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观后感
后会无期观后感(一):
看了后会无期,感觉这部片子还是挺有意思的。看的时候的确被众多段子弄得笑不拢嘴,看过之后细想之下,韩寒还真是映射了很多生活中的东西出来。
故事主角就应只有两个人吧,浩汉(冯绍峰)和江河(陈柏霖),江河是个老师毕业后分配到了东极岛当教师。浩汉以及周沫(陈乔恩)是这个岛上的居民,浩汉在外打拼游荡多年,想回到这个小岛振兴那里的旅游业,做一番事业出来。谁明白,这个岛屿就要失去了,政府要求居民们都搬离这个小岛。江河也被分配到了祖国的最西边的一个学校继续教师生涯。于是,浩汉开上自己的汽车,带着江河和另一个叫做胡生的智力略低的男孩踏上了西去的征程。接下来就是这一路上的故事了。
看了电影的人,都就应记得,故事一开始,是以这个叫做胡生的智力略低于平常人的大男孩的口吻开始叙述的。但是看到半截之后却发现,这个孩子稀里糊涂的就被两个人搞丢了,自此胡生也再没有在这部电影里出现过。也如他们三个人之前计划的那样,如果出了意外,胡生就原路回到这个小岛等着他们。故事开始,也是从这个胡生在东极岛的等待三年之后开始回忆的。胡生是这个电影里第一个“后会无期”的人,他更像这个故事本身的一个观众,根本没闹懂这两个主人公到底是要干什么,根本不会懂得,也许因为智力看似比较低吧。但这一路上就他是最简单幸福的,出发没多久,就和两位主人公走散了,回到故乡,开始为我们讲述这段故事。他也许是一类人,根本不会踏上征程,幸福的在家乡快快乐乐的,大愚若智或者大智若愚。无论怎样,后边的故事就再没有他了。
故事的第一站是去看望周沫姐姐(陈乔恩),周沫和胡汉一齐在东极岛上长大的人。我总是觉得,浩汉嘴里说出二人像是青梅竹马一样,但是又不敢那么直白的表述,二人的眼神带着暧昧,却谁都不敢表露。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沫对浩汉说:“幸好我十岁那年及时的不喜欢了你。。。。。”看来这二人真的是有故事的。但是,浩汉不久就出来打拼,周沫也走出小岛开始了自己的演绎生涯。周沫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一身旗袍,站在民国布置的屋子里静静的望着窗外,一个时间不短的特写,之后去传来了导演的生意:“替身下,主演上。。。。。”。接下来一个长长的镜头,三个人和周沫一齐边聊边走穿过一个抗日题材的电影片场。具体的对话我回忆不起来了,有机会再看看也许还会有很多的深意。之后,他们告别了,这时候周沫已经换上了一身民国学生服,说要赶去拍下一部戏。浩汉看着她走过长长的钢铁桥,旁边还开过了载满"日本兵"的军车。一边是三个人开着车离开了枫叶满地的“上海滩”,另一边,周沫和众多“学生”一齐被五花大绑的面向田地,身后一排日本兵对着他们举起了枪,“嘭”的一声。在我看来,周沫喜欢浩汉,浩汉也喜欢周沫。但是周沫“看不上”浩汉,浩汉也“看不上”周沫,两个人心里都存着不甘心,都想着出人头
地,都对自己和对方的家乡和出身存在着不认同,一种自卑的心里,一种期望找到更高的另一半来摆脱自己自卑的心理。我就是要找一个优秀的人,我就是不甘心找这样一个身边的人,我就是想要去一个更繁华的地方打拼,找到那个梦中的另一半。然后,两人带着彼此暧昧的眼神分开了。后会无期,陈乔恩也结束了电影中的任务。[由整理]
故事的第二站是在一个旅馆里遇到的苏米(王珞丹)。苏米假扮了一个妓女,联合自己的两个堂哥和三叔,布了一个“警察”抓“嫖客”的骗局准备骗人钱财。苏米其实已经怀了一个男人的孩子,正在想尽各种办法筹钱准备去国外生下这个孩子。在旅馆里,江河看到了他们布局用的小卡片,上面是苏米的照片和电话,但江河还没有打电话,苏米就过来敲门了。两人开始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一方是假装妓女钓“嫖客”上钩,一方是对这个妓女“爱而胆怯”的书生。果然又是一段中国古代常见的“书生和‘妓女’”式的感情纠葛。但苏米毕竟不是一个妓女,江河也不是一个嫖客,她只是骗子,他只是动心了却没有打电话。苏米只是一个被人伤害过的女生,江河也只是一个胆怯单纯的教师。当假警察来敲门后,二人带着苏米一路逃窜,苏米的三叔和两个哥哥一路追赶。最后,江河才明白这是一个“局”,但仍然没有改变自己对苏米的认识,各种口头教育,人生道理,好为人师的一面展露无余。临走江河还特意给了苏米一块电池,告诉她用正极在身上蹭一蹭就能够去除静电,苏米说,天很快就变暖了,江河却说,可每年都会有冬天。苏米想到了此刻,江河却在想着苏米的一生。而苏米嘴上对江河各种冷嘲热讽,苏米却也用手语告诉自己聋哑的哥哥,
