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科了我们还是朋友吗
文|萌萌
查完成绩,有个朋友忽然问我:“我挂了科,咱们还是朋友吗?”
听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是想笑,然后就忍不住笑道:“你是不是傻,又不是小孩子了,你挂科跟我们是朋友冲突吗?”那边没有作声,我开始笑不出来了,我明白他这个问题是认真的。
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么“傻”的问题了,准确地讲,是这么幼稚的问题,以至于让我感觉在和一个初中生对话。可当我再仔细看这个问题,却发现朋友内心深深的自卑,也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由整理]
小学初中甚至到了高中,每到公布成绩总会心惊胆战,拿着惨不忍睹的分数不仅仅情绪低落,甚至感觉周围人关心的目光都带着讽刺的意味。
所以从小到大,很多时候我对成绩都是遮遮掩掩,毕竟也没几次能拿得出手的。上了大学,最后不用担心分数高低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了,但是底线再低,总还是有的。挂不挂成了大家不敢轻易触碰的心弦,对有些人来说,那仿佛就是污点一般的存在。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个朋友除了成绩差点,其他的仿佛也找不到什么不好的。
他在我眼中甚至是榜样一般的存在。尤其是在应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那种坚持,或者说痴迷。细细想来,我这十多年来最大的目标恐怕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了,经过一番努力上了大学,却突然找不到前面的路了,紧绷的神经突然松懈的后果除了前所未有的舒服,还有随之而来无尽的空虚与迷茫。我承认高考后那个暑假是我人生中最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可此刻看来也成了最最不就应停下脚步的一段时光。
此刻大学里的日子,除了每一天空上课,就是在寝室窝着玩手机。以前我抱怨高中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此刻转成了宿舍\教室两点一线,却还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了。每每意识到不该这样颓废时,脑子里总会跳出来另外一个声音——别怕大家都是这样的。这让我想起那个表情包,“再这样下去我都要废了,但是这样真的好舒服阿……”(自行脑补)。
看到一些励志的文章,也会间歇性踌躇满志一下,可用不了多久就又失去目标方向了。跟着朋友去参加爱思青年的活动,那时才发现自己的眼界有多狭窄,那时候我才觉得自己已经不知不觉是个青年了。爱思青年的口号是,让青年成为世界的行动者,可我这个青年已经一动不动很久了……
我挂了科,咱们还是朋友吗?我想说,朋友,只要你别挂了,一切都好说。
看到描述大学生活那段,老班长再同意但是了,我想大家就应都有过那种时候吧,什么也不想做,甚至动都懒得动。但是,千万不能让这种状态成为常态。记得大概期中那会儿,有一回问余天好老师“什么样的大学生才是合格的?”他答道“能够实现自我管理的。”仔细想想,的确是这样了。
大一下学期,老班长每一天对自己念叨,二十岁后要对自己容貌负责。于是在小目标本本上写上:坚持跑步。我发现自己词汇量急剧下降,于是在记上:坚持背单词。公众号粉丝后台反映让我更文勤快点,于是又写上:坚持发推文。
这三个要坚持的小目标到此刻只完成了最后一个。跑步坚持了一个月,瘦了八斤,一高兴,反弹了十斤——于是放弃了。单词坚持了一个月,觉得差不多了,就断了,于是这个期末,不出意外地挂了科(对,我也挂了······)。公众号此刻还坚持做着更新,迎来了400、500、600粉丝的增长,在外面做一份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兼职,还有其他人抛来橄榄枝偶尔赚些零花钱。
有朋友说很羡慕我,但是他不明白我最就应做好的事情没有坚持下来。在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我没把成绩搞好,在我最青春欢畅的时候,却把自己吃成了一枚并不可爱的胖子。
我······我有时候在想,同龄人此刻都在做什么呢?参加完爱思青年的活动,朋友圈里多了好几个城里的青年朋友,他们在群里讨论活动怎样做,讨论社会现状,讨论发展的时候,我感觉大家真的是青年人,是这世界的行动者。红黄蓝刷屏那会儿,很多人义愤填膺,但是却有很多人不明白与之几乎同时期的北京五环到七环停止了供暖。当我qq空间被各式各样的红黄蓝布满之际,朋友圈有人担忧着帝都那些连夜出走却无处容身的人。而过了半个月才有室友一脸懵逼问道:你们明白diduanrenkou吗?无人应答······
我想,大概这就是差距吧,格局达不到,所以别人谈论人类、社会、公益、教育,我们谈挂科、淘宝、午饭、微博。有次去听爱思青年的创始人周老师的讲座,其实就是个三十人左右的小聚会,中间有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在中欧商学院的老师跟我们讲,大家要有除了赚钱之外的追求”。是什么追求呢,我想大概就是投身公益了吧。
老班长这一不留意扯得比正文还要多了,总之,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要做好该做的事。最后问一句,老班长也挂了科,你们还喜欢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