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影评
一代宗师影评精选(一):
《一代宗师》:残卷之外,功夫别样
对于王家卫的电影,我们不能用类型片来概括,武侠片和功夫片是华语电影最重要的两大电影类型,是中国电影独特的电影类型,是他们存在让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让世界的观众都认识了中国电影,武侠和功夫都承载了不一样的文化特质,侠的精神一向在我们的精神世界荡漾,而功夫则一向存在我们肌肉之中,是我们特有的基因。
当年一部《侠女》在世界的扬名,更是让全世界观众领略到了武侠片的独特之处,“武侠大师”胡金铨将武侠片提升到了精神思考和人生的参悟的境界,而不再是飞剑飞刀,那些玄幻而只有招式的演绎,则是精神气质的表达;功夫,则因李小龙的成名,让“功夫”一词写进了牛津词典,同时也成为了世界功夫迷的偶像,刮起了功夫热潮,功夫片也成为了华语电影的代名词,谈到华语电影则是绕不开功夫电影。然而,这个两个电影类型,在王家卫手中,似乎不再纯粹,不再简单的演绎,对于《东邪西毒》这样具有武侠片元素的电影,我们能否简单归结为武侠电影呢,或许不能,正因导演是在借武侠人物之名在解读此刻都市中男女情感,始终是王家卫的情感解析和表达的方式;而对于此刻的《一代宗师》呢,我们似乎无法正确的说出这样功夫片吗?没错,功夫是有,但是这部电影仍旧充斥着王家卫的个人文艺风格,慢条斯理的调情状态,以致于某些观众反应在观影的过程中,睡着了,看不懂。但不可否认,《一代宗师》是一部不可翻页的电影,或许是残卷(以公映版本为准),却是一部值得回味的经典作品,留下了太多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思考的地方。[由整理]
回看过去的功夫片,我们总能见到高手展现技艺的时候,故事总是简单的交代,不外乎勤学苦练,成就一番事业;或是拜师学艺,身兼血海深仇,结局或是将恶人惩治,仇得以报,或是在师傅的点化之下,放下恩怨;等等,功夫片似乎总逃不开这样的模式,然也是功夫片的魅力所在,观众更多的是见到拳拳到肉的快感和瞬间的刺激,拳脚的声音才是更渴望得到,故拍摄功夫片的人,总是尽情的展示各种奇淫技巧,目的是观众过瘾,观众叫好就OK了。当然在那里不是数落功夫片的不是,我们也能见到好的功夫片,像是刘家良师傅文武结合,功夫以实为主,故事总是教人行善,叫武德的,毕竟刘师傅往上算也是少林功夫一脉,黄飞鸿但是祖师爷;还有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系列也是功夫片的经典之作,将习武之人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下,展现时代时局之下的,习武之人的心态和精神世界。
我们再看看《一代宗师》却有不一样之处,实实在在展现习武之人的精神气质和内心世界,既见招式,也见气质。我觉得这是过去功夫片所缺少的一种的人物气质,有宗师气派,却少见宗师气质。这种宗师气质,更多是来自于王家卫对于演员的要求,让剧中主要演员拜师学艺,真正感受习武之不能承受之痛,感受习武是多么辛苦,多么的累,坚持方能体会其中所包含的做人做事之道,才能真正体会一个人物形体还有精神世界。故我们看到台湾演员张震一步留意成为了八极拳的高手,同时,我们也看到章子怡苦练形意拳的辛苦,虽有舞蹈拉伸底子,但是练功不是跳舞,更多的时候需要苦练;而梁朝伟为练咏春拳更是伤筋动骨的,很是受伤,然这一切都是值得。正因我们知道优秀的演员总是需要去体会人物,将其化为身体的一部分,电影中人即我,我即主角,才不会使得观众产生一种疏离感。王家卫的这种做法,有个响亮的名字“方法派”,是世界著名的表演方法,我们知道方法派需要演员以自身经历来激发表演,而不仅仅仅作为僵化的类型人物,更多的是需要一种真实情感的表达,或许高超的表演技巧也是达不到一体的效果,唯有人“神”合一!著名的方法派代表人物,罗伯特德尼罗为了拍摄《出租车司机》真实的去体验出租车司机的生活,便开
上几个月的出租车;为了《愤怒的公牛》则与过上了拳击生活,等等人物,就像新科奥斯卡影帝,丹尼尔戴刘易斯也是一样的,为了到达与剧中人物一体,服装上也是要求与时代持续一致,已到达一种真实的表演状态,或许这是表演洁癖吧!正是由于真实的感受,才能让观众看到一种无痕的状态,一种忘我的情景,我们不再想这个演员是在演,而是他就是这个人物。故我们总能感受到子怡以往不一样的一种人物状态,观众已经认可宫二这个人物;梁朝伟版叶问更具宗师气派;连赵本山老师也呈现出与其喜剧主角不一样的诠释,或许我们觉得是由于赵本山活跃的状态一向已经成为了他在我们记忆中的唯一的状态,当他以一种深沉内敛的形象出现时,我们也会不禁而笑,或许是由于我们没有分离出来,但是我觉得赵本山的表演在这边是成功的,好歹饰演的“李存义”是八卦形意拳大师,中华武士会的会长,武林的宗师人物,起码王家卫看到了赵本山的宗师气派。