“我喜欢上他了”,他的哥哥又对她说“你难道忘了那个王八蛋了么”,苏米似乎动摇了。可悲的江河,一个好好的男人,却被人用另一个王八蛋的映射到自己身上,我们常常也是这样吧,总是被别人的错误惩罚。说到这我想起来了,我从小到大基本没有因为小病请过什么假,可有一次真的难受了,想请一天的假,老师却对我说:“你看看你们,有个小病就请假,天天请假,像什么样貌”,我实在没有搞清老师的逻辑,哥TM这辈子第一次找你请假啊!我请假和别人请假有TM什么关系,哎,也许那天这老师情绪不好吧。总是用个别人的缺陷来决定这个整体,进而来惩罚这个群体中的其他个体。所以,他们还是离开了。
故事第三站,是浩汉来找刘莹莹(袁泉),一个从小与浩汉结成一对一帮扶的小伙伴,但是浩汉是被帮的那个。两人常年书信往来,浩汉心生爱意,满心欢喜期盼着一段浪漫的姻缘故事吧。但是事实是,刘莹莹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父亲在浩汉十岁那年假装海难不辞而别,又放不下他,透过刘莹莹的名义和浩汉互通书信。但是刘莹莹在他们父亲去世后,依旧和浩汉继续书信来往。明白了真相的浩汉很尴尬也很平静,对刘莹莹说:“原谅我信中放肆的口吻”,刘莹莹却以更加沉稳的口气说:“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也许这对兄妹真的彼此心生爱意了吧,事情对浩汉来说是残酷的,十几年的情感,在这一刻轰然倒塌。可对刘莹莹似乎更加残忍,她一向明白事情的真相,在父亲去世后,又继续着对浩汉的书信,或许她也控制不住自己。浩汉是喜欢的话,没准儿刘莹莹就是爱了。一个放肆,一个克制么。又一次,后会无期。
故事的第四站,或者说第四段,是遇到了阿吕(钟汉良),一个旅行者,一个游记作者,一个四处骑摩托旅行的人,谁明白呢,但最后发现他是个骗子,骗走了二人的汽车。遇到了阿吕之后,浩汉对他一见如故,听着他讲述各种各样的宏大梦想,宏大故事和人生经历。浩汉也说出了自己的故事,四年捕鱼、三年出租、两年运输、一年幼儿园保安,四处打拼,自称积累了很多人脉,无论到哪里拉屎,都会有人送纸。在和阿吕一齐的几天里,浩汉兴致勃勃的与他分享着故事思想人生,阿吕也总是以一种导师的口吻“教导”二人,崇尚自由,崇尚潇洒。而江河却继续持续着不卑不亢的气质,继续沉闷闷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谁明白最后,阿吕趁二人不注意,偷走了汽车,但是还好留下了他们的行李。而在此时,浩汉却说道:“不怕被人骗,就怕刚刚相信了一个人就被骗了!”,而江河却在为阿吕辩解:“或许他也有他的原因吧”。二人最后因此爆发了冲突,浩汉开始攻击苏米,从来沉闷的江河却因此爆发二人开始了打斗,刚开始没多久,国境另一边的火箭发射,巨大的轰鸣声让二人停止了打斗,可谁明白,火箭爆炸了。之前,阿吕一向说自己是来看这颗火箭发射的,旅行者二号。可它爆炸了,就在这两个人眼前。
故事到了最后,翻过山坡就是江河入职的学校了,二人也在火箭残骸旁边分别,各自踏上了征程。
一转眼,来到了多年之后。江河一人独自回到了东极岛,原先他根据故事经历写的小说《旅行者》大卖,东极岛也因此名声鹊起,岛上四处都是观光的游客。在回程的船上,苏米抱着江河的手臂,头靠在了他的肩膀。
图片
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其他人物也都没有交代,只明白江河和苏米幸福的走到了一齐,然后《旅行者》拍成了80集的连续剧,比《继承者》还要大卖。当初浩汉要振兴家乡的梦想,却被江河的一部小说实现了。浩汉在何处,也不得而知了。
你是那里面的哪一种人?
