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阅读大全是一个以文章句子为主题的在线阅读网站。内含有各种经典好文章,爱情美文,诗歌散文,情感句子说说,范文资料等。读好文章,尽在集美阅读大全!!!
当前位置:集美阅读大全 >范文 >报告 > 正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2篇

2019-11-18 17:47孔子 拜师 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生字的认读及书写。

  教学难点

  了解孔子和老子,感知背景。

  一、情景导入

  1.谈话:

  透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课题)

  (板书:孔子,老子,并正音:子读zǐ)

  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资料,阅读资料袋。(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仲尼”并认记“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2、认读生字和词语。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正音。

  4、同桌读文,相互正音。

  三、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2)背一背。

  2、你还明白那些名言?

  四、综合性学习

  布置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一、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后走到了洛阳。(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证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情绪。

  最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最后。)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谦虚礼貌)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一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谦虚礼貌)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3)比较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透过比较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这些词互换好不好?为什么?

  (4)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二、再读全文,再感受。

  三、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开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收集。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老子

  学生-拜师

  课后反思:

  学生能利用书中的资料和文后的资料来了解人物,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然期望能从课外获取更多资料作为补充,这样能够丰富大家的知识。读文谈感受有进步,能找出文中的词句来理解,读懂了课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透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透过查字典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这天课文会讲他的什么事呢?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谁?干什么?

  3、选取学习:你们是想先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呢?还是想先学课文,从课文了解孔子的为人呢?

  二、交流资料,认识孔子: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此刻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学生自由发言,注意不要重复人家的发言。)

  三、初读课文,了解资料。

  1、自读课文:要求:

  (1)听录音读课文,听出哪些字词的读音跟你平时的朗读是不一样的,做上记号。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重点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2)(课文中到底写了几个人?结合了解古代人的“姓”、“名”、“字”。)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1、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样的人呢?(初说印象,不必求全求对,引导学生找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来说明。)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能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样的人的句子。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关的句子,关键词语用红色表示。

  (1)“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从这句话中,你认识到孔子有什么样的品行?引导学生理解“远近闻名、渊博”,引导学生感受“谦虚好学“的品质。

  (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后走到了洛阳。”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

  你是从句子的哪些地方看出孔子的品格的?

  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听音乐想象,孔子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样想的呢?(个人思考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孔子也许从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向走到了炎炎夏日,烈日当头照着,他……也许他从硕果累累的秋季一向走到了寒风刺骨的严冬,寒风凛冽,……渴了,他……;饿了,他……;累了,他……;摔倒了,他……几乎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再次带着敬仰的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3)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话。(结合插图进行教学)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能够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4)“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联系生活实际,交流。

  (5)“从此,孔子每一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感悟品行:虚心求教

  4、小结学习方法和孔子的品行。

  五、生字指导:(学生认为有困难的字,教师点击多媒体课件分笔画书写演示)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透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感悟老子的为人。

  1、用上节课的方法,边读边划出能表现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感悟品行:爱护晚辈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感悟品行:诲人不倦

  3、自由练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这两个词语能够调换嘛?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拜访”和“拜见”呢?

  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师引读,演读感悟,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应对人物形象。】

  三、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四、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能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取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职责: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资料、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构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五、课外实践

  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三):

  设计意图:

  孔子、老子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隐含在字里行间,尤其是附着在关键的词句之中。本堂课重在引领学生关注、发现那些内涵丰富、意韵深广的词句,透过理解意思,揣摩内涵,自然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立体的,活生生的,语言也会伴随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4、学会借助课文资料袋来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教学流程:

  一、走近孔子,略知孔子。

  1、学生交流心目中的孔子。

  2、读课后资料袋,进一步感受孔子形象。

  3、教师小结:一个人能称为“家”不简单,孔子却同时誉为两个“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孔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成就呢,学了这天这篇课文可能会有所启发。

  二、走近课文,初步感知。

  《一》、读题。提示:“子”在那里读第三声,古代特指有学问的人。

  《二》、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文中讲了几个人物,写了怎样一件事?

