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占分比较多,阅读比较重要,那就得多做阅读题了。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守口与守心阅读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①在东晋人物中,我最早知道书圣王羲之。
②近读《世说新语》,我却惊异地发现,王羲之有时背后议人,说话刻薄。这不仅影响了他的清誉,甚至搭上了他的性命。
③书中记载,王羲之与王敬仁、许玄度关系很好,两人死后,王羲之却在公众场合对他们评价很低。他的下属孔岩说:“你以前和王、许交往,有情有义,但他们去世之后,你对他们的友情没有始终如一,这是我所不取的。”可见,即使在个性张扬、崇尚清谈的魏晋,随意贬损他人,也是有失修养的行为。
④文中还详细记载王羲之与王述的矛盾。王羲之轻狂、骨鲠(喻刚直),是文人雅士,王述率真、急躁,是清官能吏。少时二人齐名,王述晚年声誉日隆,王羲之心中不满,时时诋毁他,因此二人失和。后来王述做了王羲之的上司,王羲之只有“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
⑤贬人之言,覆水难收。一代书圣,高标独立,竟在小节上跌了大跟头,不能不令人叹惜。群居不非议他人,实为处世之道。
⑥朋友相聚,难免兴高话长。交流的目的是相互切磋,提高文学修养和道德修养,“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如果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贬低他人,搬弄是非,甚至无中生有,飞短流长,此种行为乡妇尚知不可,何况读书人!心中有何物,眼中就会有何物,一个人所言之事正是他内心的映射。古语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群居之谈,是衡量一个人修养最直观的标尺。
⑦有位朋友的座右铭是“群居守口独居守心”。他解释说,群居守口,就是不言是非,不传绯闻,不言人恶,见贤思齐;独居守心,就是禁嫉妒之心、轻狂之心,养宽容之心、自省之心。心是根,言是叶,根深才能叶润。能在群居时守口,源于一颗有修养的心。
⑧怎样才能群居守口呢?有位禅师认为说话必过三面筛子,第一面:这话是真的吗?第二面:这话是善的吗?第三面:这话是必须说的吗?我想还有一面:你愿意让当事人听到吗?因为你非议别人的话很可能会传到对方耳朵里。常在心里带上这些筛子,就不会有无聊的话出口,从而伤人伤己。
⑨王羲之有瑕疵,但书圣还是书圣,因为瑕不掩瑜。假如平庸如我辈,不能立德立言立功,又无传世之作,再不守口修身,将有何面目对人?
⑩读《世说新语》,想前人得失,群居当守口,实是人生重要一课。
(选自《杂文月刊》2013年第3期)
107.认真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108.文章开篇讲述了有关王羲之的两个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
10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
110.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我们在谈论他人时不应该说哪些话。(4分)
答案:
107.(3分)群居不非议他人(群居当守口) (意思接近即可)
108.(3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论点“群居不非议他人”;是从反面证明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意思接近即可)
109.(4分)作者首先列举了书圣王羲之的两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接着通过讲道理的形式论证了为什么要群居守口;然后具体阐述了怎样才能做到群居守口;最后再次强调群居守口的观点。
110.(4分)假话 坏话 废话 当事人不愿听到的话(意思接近即可)
[守口与守心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上一篇:《王充求学》阅读答案
- 下一篇:蚕的阅读原文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