如果你是胡生那样的人,那也许很简单,他根本不会懂得这个故事,也根本不明白浩汉和江河这两个人是在干什么。也许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个智力低下的人。你过得很简单,不懂得那么多,就是在家乡愉快的生活着。但是在浩汉和江河的眼中你不是,你仍旧是个朋友,简单但是值得一同拼搏,但是如果在路上弄丢了你,那也只能按照之前的约定,你自己原路回到等着我们,谁也没有精力去找你了。但你尽能够像电影开头那样,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等着,用你自己的口吻讲述着这个故事。
浩汉是一个爱喊口号似的人物,自己总是想要有番作为,却总是碰壁。他一向持续着看似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但难掩自身的不足,缺乏沉稳的步伐。他总是在不停地试图追求着卓越,却总没停下脚步审视自己。他很轻易的就被阿吕感染,很轻易的就被蒙蔽。他有自己的梦想,却没找到自己的道路。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一心想要打拼,但是没有真正的充实的自己,羽翼未丰便欲投身蓝天。不断寻找着通往天空的道路,却不明白自己缺少的正是羽毛和翅膀。
江河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甘于在一个小小的地方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师,甘于从祖国的最东端跑去最西端。也许他需要的就是这份平静。对待苏米的那份纯真和直接,被骗之后对待阿吕的理解,都是他不同寻常的胸怀。但若没有浩汉的陪伴,没有这一路的经历,最终成就他的小说《旅行者》。这篇《旅行者》也使得东极岛成为了一个旅游的圣地,浩汉的梦想也得以实现。最幸运的是,最后苏米选取陪在了他的身边。
至于周沫呢,或许还在拼搏着自己的“演绎”事业。刘莹莹也在维持着自己的台球厅。阿吕不知已去往何处。所有人或许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平凡的影子,但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生命体验。我们也许彼此交错,但是也许一面之后,就后会无期。或许像周沫和浩汉,惺惺相惜,却不甘再见。或许像浩汉和刘莹莹,因为无法控制的原因,不能再见。又或者是像他俩被阿吕所骗,不会再见。总之,很多人就这么后会无期了。但幸运的是,苏米和江河最后走到了一齐。浩汉的故事或许是个充满精彩和奇幻杯具,江河像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喜剧。还有很多很多人,都上演着各自的故事。不明白怎样结尾,就这样吧。
后会无期观后感(二):
韩寒来了,带着他的电影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
在里里外外散发着商业迷醉气息的当下,《后会无期》的出现,似乎有点不合时宜。“码字工人”出身的韩寒,没有抛弃自己的节操和本行,再次与自己“相爱相杀”多年的CP郭敬明走向另一个极端——用文艺至死的调调,讲了一个文艺至死的故事。
[热点]醉酒老伯划38辆车泄私...|安倍向普京宠物狗“示好...