  2、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3、问题反馈: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孔子和老子。屏幕显示“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简要解释古人的“名”与“字”。同时简介老子的成就。

  课文围绕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三、走进课文,以悟促读。

  《一》体悟词句,蓄势蕴情。

  1、自读第一段,要求边读边圈圈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词句,然后仔细体会,从这些词句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远近闻名总觉得还不够三十岁……)

  2、学生畅谈体会:(虚心、好学、对知识永不满足等)

  3、指导学生紧扣这些重点词来进行朗读,(最好加点竞赛朗读)。

  《二》自读自悟,感受人物精神。

  刚才我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来体会,来朗读,效果十分明显。此刻就根据这个经验来自学2、3自然段。

  1、学生读、圈、思。

  2、检查自读效果,完成屏幕填空: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后到了洛阳。从此,孔子每一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3、指名读,齐读。

  4、给“宿”组词,(住宿、宿舍、留宿、宿营……),组词中明白“宿”的意思(住);“露宿”就是?(住在野外)。“风餐露宿”整个词的意思呢?(在野外吃,在野外住,很辛苦)。

  5、联系上下文猜猜“日夜兼程”的意思。并给“兼”扩词(风雨兼程、文武兼备、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形神兼备等)

  6、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来体会这两句话,畅谈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孔子的谦虚好学。

  7、同学们,此刻我相信你们的心里肯定被孔子的精神所感动,我们就带着这种情绪来读好这句话。

  8、男女生竞赛朗读第一自然段和填空部分。孔子本来就已知识渊博的,此刻跟老子学习后肯定?(更渊博了,知识更丰富了……)这就是课文所说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用四个字来概括?(学无止境)。

  《三》、对话朗读,丰满人物形象

  透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孔子的虚心好学已有了很深的印象。二、三自然段中除了屏幕上的部分,还有很大部分是对话。自己读读对话,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说话很有礼貌、谦恭有礼、文质彬彬等)

  1、要求把这些对话读好,边读边揣摩两人当时的神情、情绪。

  2、师生对读。读中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3、男女生分主角朗读。

  《四》、笔谈收获,达成内化。

  读到那里,你是否对老子和孔子油然而生敬意呢,一齐读好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有何收获或你想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板书:

  孔子-老子

  谦虚好学-毫无保留

  永不满足-悉心传授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四):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B案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状况。

  b.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朋友”。

  a.给这些生字组词。

  b.读词语。

  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外作业

  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状况。

  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资料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指导书写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资料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课外作业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五):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A案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齐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件资料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状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状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状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一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透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应对人物形象。】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能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取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职责: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资料、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构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课外实践

  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六):

  教学目标:

  针对文本特点和孩子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透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这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板书:孔子拜师)

  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

  透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必须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状况。

  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孟子)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状况。

  出示新词:

  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相距止境长进敬重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曲阜(注意读准生字的音,个性是读准:兼、宿)(指名2个读,开火车读,齐读)

  3、再认真、仔细地读读课文,了解孔子为什么拜师?是怎样拜师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2、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

  3、查字典理解“渊博”:什么叫渊博?师提示:透过查字典,渊就是深,博就是广,那里“知识不够渊博”是什么意思?

  【预设: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懂得还不够多,不够广。】

  4、理解:远近闻名

  孔子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那他的知识是不是真得不够渊博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补充资料,体会孔子的好学:是啊,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已经是一个大学者,甚至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和秦国的国君齐景公都经常向他请教,但是孔子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还要拜师求学,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谦虚好学

  6、指导朗读。

  你能把他这种如饥似渴的好学的精神读出来吗?

  7、过渡:为什么知识这么渊博的孔子,总认为自己还不够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段,从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一)、默读二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必须会大有长进的。

  1、“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概括成一个词就是——板书:学无止境

  2、联系第一自然段,说说“学无止境”意思。

  3、联系生活理解学无止境:是啊,孔子当时很有学问了,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4、小结:是啊,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才能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让我们一齐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语:好学的孔子又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再轻声读读第二小节,划出有关孔子拜师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

  (二)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后走到了洛阳。

  1、指名读句子。这句话中有几个词很难读,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再读一读。为什么把“最后”或“上千里”读得那么强调?

