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阅读大全是一个以文章句子为主题的在线阅读网站。内含有各种经典好文章,爱情美文,诗歌散文,情感句子说说,范文资料等。读好文章,尽在集美阅读大全!!!
当前位置:集美阅读大全 >文章 >知识 > 正文

有关诗歌的知识

2019-11-15 01:07诗歌 有关 知识

有关诗歌的知识

  有关诗歌的知识(一):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齐,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由整理]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这三种表现手法,一向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四)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构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构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2.按资料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五)现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能够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资料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有关诗歌的知识(二):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一、古代诗歌体裁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府”等。“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古绝句,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都对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能够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务必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二、古代诗歌题材分类

  一、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完美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

  二、咏史怀古诗

  怀古(含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咏史诗借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到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表达的是应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2.杜甫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抒发了对时事兴衰感慨和对三国时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

  三、闺怨诗(闺情诗:闺中女子生活情趣。苏轼《初夏》)

  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述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述。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闺怨诗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四类。闺怨诗都以女性为描述对象,“怨”是这类诗的基调。

  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完美的春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当然这个“春”能够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述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1.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四、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或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这类诗词亦可称之为思乡怀人诗,其特点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望月悲哀,见花落泪,听雨思亲,多少景物都被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因而此类诗中常将伤感、迷离、凄苦、寂寞、孤寂、惆怅、忧郁的情怀及种种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很婉约、含蓄。

  1.《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反映的是离别的愁苦之情。

  2.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五、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构成了一个重要诗派——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生机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或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对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生活的向往;或描述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壮丽山河热爱;或表现归耕隐居之乐,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情,表现不同流俗的清高,追求隐逸,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他们的艺术成就颇高,具有用语言艺术再现自然景物的潜力。景物逼真,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诗风恬静清朴,而少奔放雄浑。代表作家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1.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六、托物言志诗。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能够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常有松、竹、梅等意象),即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也可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七、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构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资料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王翰等,这些诗多以描述边塞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他们的诗或描述塞外风光,或表现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或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述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及其不幸遭遇;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而见长。

  1.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述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2.李益的《塞下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借边塞人欢马叫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

  八、谈禅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与咏物言志诗有共同的特点,分析时要注意把握。

  1.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中的“庐山”便内含比喻义,后两句的议论隐含许多哲理,既蕴含看待任何事物和问题都应一分为二的意思,又隐含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的哲理,还内含和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只但是这句俗话纯乎说理,而苏轼是以形象来喻理。

  2.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四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寻味。那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九、赠友送别诗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江淹《别赋》)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因此,在古诗词中国诗坛上,赠友送别诗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资料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借对送别情景的描述,表达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悲哀、有惆怅、有期望等。

  古代的交通不发达,人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人们抒写了超多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

  十、闲适隐逸诗

  一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于是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反映这些生活的诗歌,或表达清闲恬淡的情绪,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有不少令人拍案之作。

  这类诗所表现的思想资料与山水田园诗相近或相同,在分析时可结合起来。

  辛弃疾《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十一、悼亡游仙诗

  诗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爱的人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壮志得不到实现之际,他们往往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1.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是苦闷到极点后胸中愤懑岩浆的总喷发。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证明了李白对封建权贵永不妥协的反抗精神,也曲折地反映出他对当时上流社会中污秽、庸俗、丑恶现象的鄙视和厌弃。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

  1.思乡怀人诗

  思乡指客居在外的人思念家乡亲人,怀人指怀念异地的亲朋好友,思妇闺情诗也在此外。常用艺术手法有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细节描述、想象、用典、修辞等。常见的意象有杨柳、明月、鸿雁、杜鹃、鹧鸪、双鲤、尺素、梅花、燕子等。

  闻雁-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两首诗都写到雁,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透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其中“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之情。

  2.写景咏物诗

  这类诗作,多以自然界的景物为写作对象,在景物中寄寓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的志向。常见的艺术手法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象征(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视觉与听觉描述、细节描述、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木,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托物寓意,借蝉的形状和生活习性证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人的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3.忧国伤时诗