在“文艺青年”已被挤兑得面目可憎的当今时代,韩少又一次潇洒地逆流而上,慢条斯理地为鸟或不鸟他的市场、观众端上了一锅打着鲜明“韩寒制造”标签的心灵鸡汤。不喜欢特写,没有快闪或快切,没有华衣靓服,不搞drama情感戏,不用360°华丽移动镜头,这些刻意的否定与规避,以对商业电影惯用手法的嫌弃,向世界大声宣告他有一颗与众不同的文艺之心。
《后会无期》的故事十分简单,文艺得接近于没有故事。马浩汉(冯绍峰饰)、江河(陈柏霖饰)、胡生(高华阳饰),三个小岛青年,因为江河要到几千公里外的大西北入职这唯一的“正当理由”,一齐离开小岛,驱车上路。路上遇到仙人跳诈骗、满口理想主义的摩托青年,见了“海漂”多年依然是群众演员的邻居,通信多年才知是失散多年的“兄妹”,经历了几次告白与告别,然后结束。整部电影对故事和人物极其轻蔑,情节的推动也仅是在人物寥寥的对白间完成。导演对马浩汉和江河的宠溺有加,对他们的精神认同,更像是一种假象,他的真爱其实是从他们身上抽离出来的符号:青春、成长、自由,电影留意翼翼地怀揣着三个宝贝,每一刻都舍不得放下,以致有些忽略了承载它们的血与肉。
大多数时候,电影镜头里出现的都是粗砺荒凉的空镜或长镜头,芦苇、沙滩、海平面;荒漠、落日、孤独的车,蓬头垢面的旅人。作为文艺青年,韩寒以身作则,一点也不亏待文青,每个环节都充斥着地道的文艺味道。画面营造的萧瑟感,衬托着主人公们的失落,也在试图描出一代人荒芜的精神景观。
说到那里,《后会无期》听起来,像是一部当代中国的《在路上》,或一部维姆-文德斯的严肃公路电影。事实上,它只是一部典型的韩寒作品,持续了一如既往的韩寒特点与水准。如果你只看过韩寒年少时写的一本小说,或《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一个章节,或以前追看过他的博客,想象一下它们的视觉版,就会清楚这部电影的大概样貌。
《后会无期》:每一个镜头都在打造文艺大片的赶脚1
《后会无期》忧桑的失意者们:每一个镜头都在打造文艺大片的赶脚[保存到相册]
相比这部电影的核,它的皮更好玩一些。从三俗讽刺喜剧《波拉特》扒了一个曲子,改编为《东极岛之歌》;邓紫棋演唱的同名主题歌《后会无期》,曲子用的也是现成的外语歌。韩寒的拿来主义功力,或者说他的趣味甄别潜力,比他的原创潜力更靠谱一些,移植来的歌,和画面无缝对接,在恰当的时刻响起,情绪瞬间升华。配乐请的是常和日本小清新教父岩井俊二合作的小林武史,字幕之后的片尾曲是朴树的《平凡之路》,一切都和电影的气质不谋而合。或者说,这些先于电影热起来的歌曲,能够更好地帮忙人们想象或进入电影情境。
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功成名就的韩寒,和16岁的韩寒相比,现实里有什么巨大变化不得而知,但他的文艺观,一向停留在16岁,《后会无期》依然是一个文艺少男在和这个世界交谈。——“看似饱经沧桑,实则未经世事”。他不喜欢伤感,但摆脱不了伤感的诱惑;他不喜欢甜腻,可进入不了真正的真实;他不喜欢说教,又一向探讨道理;他不喜欢通俗手段,却没有属于他的叙事策略。他一切的“不喜欢”,都沦为一种姿态。
电影中那些少年老成的自嘲、调侃,不管看起来多么卑微、多么有自知之明,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依旧只能是被摇头轻笑的年少轻狂。以仙人跳的真相,否定浪漫主义感情;以狗血真相,撕掉虚幻的温情;以反讽式的偷车,嘲讽虚假的理想主义——简单地否定浅薄,其实是另一种不成熟,韩寒在成人世界里并未成长多少。时不时乱入的黄段子,也是少男青春最鲜明的印记,而对于少男,昨夜的梦遗能够迅速冲掉,漫长的成长才刚刚开始。作为最成功的80后之一,韩寒却着意把镜头对准失意者,难免让人有种出离真实的不屑感。在他自身与自身之外的广阔现实,他只是飘着,找不到适宜的切入点。