  2、理解上千里、几个月:从曲阜到洛阳比瑞安到上海还要远,而且当时又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因此孔子足足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除了感受到路途的遥远,你还感受到什么?板书:不畏艰辛

  3、想象理解“风餐露宿”:

  (1)可见孔子拜师的旅途是多么艰辛,个性是哪个词能够看出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2)指名读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

  (3)在这么艰难的旅途中,孔子可能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呢?

  出示句式,学生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着,有时肚子饿了,就;有时走累了,就;白天,孔子在加紧,天黑了,孔子还;正是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

  是啊,饿了就随便吃点干粮,渴了就随便取点水喝,找不到旅店就在野外住下,像这么艰难的旅途生活就叫——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他为什么日夜兼程不停地赶路?板书:求知若渴

  4、应对如此好学的孔子,不想再读读这个句子吗?

  5、联系上下文理解“风尘仆仆”:

  (1)经过了几个月的拔山涉水,千难万险,孔子最之后到了洛阳,此时站在我们眼前的孔子会是怎样样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一个词来说说吗?

  (2)风尘仆仆的孔子是怎样样的?

  过渡语: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写拜师的?

  (三)出示句子: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必须会大有长进的。”

  1、从这几句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板书:谦逊有礼

  2、快速读读这几句,圈出表现孔子谦逊有礼的词语。

  3、师生分主角读。(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句子:

  从此,孔子每一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抓住“每一天”、“随时”来理解)

  (1)什么叫随时请教?(什么时候有问题就什么时候向老子请教。)

  (2)他可能什么时候有问题?(吃饭时、睡觉时、走路时)板书:勤学好问

  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六、观看图片,升华主题

  1、出示图片介绍:正因为孔子如此好学,所以之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们很佩服他,也很敬重他,为了纪念这位圣人,人们为他修建孔庙,塑了孔子的行教像。每到孔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祭孔活动。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响。韩国举行祭拜孔子活动,日本为孔子设立孔庙。美国还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2、看了那么多的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3、带着敬重、佩服我们再来讲讲孔子拜师的故事。*齐读全文。

  4、总结:小朋友,这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孔子的好学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谈谈孔子其他方面的品行以及老子的高尚品质。最后,老师想送同学们一句警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

  谦虚好学

  不畏艰辛

  求知若渴

  谦逊有礼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七):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透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透过查字典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我一向对两千五百年前的那个时代感觉个性好奇,因为在那个时代,世界上几个最伟大的思想家几乎同时诞生,在欧洲,有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和苏格拉底;在印度,佛祖释迦牟尼开始传道;在中国,更是处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而在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并且十分搞笑的是,孔子和老子不但同处于一个时代,两个人不但认识,而且孔子还以前拜老子为师。那么,孔子为何要拜老子为师呢?孔子又是怎样拜老子为师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这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孔子拜师》。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谁?干什么?何谓“拜”?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拜”字,拜字的左边是一个“手”,拜字右边的上面也是一个“手”,下面是一个“丅”,(板书)“丅”为“下”的古体,拜就是双手向下。拜的本义在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礼记》中云:拜者,服也。“拜”有很多种意思,本文中的“拜”就是透过一种仪式达成某种关系。透过“拜”的仪式,达成师生关系,就是拜师。

  3、选取学习:你们是想先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呢?还是想先学课文,从课文了解孔子的为人呢?

  二、交流资料,认识孔子: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此刻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学生自由发言,注意不要重复人家的发言。)

  三、初读课文,了解资料。

  1、自读课文:要求:

  (1)听录音读课文,听出哪些字词的读音跟你平时的朗读是不一样的,做上记号。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重点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然后用学生理解之后汇报的形式理解词语。

  (2)(课文中到底写了几个人?结合了解古代人的“姓”、“名”、“字”。)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本文主要资料。

  (5)指出本文错误:同学们,文章中孔子多大岁数?(学生答:三十岁)老子多大岁数?(学生答:七十多岁)老子比孔子大多少岁?(学生答:四十多岁)。但是,在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后,我发现,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孔子是公元前551年出生,老子是公元前571年出生,这么一算,老子就应是比孔子大20岁,而不是文中所说的40多岁,同时,据史书记载,孔子和老子第一次会面是公元前523年,那年孔子28岁,老子48岁。显然和课文有出入。当然,我们也明白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体现孔子的虚心好学,即使是七十岁的老人,他也拜他为师。

