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存在感和希望
引文(by圈主):
这篇文章来自圈柚Kevin的投稿,关于他跟爷爷的故事。击中我的,是“存在感”。
小的时候,如果父母不理我们,我们就又哭又闹,胡乱破坏家里的东西,甚至不吃不喝、虐待自己,然后他们就会过来。对我们的行为,他们或教训、或安慰,但其实我们都不在意,我们在意的是,他们过来了,关心我们了,这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
长大后,我们不再哭闹,但是会用努力去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甚至批评,我们发朋友圈求赞,我们用独特的观点博人眼球,我们甚至跟他人作对,这是我们长大后获得存在感的方式。[由整理]
然而,人最需要存在感的时候,却是老的时候。
总有一天,我们的记忆不再清晰,我们的腿脚不再灵便,我们的子女都成家立业,我们不需要工作,我们的思维跟不上时代,我们不需要为谁操劳……那个时候,要如何向这个世界证明,我们还好好地活着?
我外婆今年98岁,身体依然硬朗,只是听力出了问题,需要很大声地喊,她才会听到。自从她听力出了问题之后,就开始变得矫情,时常会发点小脾气。
每当家人欢天喜地聊天,顾不上跟她大声解释的时候,我总能读到她眼里那种不想被人遗忘的恐惧。就好像一部电影里,英雄和反派都会被人记得,而路人甲从来不会在我们的记忆里停留。她的矫情和小脾气,是对我们的不关注的最后一点无力的反抗。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RolloMay认为,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当老人生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很紧张,带他们去看医生,祈祷他们尽快痊愈。可是,当他们存在感缺失,产生孤独甚至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却不以为然:哪有什么毛病?还不是自己胡思乱想出来的?
可是,负面情绪是需要安抚的,它们是不会自动消失的。
好了,一起看看Kevin跟他爷爷的故事吧。不知道,快要回家过年的你,会不会有一些触动?
爷爷的希望与存在感
作者:KevinWu
一关于童年,有点坎坷却又很幸运的我
小时候,我父母感情不大好,经常打架(对,没看错,是打架,不是吵架),当然,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于是,在我出生9个月的时候,他们就离婚了,我被判给了父亲,而母亲就远走他乡了。小时候我从未见过我的母亲,只看过一张照片。后来,见她第一面的时候已经是高考结束了。
可以想象,我父亲那样年纪的年轻男人,在对付小孩方面是多么无能为力。所以,我爷爷主动承担起了抚养我的责任,而当时我奶奶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爷爷一勺一勺奶粉喂大的。
那时候我非常依赖爷爷,他离开一会儿,我就会哭得整个连队都能听到。刚上小学的时候,爷爷不会骑自行车,都是背着我走很远的路去上学,后来就改成推自行车送我去上学,也是因为看到爷爷很辛苦,所以我在小学二年级就自己骑车去上学,小学三年级就能骑车带着爷爷去赶集了。
那时候每天上学,爷爷一定会给我送出门,放学会在连队的大门口等我。直到现在,他已经90岁了,我也已经工作了,但如果他知道我要回去,还是会在我到家的前一晚失眠,然后很早起来去马路上来回溜达着等我。
二爷爷从小对我的言传身教胜过各种大道理
单亲家庭的孩子,有时候容易偏激和脆弱,但在我身上,这种阴影却不多,跟爷爷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爷爷以前是地主家庭出身,从小养尊处优,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经历了土地革命和10年文革,家道彻底中落,幸好他是个非常仁义善良的人,所以文革时期也没挨过批斗。
从小,爷爷一直都告诉我人得心好,向别人家借了工具和钱一定要及时归还。这些对于我日后价值观的建立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我从很小就劳动,会做饭。
还记得小学三年级,学校要收50块钱重新订校服,那个时候是夏天,钱都用来种地了,爸爸出去打工了,拿出这50块钱都非常费劲。当时我哭到了半夜,那次爷爷一改往日的慈爱,用笤帚打了我,也是唯一的一次打我。
可打完之后,爷爷自己却哭了,早上给我拿了这50块钱。这件事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也让我开始理解家人的不易,对于家里条件不好再也不回避、不自卑。
对于我的成绩,爷爷从来都没说过我。那时候考试考得不好,老师让家长签字,这种情况我都会选择不让爸爸知道,让爷爷给我签字,他的繁体字写得非常好。
爷爷很喜欢看书看报纸,这也是我小时候比较喜欢看课外书的原因之一。初中的时候我基本已经自学完了高中的地理、历史和一部分的化学。所以我三年高中基本没学习,高一睡懒觉,高二看小说、写小说,高三数学课都被停课了,还总看哲学书,所以最后考大学的时候,也只考了个大专。
现在想想,因为爷爷的关系,我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是不太多的,所以到现在还能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少年时期也过得没有压力。
由于爷爷对我无私的付出和爱,让我学会了理解与感恩,所以我小时候的梦想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长大了把爷爷接出去,再有就是不再过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三爷爷是我人生选择中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我报考大专的第一志愿都没有录取,只能去第二志愿。但是,那时候迫切想离开家乡,早日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同时把爷爷接出去,所以根本没有考虑过复读的事,就远走秦皇岛了。