公路电影在形式上,普遍比较松散,这能够当做导演的一点托辞,但这部电影从根本上没法摆脱片段电影、或段子电影的影子。韩寒热衷的青春、自由、成长之外,段子是他最乐此不疲的事物。《后会无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韩寒作为文艺段子手的超强功力,不管你依旧年少抑或沦入生活日复一日的琐碎,不管你是否受用这些可能被称作“无病呻吟”的人生哲理,作为鸡汤,那些所谓金句具有绝对的大众传播优势。如果你是一个高冷的文艺女青年,准备在黑暗的电影院偷偷记下那些拨动心弦的台词,那么这次大可省心——重要的鸡汤金句,早已作为上映倒计时的宣传slogan,在“国民岳父”的微博上转发过万。
走过许多路,依然只有一个16岁文艺少年的魂,一颗好作家与好导演的心,一个段子手的幽默感。韩寒终归是诚实的,或许,平凡的确是唯一的答案。
《后会无期》的主题是错过与告别,但电影看到最后,观众感受到的,其实是被作者一向拉着的不忍放手。那些虚妄的、可笑的、完美的、无可奈何的“务必告别”,是韩寒对这个世界想象中的完美最深沉的眷恋。从《平凡之路》到《后会无期》,韩寒不想长大,或者说,他清楚地明白人们内心深处的“不想长大”、不愿告别。不管这触点最后能有多高的票房转化率,韩少的“少男情怀”基本上无人反感。从这个好处上说,超越粉丝电影的韩寒导演处女作,已经成功了。
后会无期观后感(三):
不得不说韩寒团队的宣传手段十分高明,微博营销方式让这部作家转型做导演的处女作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不管喜欢与否,都务必承认,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人,要么80后要么90后多多少少都会听过关于这部电影的消息,甚至早就有诸多人表示必须会去影院捧场,尽管也许比不上郭敬明强大的粉丝群体,但是作为一部未知质量如何就能够未上映先轰动的影片,实实在在的说明了韩寒作为80后领军人物对于青年一代强大的影响力。
韩寒不愧为一个合格的段子手,我想这个剧本乃至整个故事必定是他的原创,强烈的韩寒风格,独特的黑色幽默贯穿了整部电影,笑点着实太多,影院里欢声笑语不断,而且昨晚观影时我一向都在跟老妹交流,都认可这个电影跟他的上一部长篇《1988》简直如出一辙,一样的操蛋,但也一样的好看--三位女性主角基本都能在书中找到原型,无非是把一个男主人公拆成了书中的三个,因为旅途太漫长,而女性又太多,若只拿一个男主配三个美女,那会显得韩寒太过大男子主义甚至有些渣男,何况这三位女性主角都如同飘过蜻蜓点水般稍纵即逝,因此大部分时间这部电影还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男人戏,一个男人太寂寞,两个又太暧昧太过话痨,因此就搞成三个吧,三个男人也能够凑成一台戏么--