  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1、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样的人呢?(初说印象,不必求全求对,引导学生找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来说明。)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能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样的人的句子。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关的句子,关键词语用红色表示。

  (1)“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从这句话中,你认识到孔子有什么样的品行?引导学生理解“远近闻名、渊博”,引导学生感受“谦虚好学“的品质。

  (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后走到了洛阳。”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

  你是从句子的哪些地方看出孔子的品格的?

  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听音乐想象,孔子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样想的呢?(个人思考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孔子也许从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向走到了炎炎夏日,烈日当头照着,他……也许他从硕果累累的秋季一向走到了寒风刺骨的严冬,寒风凛冽,……渴了,他……;饿了,他……;累了,他……;摔倒了,他……几乎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再次带着敬仰的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3)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话。(结合插图进行教学)

  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表演此处。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能够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4)“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联系生活实际,交流。

  (5)“从此,孔子每一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感悟品行:虚心求教

  (6)拓展提升:讲述之后的故事。

  4、小结学习方法和孔子的品行。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拜师老子

  谦虚好学诲人不倦

  彬彬有礼谦逊大度

  学无止境

  《孔子拜师》设计思路及分析

  宋学峰

  《孔子拜师》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前,我就让学生在课下查阅资料去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成就和贡献?同时在早自习的时候我让学生提前预习了本文,自读课文,并且把课文内的生字词读准会写。

  在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时,我力求透过精心的设计和引导,把学生带入两千五百年前思想家辈出的时代,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故事资料,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句子含义,感知孔子和老子的品行,从而感悟学无止境的精神。

  一、精彩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篇课文,我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我一向对两千五百年前的那个时代感觉个性好奇,因为在那个时代,世界上几个最伟大的思想家几乎同时诞生,在欧洲,有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和苏格拉底;在印度,佛祖释迦牟尼开始传道;在中国,更是处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而在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并且十分搞笑的是,孔子和老子不但同处于一个时代,两个人不但认识,而且孔子还以前拜老子为师。那么,孔子为何要拜老子为师呢?孔子又是怎样拜老子为师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这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孔子拜师》。

  我觉得这个导入很精彩,很有文化内涵,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了解的欲望。的确,好的导入很重要,有时候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本课导入会让人眼前一亮,这也是本课的亮点之一。

  二、揭题深刻,体会无限文化内涵。

  在板书课题《孔子拜师》后,我让学生齐读课题后问了两个问题:是谁?干什么?学生回答后我说:何谓“拜”?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拜”字,拜字的左边是一个“手”,拜字右边的上面也是一个“手”,下面是一个“丅”,(板书)“丅”为“下”的古体,拜就是双手向下。拜的本义在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礼记》中云:拜者,服也。“拜”有很多种意思,本文中的“拜”就是透过一种仪式达成某种关系。透过“拜”的仪式,达成师生关系,就是拜师。

  这个揭题,我认为很有文化内涵,即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拜师,又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文字,还让学生领悟了中国古文化的丰富内涵。妙!短短几句话,包含着很多古今的文化信息,更让学生对“拜”字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三、交流资料,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在揭题之后,我问学生:咱们是先学习课文,还是交流一下你们搜集的关于孔子的资料,学生们都说先交流,因为昨日我就留下任务,让学生们去查阅孔子的资料,学生下去后都准备了很多关于孔子的资料。于是我让学生先交流,学生们七嘴八舌的每个人都交流了自己搜集的资料,我掌控着不让学生重复。学生们很成功的完成了这个环节,了解了孔子。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透过搜集孔子资料,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同时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应用心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到课外搜集资料,就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一种形式,在此过程中,还让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听读课文,学习不同朗读风格。

