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报告会
昨天早上十点多,准备出门走亲戚。接到彭校一个电话,问我有个魏书生的报告会要不要来听?我满口答应,听课地点不远就在十五中。我问:”报告会什么时候开始?“彭校说:”早上都快结束了,我这里有张多的票,就想到叫你来参加了!“我赶紧骑自行车到十五钟。
昨天的报告会是丁如许老师主讲的主题班会的内容,听丁老师的主要感受是:教育的研究范围太广了,像丁老师一辈子研究主题班会的内容,研究得深入,把自己的研究资料妥善保存、加以整理,借助一定的平台,把你的研究成果发布出去,你的研究就有了借鉴参考价值。反思自己的研究,东一榔头西一锤,每天都在挖井,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太缺少职业规划了。虽然这不是我一个人所拥有的毛病,比如学校里部分老师,每当学科论文评比时,语数英科美音体综合各学科的论文每一种都上交一两篇,交得多了得奖率也高,但这种漫天撒网式的论文评比是科研吗?凡事过犹不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所不备则无所备“,同时研究太多的东西相当于一样东西都研究不好!丁老师的讲座让我有了专题研究的思考。我感兴趣的研究是什么呢?我擅长的研究又是什么呢?
图片[由整理]
今天的报告会主角魏书生登场了。说他是主角,一点都不过分,因为他一个人就像在表演相声,又像是在表演东北的二人转,像这样讲一天课的大多数专家都是坐着的,可魏老师没有坐,不仅没有坐,还一直在表演。”顺口溜,念快板,说学逗唱让人乐!“,他用的道具是什么,一双手来一双脚,用手打拍像快板,用脚蹬地似擂鼓,金鸡独立,过跑过说。因为是第一次听讲座,所以感受到的个人魅力特别大,这样的一个人和兢兢业业的中学老师,任务繁重的中学校长,威严的教育局长划上等号,确实是挺难的。
接着魏书生老师的传奇经历吸引了我,魏书生16岁初中毕业,下乡当知青种田两年,然后当了老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把我直接从水田里捞到讲台上教书的。”当时是既不会教书,又不愿意教书,因为当时的环境是“老师当好了,提拔你当供销社的营业员。”后来又到机电厂,公交系统工作了几年,直到1978年才重新回到中学教两个班的语文,一个是尖子班,另一个是由58个男生组成的差班。在文化大革命中,魏老师曾一天被批斗三次,成为盘锦市的反面典型。这样特殊的经历铸就了魏书生老师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不为自己说了不算的事争论,二是“不折腾、不懈怠、不说牢骚怪话丧气话”的实干精神。在听讲座之前,Q群里有部分老师影射某老师几十年演讲不换稿子,讲来讲去就那几个点,缺乏新意,是个技术流的代表缺乏专业素养。听了他的讲座之后,我对这种观点只能一笑了之了。时代造英雄,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去研究别人学说中的缺陷然后攻击他一举成名,学习的目的是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成为最好的自己。魏书生一个初中毕业的人教中学,当教育局长,成为民办大学的老师,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突破。何必在专业素养方面苛求于人?
然后是人“自小一点“和“自大一点”的悖论吸引了我。”自大“谁都知道是一种不好的品性,然而魏书生却在班中极力地帮学生寻找优点,每位同学写出二十条优点,每位老师上完课后在备课本上写上一句本节课的亮点,坚守住自己的长处,这不都是让自己”自大“一点的方法吗?在对待别人时,魏老师一直强调一句话:”自小一点,人才会有感恩之心。“不要整天和别人比,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你就会开始感恩这个世界了。我们这代人没有战乱,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说话相对自由,要珍惜现在这个时代,假如早个5000年或迟个500年出生,就不是现在的你了。”自大和自小“不就是关于自信和自卑,待人和对己,内心和外界的一组别样的描述吗?
”处处是道场,时时有禅机。“与这句话相似的教育名言有”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育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同宽“,魏老师落实这句话的地方是课堂的一分钟训练。师生问好后开始练习,一分钟背诵、一分钟抄写、一分钟速读、一分钟演讲等。这一点又和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训练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课堂上的一分钟练习可以生出许多精彩来。我准备在以后的课堂上,等到疲劳点出现时,以小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这项练习。
最后一点感受是魏书生老师竟然也是个日记爱好者,在吴小军老师的鼓励下,我一直坚持着写教学日记,现在坚持了一个半学期了,整个人的思想状态感觉很好,踏实、宁静、思考的状态我十分喜欢,文字跳动的感觉十分惬意!每每回味自己的教学日记,自豪感、成就感会油然而升。
通过讲座,我进一步认识了魏书生,突然间感觉到了魏书生对我的影响是如此之大,阅读魏书生的书是在刚开始毕业不久,虽然毕业之后,自己一直在成长,但没想到他的书对我的工作思路影响有这么大,写日记、阅读、追求民主科学的班级状态、追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理想状态不都是他播下的种子吗?看着魏书生老师花白的头发,精神矍烁的身姿,心中不断感念:这次讲座真有价值!
- 上一篇:用心中的阳光驱散雾霾
- 下一篇:那些青春的结局这样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