  这类诗抨击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无耻的腐化生活,关心人民的疾苦,对劳动者寄寓了深切同情,忧虑时局,呼唤光明,表达了炽热的爱国情怀。常见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比较、衬托等。常见意象有神州、山河、草木、征夫、烽火、田稼等。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期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透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4.咏史怀古诗

  这类诗有的借古事、古人、古迹等生发议论,托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伤感;有的孤影自怜,感慨自身,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理想。常用艺术手法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用典、修辞等。用于此类诗的意象有黍离、商女、明月、城池、流水、野草、燕子等。

  江城子-欧阳修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奢侈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逝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5.赠友送别诗

  这类诗多抒写离情别绪,抒发别离的孤苦,表达对朋友亲人或爱人的依恋,对人间种种完美情感的珍惜。或互相勉励,证明心志。常见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想象、烘托、比喻等。用于本类诗的意象有阳关、长亭、劳歌、南浦、柳岸、流水等。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送别诗主要篇幅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看到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情与景巧妙妙地结合,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

  6.羁旅行役诗

  这类诗多写游客浪子出门在外,眼前景触发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和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行旅途中的艰辛与痛苦。常见的艺术手法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修辞等。用于此类诗的意象有油灯、鸡鸣、车铎、板桥、山路、鸿雁、落日、秋风、孤帆等。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异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自己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落日”虚实结合,塑造了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7.山水田园诗

  这类诗大多寄情山水,醉意田园,表达了对山水景物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愿望,对清闲安逸生活的羡慕或自得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险恶。有的也反映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常见的艺术手法有侧面烘托、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常见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描述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山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8.边塞征战诗

  这类诗或抒发戍卒思归之苦,或抒发思妇忧亲之情,或抒发边关将士立功边陲之志。风格或悲壮或凄苦或豪迈。这类诗描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主题;有的还指出了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不顾百姓死活的残暴本质。常见的艺术手法有借事抒情、借景抒情、动静结合、想象、用典、修辞等。常见意象有关山、明月、羌笛、长城、冰雪、羽书、刁斗、瀚海、楼兰、单于等。

  从军行七首-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其中“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对照着写,更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句借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9.身世感怀诗

  有的抒发离乱或劫难之余的片刻欢娱之情,有的则表达身世低下的不平之意。前者常用奔流、群山、啼鸟等意象,而后者则多用涧草、山峰等高下之物来表达。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诗人在动乱飘泊中暂时在成都草堂安生,幸得友人相助,生活倒也恬然自乐,于是有了上述诗句。

  昭君怨-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以两种生活环境下的梅来喻两种处境,但“一般开”则表达出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孤高傲岸品质。

  10.谈禅说理诗

  这类诗,或阐发禅理玄机,表达对人生的某种顿悟;或借景说理,表达人情世路中的一些哲理。常用手法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比较衬托、设疑质问等。常见意象有鸣钟、流水、空城、烟云、大道、富贵等。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诗借一鉴方塘的清澈,表达了读书使人头脑清明的深刻道理。

  题西林壁-苏轼

  琴诗-苏轼

  11.悼亡游仙诗

  这类诗借写与神仙交游,进入一派极乐世界。虽然有些表达长生不老、醉生梦死的奢侈不切之意,无现实好处,但也不乏一些诗作借在仙境的超脱来反映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也有其用心好处。常用艺术手法有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夸张、卒章显志等。常见意象有醉态、梦境、仙人、深山、怪石、松鹤、棋枰、歌舞等。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2.宫怨诗与闺怨诗

  这两类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述对象。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朱庆余《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歐陽脩《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帘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13.题画诗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资料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诚如清·方薰所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

  总之,有下列思想资料值得关注:忧国忧民、当道昏庸、山河沦丧、离乱痛苦、同情百性、怀古咏史、借古讽今、昔盛今衰、国家前途、蔑视权贵、愤世嫉俗、仕途感喟、怀才不遇、寄情山水、田园情趣、归隐田园、登高览胜、伤春悲秋、闺思春怨、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建功立业、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青春易逝、触景生情、羁旅愁思、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等。

  有关诗歌的知识(三):