秦皇岛是一个三线的旅游城市,我去了以后发现,它与我想象中的城市其实是有很大差距的。每年的冬天是旅游淡季,人就非常少了,但是环境不错,我那个时候就意识到,这里似乎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城市,但是安放不了一个年轻人的梦想。
所以实习去了北京,第一次真正到了一线城市,开始是兴奋的,但是后来却有点迷失。那时候是09年,在北京工作那个十一假期,我回家看望爷爷,坐了接近20个小时的火车,当时就想到,在北京工作,回家看爷爷实在太不方便了,所以我最终还是哭着离开北京,到了哈尔滨读本科,这样离爷爷更近一些。
读本科的时候,也有个出国实习的机会,但那时候也顾及到爷爷的年龄,我放弃了。毕业找工作也是如此,那时候做MT(管理培训生)进入公司,轮岗期不算特别长,而且最终会定岗在哈尔滨,所以我选择加入了。
越是长大,爷爷的年龄越来越大,我越是感到深深的恐惧,陪伴老人不像照顾孩子,孩子随着成长是越来越强大的,会时常带给你惊喜,可老人不是,衰老总是不可逆的。我始终都知道,爷爷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需要在他和我的梦想之间做出平衡,而不是不管不顾。
10年回到哈尔滨读大学的第一个寒假,爷爷生了一次重病,我回家看到爷爷的状态,直接就哭了。然后我每天照顾他,晚上睡觉也不敢睡实,早上看到爷爷的状态,就忍不住掉眼泪。后来稍微好了点,我照顾他穿衣服,带着他锻炼,给他鼓励,经过一个月的照顾跟恢复,终于好了。
而我比较幸运的是,毕业后进了食品保健品行业,学到了很多保健和营养知识,能够更好地照顾他。从我进入这个行业开始,爷爷的保健食品从来没有中断,这几年也没生过太严重的病,就感冒过一次,这也是让我非常感恩的,我感觉老天也在帮我。
四老人也需要存在感和希望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也是支撑爷爷保养好身体、好好活下去的最大心理支撑。在我上学的时候,他的期待是我上大学,然后找到一份工作,我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他的期待是我找到女朋友尽快结婚,所以我现在被催得也是压力很大。
但是我不想重蹈爸爸妈妈的覆辙,我一直想要找到性格合适、追求相同的另一半,我把这个想法和爷爷沟通,他也能理解。
也许以后我结婚了,他的期待又会变成抱重孙了。所以,对于老人的逼婚、逼生,我倒看得挺开,因为人活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
除了希望以外,还有存在感。我每次回家都会带爷爷出去散步,牵着他的手,带着他去赶集,去我们的分局逛街,这就是他每次小小的期待。一开始跟爷爷出去,买什么都不让他花钱,但后来我发现,我急于报答他,我是心安了,可是爷爷似乎并不开心。
其实,爷爷最大的期待就是我回去了,给我买吃的,就和小时候一样。每个人活着都需要存在感,老人也不例外,对于爷爷,他的存在感就是帮我做这些事,如果我什么都不让他做,才真的是一种残忍。
后来我就鼓励爷爷,让他去买东西,去花钱,包括适当干点小活儿,在这个过程中,他才会觉得自己没有被家人、被时代所淘汰。
五对孩子要放手,对老人要细致,可是大多数人都搞反了
现在,经济宽裕了,我也有想过把爷爷接到身边,实现小时候的梦想。但后来想想,爷爷是个爱溜达的人,在家没人照顾,吃饭也是问题,如果请了保姆,其实还不如家人来得安心。
另外,人生地不熟的,爷爷也会觉得很孤独。所以,我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给老人有存在感,可能比他身体健康更加重要。
现在,我跟爷爷虽然不能天天待在一起,但是我一有空就会回家,一定会做的事就是,给爷爷剪指甲、洗澡、每天一起晚餐、一起看完新闻联播。即使有同学聚会,我一般也会在陪爷爷吃完晚饭、看完新闻联播、他去睡觉之后,我再出去。
时间久了,我的同学朋友都知道我这个习惯,慢慢也都理解我了。我知道我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我在努力,我希望这些点滴的细节,能够让爷爷的心更暖一些。
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殚精竭虑,生怕照顾不周,可照顾老人却不那么细致,甚至有时候回家就是打个照面,说自己忙,然后就走了。其实,我倒觉得这恰恰颠倒过来了。
对于孩子,不妨放开手脚,让他有胆量去探索自己、解决问题,只要不走歪路就可以了。而关注老人,才需要更细致地去体会,我们都应该去换位思考,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让老人的心暖比什么都重要。
后记(by圈主):
接开头荐读的那段话吧:如何让老人更有存在感?
哲学家Berkeley说:Tobeistobeperceived(存在即被感知)。客体心理学认为,他人对我们行为的回应能够证明我们所发出的信号是存在的,信号存在,所以我们也存在。
所以,提升存在感的关键是:回应。这个道理,对任何人都是如此。
对于老人来说,我们可以提供的回应是:
1。来自我们自己的回应: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回应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多去拥抱他们。
Kevin在文章里面提到一个细节,就是让爷爷适当花些小钱,为自己买吃的。我相信老人都会有类似的行为,在我们回家过年的时候,他们把珍藏的零食都端出来,尽管我们已经不再喜欢。
另外,关于拥抱,我们可能不知道那有多重要,事实上,仅仅10秒钟的拥抱就能够减低血压,缓解压力。
2。来自自然界的回应:最近很多地方下雪,我们都喜欢在雪地里踩脚印,看着身后的一串脚印,会有种说不出的愉悦感,因为这种脚印就是自然界给我们的回应。
对于老人来说,可以带他们去游山玩水,聆听鸟语花香,感受山涧清泉,接受大自然的回应。
3。来自动物的回应:如果他们喜欢,可以试着为他们养一个小动物。
当然,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动物对他们的回应,都远远不及我们作为亲人对他们的回应那么有用。
因为,存在感的缺失根本上还是来源于对虚无的恐惧和弱小的自卑。唯有爱能够对抗虚无,唯有陪伴能够对抗弱小。
- 上一篇:让我们为你们筑起一座城池
- 下一篇:风带给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