  交流完资料,我对学生说:这天啊,我先不让你们读课文,也不由我来给你们范读,这天我请来一个人给你们朗读。你们听一听,他读的有什么特点?哪些字词的读音和你平时的朗读不一样,做上记号。听的过程中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之后,打开电脑,给同学们播放我在网上精选的一篇配乐朗诵《孔子拜师》,悠扬的音乐响起,学生们静静的听着、欣赏着、学习着、思考着。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朗读风格。同时读准字音,学习课文资料。更重要的是在悠扬的音乐中听读,感觉很不一样,音乐对语文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把音乐引进语文教学,不但不会有何不妥,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提高审美情操。

  五、检查字词,创新词语理解教学。

  因为学生在早自习已经预习过本文的字词,所以我在课上对本环节的设计就是检查学生字词掌握状况,看一下他们的读音是否准确。我让学生们开火车读本文的生字和词语,读了两遍,没有什么问题,学生读的很准确,看来早自习的预习效果很好。之后我对学生说:以往都是我告诉你们这些词语的含义,这天变了,这节课让你们先自己去理解领悟词语含义后,一会汇报交流给我。之后学生小组合作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然后进行汇报,每个学生都汇报了自己理解的词语,对个别理解不准确的词语我进行了纠正,避免重复。这样,我认为我也很好的完成了这个环节,尤其是词语理解这块我认为自己很有创意。

  但是,这个环节,之后我有了不同看法,我认为词语就应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理解,这样单拉出来解释有些不妥。此环节确实处理的比较粗糙,虽然有创新的亮点,但是确实存在问题,因为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对于词语含义的理解和感悟也必然肤浅和不够准确。课标中对三四年级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词语务必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词句。显然,我的这种集中理解词语含义的做法就有些偏颇,效果也肯定不好。

  六、自读课文,了解文章资料。

  接下来,我让学生带着“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问题自读课文。学生自由读文后,我又让学生默读一遍,目的是给学生思考整理的时间,然后由学生汇报本文的主要资料。这个环节中,学生说的都很好,但是我发现他们是在背课文,而不是概述课文资料,于是我在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的同时也给出了应提升概括潜力的推荐。

  七、指出错误,学会思考和质疑。

  在学生叙述完文章资料之后,由我总结的环节,我给学生介绍了孔子和老子的生平,介绍了古代人的“姓、名、字”,之后我指出了文章中出现的一个错误。我说:同学们,文章中孔子多大岁数?(学生答:三十岁)老子多大岁数?(学生答:七十多岁)老子比孔子大多少岁?(学生答:四十多岁)。但是,在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后,我发现,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孔子是公元前551年出生,老子是公元前571年出生,这么一算,老子就应是比孔子大20岁,而不是文中所说的40多岁,同时,据史书记载,孔子和老子第一次会面是公元前523年,那年孔子28岁,老子48岁。显然和课文有出入。当然,我们也明白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体现孔子的虚心好学,即使是七十岁的老人,他也拜他为师。

  之所以设计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了解孔子和老子,透过找出文章的错误也让学生懂得课本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潜力,学会质疑,发现问题,并且透过查阅资料等手段去解决问题。对于这个设计,我认为设计的很好很有内涵,而且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文化功底,让学生也学会了思考和质疑。

  八、研读课文,感悟人物的品行。

  在进入研读课文之前,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们回答的五花八门,当然,这只是让学生初说印象,不求全求对。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能够体现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句子,体会孔子的品行。学生读文思考后,我找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然后问:这一段体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行呢?学生回答,之后我在黑板上总结是:谦虚好学。

  九、读写结合,乘着音乐的翅膀。

  第二段是本文的重点,对于这一段阅读教学,我狠下了一番功夫。我先让学生读第二段的开头部分:“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后走到了洛阳。”我让不同的学生进行朗读,并且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从而感悟孔子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在那里“最后”这个词很重要,我进行了重点教学和朗读。接下来,我播放了一首能够表现旅途漫漫人生坎坷的音乐,十分切合孔子这一路上的艰辛,在音乐中我让学生想象:孔子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样想的呢?(个人思考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在优美凄清的音乐中,学生们思考着感悟着,此时我的画外音进入:“孔子也许从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向走到了炎炎夏日,烈日当头照着,他……(学生之后说);也许他从硕果累累的秋季一向走到了寒风刺骨的严冬,寒风凛冽,他……(学生之后说);渴了,他……(学生之后说);饿了,他……(学生之后说);累了,他……(学生之后说);摔倒了,他……(学生之后说);几乎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就这样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后走到了洛阳。”之后,师生共同再次带着敬仰的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对于这段文字的阅读教学,我觉得比较成功,挖掘的很深入,设计的很成功,尤其是读写结合以及音乐和语文的结合这两点做的尤为成功。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就讲:“音乐是通往思维和记忆系统的高速公路,当高雅的音乐一旦被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的时刻,语言就会透过音乐这个媒体开启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让他们愉快的步入课文所营造的那座无比神圣的殿堂。”语文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们入情入景,更容易把文学的情感内化为自我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情感,我们便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奏响一曲与心灵共振的和谐之歌。