  现代诗歌写作知识浅谈

  资料/网络

  收集修改/平淡是真

  【茶魂自制】《视博如花》系列边框赠:视博如花-茶魂-茶魂

  平淡十分喜欢欣赏朋友们的现代诗作,也时常有朋友相邀作和,无奈学识浅薄,底蕴匮乏,深感汗颜。为了丰富知识,提高水平,在百度上搜集了一些关于现代诗歌的写作知识,现整理发表,一为自学之用,同时也为方便朋友们的阅读。

  修改中有所删改,如有错误,请朋友们指正。

  (一)现代诗歌的写作特点

  一篇优秀的诗作,一般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写作特点,即:诗歌的个体性,思想的内涵性,诗句的技巧性,诗意的画面性。

  第一,诗歌的个体性。写作诗歌,要有自己的诗风和自己的风格。有的人擅长于写柔情诗,有的人擅长于写抒情诗,有的人擅长于写较有前卫意识的探索诗等等。不管怎样说,一个写诗的人就应把握好自己的特点,写出具有鲜明风格的作品,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思想的内涵性。一首诗作,无论是怎样的风格,还不是很重要,因为风格是一种个体的属性,它是和作者的阅历、气质、经验、个性息息相关的。而思想的内涵性是一个共性问题,当你的诗作一经被传播出去,作者就要肩负起社会的职责,你带给读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你想告诉读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就应完全体此刻诗歌之中,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民族的血》这样的一首诗,诗中既有个性化的色彩,又能以抒情的风格来表达思想内涵,给人以悲壮的激情,带有民族的忧患意识和社会的职责感,热爱自己的华夏民族,他写到;

  民族的血/是一首无尽的诗/低沉徘徊/吟咏着千古至今苍凉的岁月/

  民族的血/是一支永恒的歌/慷慨激昂/吟唱着万里无际壮美的山河/

  民族的血/是神州的脊梁/震撼着江河的横流呀/

  民族的血/是华夏的精魂/激荡着子孙儿女的心魄……

  这些句子回肠荡气,一气呵成,震撼人心,在悲鸣中又给人一种用心向上的精神力量。尤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诗的思想内涵性,最好能给人以用心的心态,诗原本是给人一种愉悦和美感,我们力求每一篇诗作都能这样,这样一来,诗歌的整体水准也就得到了提升。

  第三,诗句的技巧性。一首好诗,尤其是现代比较前卫的探索诗,诗中的遣词造句很重要,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要深思熟虑,甚至要适当经过语言的技术处理,不能太白,更不能太直露,靠一般的比喻是远远不够的,它满足不了读者审美空间的延伸,为此,还需要透过一些变形的词根和跳跃的意想来图解帮忙诗的饱满性,以便产生诗歌的视觉和感觉效果,使诗中的形象更为丰满,意境更为深远,从而起到诗歌的内张力和冲击力,这样的诗作才会有力度,以《苍鹰》中的几句为例:

  在田鼠仓皇的眼球里

  用身体拉出一道直线

  一抹灰色的伤口印在夕阳唇边

  狂风的呐喊中,你将乌云啄碎

  自己也被染成深灰

  以胜者的姿态,以乌云的眼泪

  冲洗战斗的疲惫

  这种意象描述很有力度,语感厚实,文字精炼,技巧也相对的有所体现。如从诗歌的语音角度中分析,节奏感和立体感一样重要,一般来说,诗句的技巧性,初学者很难把握,写的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在那里要强调的一点是,现代的抒情诗和现代前卫意识较强烈的诗(或朦胧派、或探索派、或先锋派等等),在用词的技巧上是有区别的,前者以听觉产生审美艺术效果,它适合上口朗诵,故用词不要欧化,尽量避免“文字游戏”而后者是以视觉产生审美艺术效果,尽量少用连词和副词,词根能够适当变形,换言之,算是在文字上做“游戏”,以意象取胜。

  第四,诗意的画面性。一首好诗,除了掌握以上写作特点外,还需要诗的联想(或想象)的画面性,没有画面的诗是苍白的。人们常说的“诗意”,就在于读者与作者一齐构造诗中的意境——即画面的形象,作者要让读者产生共鸣,首先,作者要在自己的诗作中写出具有画面动感。

