莎士比亚相比拟。 戏剧翻译要有戏剧翻译的特点,要把“戏剧性”翻译出来,如果你翻译一篇小说,或许你能够翻译得很准确,但戏剧语言不像小说“啰里八嗦”,戏剧语言非常精碎,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落实为精炼的语言,就不是称之为好译本。沈老师非常推崇曹禺老师的翻译莎士比亚的版本,我比较赞同。 莎士比亚“悲剧”与中国式“惨剧” 翻译好的国外戏剧译本,以下三个方面存在提升空间:第一,戏剧的翻译大多数不是很成熟,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化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喜剧翻译成汉语,导致笑料没出来,包袱没抖成,人们往往笑不出来。这方面有改进空间。 第二,中国古代戏剧包括现代戏剧,语言上有很大改进的空间。这里的“语言”是广义的语言,不仅指是用词,还包括文本、结构等。即使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语言也存在有不足的地方。的语言到今天还“活”在人们的语言中。可我们的古典戏剧包括当代的戏剧,有多少能够成为我们的谚语、成语流传至今?这些都值得进一步努力。 第三,莎士比亚的“悲剧”不是我们想象的“悲剧”,泰坦尼克号沉没,是悲剧吗?不是悲剧,是惨剧。高铁被撞是惨剧不是悲剧。我们的悲剧和西方国家的悲剧意义不同。我们所理解受了冤屈的叫“悲剧”,比如《窦娥冤》。《赵氏孤儿》才符合西方国家的悲剧标准,就是人物在最后都死光了。读者得到的感受是pity(可怜)和fear(恐惧)。我们的戏剧中少有“悲”,但主要表现为惨剧。我们喜欢大团圆,讲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中国传统的悲剧观来理解西方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