  十、学生表演,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接下来是孔子和老子见面的情景,也是重点,我的设计是让学生表演这个情景,因为已经读了很多遍,我想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去直观的体会孔子的谦逊有礼。很好,两个上台的学生很出色的表演了这个情景,也让学生领悟到了孔子的品行。

  十一、拓展提升,走进古代圣贤。

  在学生学完课文后,我插入了孔子和老子之后的故事,进行了一个拓展解说。我说:孔子在洛阳跟随老子学完之后,就辞别老子回去了,在路上孔子的学生问他:老师,你认为老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子说:鸟,我明白它能飞;鱼,我明白它能游;兽,我明白它能走,至于龙,我不明白是什么?我所见的老子,就像一条龙啊,学识高深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老聃,真吾师也。这就是孔子和老子的第一次会面,(学生问:是否有第二次?)二十多年以后,孔子五十多岁,老子七十多岁的时候,二人又有一次见面,史书上有记载,有机会给大家详述。之后我又说:老子在518年,就是和孔子会面五年之后,老子辞官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出关之前写了一本书,就是我们熟知的《道德经》。

  对于这个设计,我的目的是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拓展课外资源,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学识渊博是有很大作用的,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务必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成长自己。

  十二、感悟交流,升华学习资料。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们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学生们都谈了一些自己想法,最后教师引导到“学无止境”,让学生学习和感悟“学无止境”的精神。最后,我还留下了一个小尾巴,我们已经领会了孔子的品行,那么老子都有哪些品行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本节课到此结束,下课!

  总之,这堂课,尽管有一些亮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对文本的解读、词句含义的理解上还做的不够,流于表面和肤浅。当然,这堂课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自己的短处,今后必须努力学习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学,让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透过本课的深入研讨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语文的无限可能性,语文还有很多我没有学习到的地方,还有很多能够挖掘的地方,这更激发了我学好语文教好语文的欲望,正是:深入挖掘趣无穷,无限风光在语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透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感悟老子的为人。

  1、用上节课的方法,边读边划出能表现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感悟品行:爱护晚辈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感悟品行:诲人不倦

  3、自由练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这两个词语能够调换嘛?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拜访”和“拜见”呢?

  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师引读,演读感悟,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

课后答案张九龄《望月怀远》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释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⑵最前面两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
2023-11-22 04:53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课后答案王安石《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阅读答案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王安石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②。注: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佑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②《晋书&mid……
2023-11-22 04:52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笔记心得各级干部学习执法为民心得体会

  “各级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
2023-11-22 04:12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笔记心得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
2023-11-22 04:08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协议书济南市某美容院转让协议第2篇

  __________美容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劳动法规和________市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实施办法,结合本美容院经营的具体所需今制订此劳动合同书。  双……
2023-11-22 02:36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剧本劳模宣传短剧剧本《阿咪也想当劳模》

  1、机械厂门卫处,日,外。  清早,机械厂班长李玉伟开着别克赛欧小汽车驶进厂区,门卫室内的保安一边按开电动门,一边朝李玉伟摆手。  李玉伟:(摇下车窗,笑着打招呼)小秦,早。  保安小秦:(笑着)……
2023-11-22 02:11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教程灰雀说课稿

灰雀说课稿  灰雀说课稿(一):  《灰雀》说课稿  一、说教材  《灰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列……
2023-11-22 00:41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课件“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2023-11-22 00:38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