  比如这一首《葡萄架下》

  一堆忘了生辰的碎瓷片,守着/

  那乌黑里沉睡多年的根/

  新枝随着院墙蜿蜒,行进中张望/

  知了唱着泛黄的歌谣,歌声/

  出自何处,风儿也不明白/

  几把蒲扇倚靠着,把夏天摇到冬天/

  陈年旧事,从老人耳朵里缓缓流出/

  此段清晰的勾勒出古朴的家乡一景,画面绵绵的意境,让人产生联想的画面美学效果。

  又如一首《轻烟淡水的江南》,画面语感也很出色,诗中写到:

  再次追寻遥远季节的歌声/

  长橹绿水,游向朦胧的江南/

  祁一片心灵的绿地/

  幻作白色飞鸽/

  连同你那苍茫的笑容/

  飘摇在——江南水乡的上方……/

  整篇诗中,画面清新、明丽、素雅,不时还流露出淡淡的江南芳香,就像让人步入世外桃源,心旷神怡,神采飞扬,有点像印象派的绘画艺术,使人身临其境。

  另外,诗贵含蓄也很重要。它会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别样的美,汉语自身的特点和东方素来的审美习惯注定了诗的品性是含蓄,不外露,不张扬,犹如一个颇有内涵和神韵的美人。需要一颗睿智的眼睛去发掘,去探索。

  (二)现代诗歌写作的一些基本要点

  一、关于标点符号

  1、凡是文字作品,严格的说务必加标点符号,但现代诗歌已构成省略标点的趋向。省略标点是一种不规范的行为,尤其是诗句当中需要断开的,不能省略标点,比如:“受伤的鸟让我抚摸你的翅膀”应为“受伤的鸟,让我抚摸你的翅膀。”(红叶《眷恋》)

  2、标点符号不仅仅不能省略,也不能乱用,不该用标点的不能乱用。再以“受伤的鸟,让我抚摸你的翅膀。”为例:不能故意写成“受,伤的鸟,让我抚摸你的翅,膀”。如果个性有含义词语需要分开,可“借用”破折号。

  二、关于分行

  现代诗歌写作虽然在形式上提倡“自由”,但并非不受一点约束,比如分行。一般状况下,不能一个词,一个字就分行。比如“受伤的鸟,让我抚摸你的翅膀”不能写成如下格式:

  受伤的

  鸟

  让我

  抚摸

  你的

  翅膀

  究竟该如何分行,并无统一标准。在写作过程中,视具体状况而定。

  三、关于语法现代诗歌是语法的“维护者”而非“破坏者”,凡是有意破坏语法的“诗句”,均不是诗。

  四、关于语言

  1、现代诗歌的语言使用也务必规范,每一个字,每一句诗,都务必有好处。无法解释的词语或诗句不是现代诗。

  2、现代诗语言务必干净、整洁。

课后答案张九龄《望月怀远》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释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⑵最前面两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
2023-11-22 04:53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课后答案王安石《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阅读答案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王安石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②。注: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佑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②《晋书&mid……
2023-11-22 04:52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笔记心得各级干部学习执法为民心得体会

  “各级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
2023-11-22 04:12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笔记心得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
2023-11-22 04:08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协议书济南市某美容院转让协议第2篇

  __________美容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劳动法规和________市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实施办法,结合本美容院经营的具体所需今制订此劳动合同书。  双……
2023-11-22 02:36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剧本劳模宣传短剧剧本《阿咪也想当劳模》

  1、机械厂门卫处,日,外。  清早,机械厂班长李玉伟开着别克赛欧小汽车驶进厂区,门卫室内的保安一边按开电动门,一边朝李玉伟摆手。  李玉伟:(摇下车窗,笑着打招呼)小秦,早。  保安小秦:(笑着)……
2023-11-22 02:11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教程灰雀说课稿

灰雀说课稿  灰雀说课稿(一):  《灰雀》说课稿  一、说教材  《灰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列……
2023-11-22 00:41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课件“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2023-11-22 00:38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