当年看《1988》就觉得这书写得好,画面感太强,我总能脑补出各种书中的情节场景,当时就期望这本书能够拍成电影,如今这部电影跟《1988》的相似程度极高,也算是满足了我的一个小留意愿吧--比如书中那个名叫娜娜的妓女,我心中的形象很明确,她不是王珞丹那样,她看起来更像是《苏州河》里周迅饰演的另一个灵性女孩--美美,那会儿的周迅真是美,浑身上下都是南方女子的狡黠和灵气,那时的她就应最适合演这个没读过多少书且总是有很多奇怪想法的绝妙女子,当然还因为娜娜和美美,这两个女孩都多少带了些迷人的风尘气息,一般的女演员未必拿捏得好这个程度,演的太过了难免让人觉得风骚而不可爱,但太端着像个大家闺秀似的又让人觉得不够勾人,选演员真是个麻烦事,好在有周迅,她恰好贴合了我对书中那个可爱坚强女孩的想象--
但是电影毕竟跟那本小说不同,韩寒也不想吃老本所以做出了许多改变,这是好事,没有改变哪有进步呢--电影里的经典台词十分多,犀利程度比《1988》更甚,随便一句拿出来都能让许多段子老手汗颜,这就是作家的本事吧,不仅仅要写出合格的故事来吸引读者,偶尔还要爆出几个金句来唬唬人,眼球经济时代,你的作品太朴实了,哪还有人会扒开外头那层皮注重你的内涵呢故事情节不想多评价,其实没多少具体资料,看完记得的也是很多零碎的片段,很多分开的不能再聚到一齐的单个的人,仿佛都快忘了他们出发时以前交代过的任务,忘了这次旅途的好处,或者说,它本也就没有什么好处呢
就像韩寒说的,生活不需要心灵鸡汤,韩寒整部电影也在各种讽刺鸡汤。生活大概也就是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往前走,不问为什么,更不去追问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到底有什么好处,套用一句电影里的话:“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管利弊--”
夜深了,我也该去睡了,早些休息吧,还有很多没有说的,明天之后写吧,谈谈对这部电影中各位演员的想法。
后会无期观后感(四):
等了半年多,我最后有机会在网上看到后会无期了。
韩寒作为我仅次于蔡智恒第二喜欢的作家,后会无期从宣传片开始我就一向想看了。但是在国外什么都好,就是这些个性想看的中国电影没法在第一时间看。所以我等了又等,最后在去年冬天发现了网络上的高清版本,并借着这个圣诞假期的时间足足看了3遍。
看完以后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很难形容我是觉得失望还是意犹未尽。总觉得该结束的故事都没结束,但是他确确实实的就那么结束了。。。周沫见了一面就没了下文,刘莺莺见了一面就没了下文,苏米被带走以后也没音讯了,甚至连主角之一的浩汉都没了下文。这可能是韩寒故意为了到达电影标题”后会无期“的效果吧。到时只有江河和开场就走丢的胡生起码还有个圆满的结局。
整个电影大致又4个片段组成,见周沫,见苏米+丢胡生,见刘莺莺,见阿吕+丢车。1,3是计划好的,2,4是偶然。大致的意思就是一场旅途会发生一些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事,这也算正常。但是无论事计划内还是外,在我看来发生和结束的都太过平凡,整个电影没有一个高潮点。这就应是为了迎合片尾曲”平凡之路“的效果吧。
我个人认为电影有几点不是太合理的地方。你破坏了人家旅馆的窗户怎样还敢打电话回去找人。汽车加了柴油,以他加油的那个时长来看,基本是从底加到满。哪那么容易就清理干净继续上路。
另外我还有几点不明白的地方。胡生这个主角到底有什么好处。他的旅行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最后卫星发射失败是什么意思?意思是阿吕这种行骗的行为永远无法实现梦想?那最后卫星的碎片又有什么好处?只是为了告诉到了国境线?
