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阅读大全是一个以文章句子为主题的在线阅读网站。内含有各种经典好文章,爱情美文,诗歌散文,情感句子说说,范文资料等。读好文章,尽在集美阅读大全!!!
当前位置:集美阅读大全 >文章 >作文 > 正文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语文说课稿

2019-11-13 22:47和实 文说 中国 表现 艺术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篇课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五册阅读部分,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和研讨、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二单元是现代论文,学习重点是融会贯通。同时,本文是一篇文艺理论著作,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我们为本课指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2、领悟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扩展,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作品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理解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特别是诗歌鉴赏能力。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说 教 法

  课文的标题指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这“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虚和实”,指中国艺术中表现空间上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际上,课文重点论述的是:中国绘画、戏曲艺术空间表现方面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这篇课文难度较大,学生在阅读中,不可能完全读懂,总有相当部分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例子。这就是,尽量运用旧知去求新知,尽量融会贯通地去把握课文精髓。有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今后的生活和阅读中,慢慢寻求问题的答案。

  为了便于教学,可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有关彩色插图。如有条件,制作多媒体CAI课件,将与课文有关的艺术作品,如马远名画《寒江独钓图》等等在需要时尽可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还要作到触类旁通,用课文观点阐明其他问题。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观赏经验和阅读经验来理解课文。可以说,学生大都听过戏,看过画,看过书法作品,参观过建筑,欣赏过音乐,诗歌朗诵得更多,所有这一切,都应该与理解课文联系起来。学生的这些经历大大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把握课文。(难点的解决)

  说 学 法

  在学习中,为了把握课文内容,将全文内容融会贯通,第一要理清全文的思路。第二把课文中所引的文言文弄懂,有助于领悟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把握课文内容。这些引文,包含了作者倾向和观点。课文的不少内容,都是对这些引文的解释、发挥和分析。弄懂了这些引文,就基本上读懂了课文。(重点的解决)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1、明确课文论述的重要问题。

  2、把握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3、领悟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毕,上课)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简单地说,这首曲子是由声音的高低、快慢构成的。那大者,金鼓齐鸣,万乐齐奏,势若排山倒海,惊天动地。小到一两声笛鸣,犹如林间细雀低低絮语,或是弦乐轻轻弹奏,私微风吹拂,牵起丝丝涟漪。甚至于有时音响全无,成为空白,给人以无限遐想。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这声音的高低起伏,时断是续,使音乐变化无穷,气象万千。从美学的角度上说,这就是音乐中的虚实相生的绝妙效果。

  二、整体初读,感悟课文

  通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论述什么问题?

  2、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可以做怎样的概括?

  [pages_luzhuba]

  3、本文分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明确:略

  三、理解课文中的引文

  见练习二:说说下列引文的含义,并说明它们在阐释课文观点方面的作用。

  明确:略

  四、小结

  本课时我们了解了课文的论述重点,理清了全文思路,明白了中国艺术需与实之间的关系,弄懂了引文的含义和它们在阐释课文观点方面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1、融会贯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本文论述什么问题?

  2、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可以做怎样的概括?

  二、再次通读课文思考练习第二题: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在表现空间方面有什么共同特征?作者是把这些艺术中的哪些材料融会贯通起来,阐述这个共同特征的?

  本题旨在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略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课文指出,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表现方式,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试看《登鹳雀楼》和《寻隐者不遇》的意境,在处理虚与实的表现方式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拨。

  明确:略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再次融会贯通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合作探究了中国艺术表现里虚与实在中国诗歌领域的运用,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热爱祖国的艺术财产,用学到文艺理论欣赏中国艺术作品。

  五、作业

  1、练习一

  2、以某一艺术种类为例,谈谈中国艺术如何处理虚实关系?

  说 板 书 设 计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

  以虚为用、实中存虚、以虚带实、化虚为实、虚实映带

  诗歌

  戏剧

  绘画

  书法

  建筑

  印章

  音乐

  舞蹈

  根据“美观、简洁、实用、重点突出”的设计原则设计的这一板书,字数不多,但既简洁实用,突出了本课的论述重点,又体现了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实原则,给人美的享受。

课后答案张九龄《望月怀远》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释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⑵最前面两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
2023-11-22 04:53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课后答案王安石《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阅读答案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王安石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②。注: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佑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②《晋书&mid……
2023-11-22 04:52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笔记心得各级干部学习执法为民心得体会

  “各级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
2023-11-22 04:12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笔记心得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
2023-11-22 04:08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协议书济南市某美容院转让协议第2篇

  __________美容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劳动法规和________市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实施办法,结合本美容院经营的具体所需今制订此劳动合同书。  双……
2023-11-22 02:36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剧本劳模宣传短剧剧本《阿咪也想当劳模》

  1、机械厂门卫处,日,外。  清早,机械厂班长李玉伟开着别克赛欧小汽车驶进厂区,门卫室内的保安一边按开电动门,一边朝李玉伟摆手。  李玉伟:(摇下车窗,笑着打招呼)小秦,早。  保安小秦:(笑着)……
2023-11-22 02:11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教程灰雀说课稿

灰雀说课稿  灰雀说课稿(一):  《灰雀》说课稿  一、说教材  《灰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列……
2023-11-22 00:41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课件“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2023-11-22 00:38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