说失望是像我在上面说到的,没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故事,电影从始至终都很平凡。说意犹未尽是觉得虽然平凡,但是每个故事都蛮搞笑的,期望再多发生几件。车就那么被偷了,2人就那么分开了,感觉有点可惜。能让一个观影人有这2中矛盾的评价,我觉得韩寒还是很不错的。
从第一遍看这个电影我就在想剧中的韩寒把他自己映射到剧中的哪个主角身上呢?最后看了3遍才明白,这个电影中没有韩寒。这只是他的一部新书,用另一种方式展现给读者。而且跟他的生活毫无关系。韩寒从高中学习不好但却文笔超长开始就一向过着不平凡的生活,到之后投身赛车和作为愤青的领导人,从来就是在焦点之下,与此电影截然相反。
个人很期盼韩寒的下一部电影,但是估计5年之内不会发生了。
后会无期观后感(五):
后会无期观后感
还好还好没有失望,甚至超出预期,没有什么专业的电影技术评价,就是一个普通的观影反应。
江河和浩汉的一路向西,是在撰写自己的故事,而这故事里又是由无数的小故事相连而成,最终在路的远端汇集聚焦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
这一路上遇到很多人,以为不会再相见,之后却都又相遇了,而后会无期的却是那个一路相伴的人。
台词都是金句连连,戏谑得很,可能会觉得是导演在卖弄自己的文采,这平常人哪有那么高的觉悟能说出这么有深度的话的。平常人能不能说出这话倒是不明白,但是这一串一串的惊喜笑点却也能戳中想要矫情的心窝。说的都是大道理,也不是没听过,但是现实的我们却是常常唬弄着就过去了,连承认自己做不到都不敢。这样的照应着的现实真实。
一个一个的主角,也仿佛能从自己的生活里找到对应的人物。
以为自己是负责讲故事的主角却在故事的开头就被遗忘的胡生,之后他人也不明白他是要担当什么主角,重要吗?好像也不重要。是不是要认真记一下?日子过着过着就忘记这号人了。
明白大城市的成功也要建立在关系和势力上却依旧愿意去努力的周沫,像极了身边刚出社会的年轻人,一腔热血,觉得努力就会有回报,对于多给了一句台词的机会都感激不尽,这样的乐观向上有时候很傻气也有时候也很美。
不明白是真是假的遇到渣男又中彩以为出国就能过上幸福生活的苏米,是那生活里一摔跟头就只想着逃到远处重头再来的自己,遇到一个渣就全军覆没,还拖家带口,逃避能解决是吗?好像也能够。那就这么干。
刘莺莺,是生活里那些冷不丁蹦出来还是带着各种重磅消息打碎你的期望期望愿望的厌恶的人。胡子都刮干净了,结果你在跟我讲我爸的事,难不成我们还是失散多年的姐弟?
伟大的骑士还是处心积虑的偷车贼?如果是偷车贼,那阿吕也太敬业,从环游中国到爱妻到卫星,这故事一个编的比一个漂亮。与其承认自己被骗了,还是用这么凄美的故事来为这个人洗白好了,你看,他做这些都是因为xxxx,这样我就算被算计也心甘情愿了。
以为是用平庸无常走全场的男二却在剧末完美翻身,江河的十年如一日是在蛰伏,就连马达加斯加都觉得他会孤独至死,那是要怎样平静的心境才能熬下真正的一个又一个十年?
马浩汉才是大多数人吧。各种职业这混混几年那滚滚几年,看起来资历深厚却是一事无成,自己以为是主角而到最后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也就只能在别人的记忆闪回了。
是碗心灵鸡汤,但也是一碗接地气的鸡汤。
所谓的平凡之路,也要是入过世的人有资格叫嚣,我们这真正的平凡人是不明白平凡的滋味如何。
后会无期观后感(六):
后会无期观后感
因为一向找不到人一齐,又不想错过在电影院观赏的机会,拖了这么久索性一个人去看p.s.全场貌似就我是独自观影。
上映到此刻很多朋友都告诉我说这电影看不懂,没啥意思。如今自己看完想谈谈我的理解。
全片笑点很多,看完如果不仔细想想可能就把它当作喜剧片看待了。关于资料在此不做赘述。正片结束很多人陆陆续续都走了,我坐在座位上听着平凡之路,看着黑白字幕,内心突然涌起一阵酸涩。这是一部公路片,我却觉得这段路就好像我们的人生,徘徊不定,迷茫低沉,做好的安排总因为途中各种各样不确定因素而失掉方向。遇到那么多人,有过信任;有过欺骗;有过爱也有过恨。最终不都是离别,谁不是谁的过客。
我以为浩汉兄弟遍布,之后发现好像只有江河胡生;我以为你们是最好的三剑客,但是伊始就缺了一角;我以为你们是江河浩瀚,一齐跨过海穿过山徒步沙漠,结束的背道相驰却始料不及。故事的开始就决定了如此结局。
之后的之后,你们的故事人尽皆知,怎样却不再相会?是谁说过狗的寿命只有十四年,但总比情义长。
所以“告别的时候必须要用力一点。多说一句,说不定就成了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
人生这条公路曲折复杂,人来人往,你的故事走到了哪儿?期望我们都不会等到分别时才想起拥抱。
后会无期。不抱期望,才愈发珍惜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