《一代宗师》我们还有一个人物是不可忽略,就是本片的编剧武术编剧徐浩峰,是作家也是导演,作为作家有《逝去的武林》、《大成若缺》、《国术馆》等武侠纪实文学和武侠小说,作为导演有《倭寇的踪迹》和《箭士柳白猿》,两部导演作品都在台湾的金马奖上获得过提名,也算是不错的表现了,或许是正因电影显得小众些了,正因至今我也只看到过《倭寇的踪迹》,至于《箭士柳白猿》不在金马奖上提名,我都不知道存在这部电影。我们能够从中寻到《一代宗师》中人物的踪影,要了解形意拳,可从其《逝去的武林:1934的求武纪事》中,了解形意拳到底是怎样一种拳法,还有弟子是如何学拳的,他们的师傅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而至于电影中经典段落“掰饼”,或许是来自讲述大成拳的《大成若缺》,当然“大成若缺”是出自《道德经》之中,也有可能徐浩峰在那里植入了广告(呵呵),“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拳中的玄机就是拳到自然!”既然讲拳,讲功夫,也是能够存在的。从徐浩峰的《倭寇的踪迹》与《一代宗师》在某些气质上还是存在着一向的,在《倭寇的踪迹》中,我们看到双方决斗的一种状态,还有身形步伐,而《一代宗师》也不少展现功夫的身形步伐和决斗的状态,表现出功夫的展示是由内在的一种气质而
自然展开的,人物不再是拳脚人物,更多是一种“含”的状态,非匹夫之勇,拳脚之间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收放自如。
《一代宗师》虽有完整版,或许是内部人士看的,但是残卷更具趣味,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想象的,还有探究的,毕竟王家卫走过了一段宗师之路,我们要了解和解读,也需吸取更多,才有资格去论!
一代宗师影评精选(二):
王家卫在采访中说:“宫宝森是面子,丁连山是里子;叶问是面子,一线天是里子。我想讲的,不止是叶问一棵树,而是整个武林。这条路上,有些人留下了,有些人继续走。我期望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武林,而不是单纯的一个人,既然是武林,树林里就就应有树也有草,张震的戏份不脱节也不剩余。”
张震饰演的一线天正是宫二那位"没有露面的"未婚夫,八极拳的传人。
回想到之前的一些情节,老宫对宫二说过江湖险恶打打杀杀的事情你就别参与了,你已经是订了亲的人,这是一门好亲事。在那个时代那个条件下,好亲事指的必是门当户对。
何为门当户对?”一线天”是八极门传人。他脱离帮会的时候,那帮人说的誓词“我们要忠于领袖……”是国民党的誓词,张震一句“朝天宫的规矩在那里也好使?”是要反出国府。张震是国民党人,为了陪着宫二先生,与同僚恩断义绝,打翻一帮弟兄,护着宫二南下,引开日本人的注意力,之后到了香港。宫二终生不嫁,张震便开白玫瑰理发店默默相守,之后开门授徒促成八极拳传入香港。
其实在一开始我也并没有看的很明白,但是故事末尾的黑屏字幕上的“八极拳”才让我有所察觉,八极拳发扬光大的时刻,和同时叶问在香港开武馆是同期的,这段事情里穿插的了就是张震和小沈阳的那段戏。这段戏说了张震开了白玫瑰理发店后遇到了小流氓小沈阳并且收他为徒,白玫瑰代表对宫二的等待,理发店代表的是他对宫二断发入道的遗憾和念想,收小沈阳为徒说明了他在香港开馆授徒。
再来到章子怡和张震在火车上的那段戏,年三十宫二先生老猿挂印废了马三,之后回家吐血,再之后跑路上火车逃避鬼子追杀便是张震陪着,尽管这时候俩人已经没有婚约了,但两人互动真是生分尴尬中又充满默契,何况一件貂裘道尽张震对章子怡的温存。即使抛却二人之间悱恻不谈,张震手上有血,正是为宫二保驾护航,料理手尾的证据。
宫二是面子,而一线天是他的里子。正如赵本山饰演的老鬼是老宫的里子,宫二是叶问的里子,叶问是面子,一线天是里子,叶问和老鬼之间也有那么一丝这种感觉在里面。
《一代宗师》是一部真正能够用来叫做电影的电影,正因,它在人物内心的推拿定夺、环境气氛的铺设营造、打斗场景的细节展示方面,无不让这部民国武侠片弥漫了一种电影化的诗意情绪,能够称其为诗意武侠。
时刻感一向是贯穿王家卫电影的一条细细的红线。不论是古装片、年代戏还是现代戏,都会让我们思考时刻的存在。在《一代宗师》中,对于时刻的阐释多到我们来不及明白便进入到下一个流程,“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的话……生若无悔,该多无趣啊”、“我选取留在我自己的岁月里了”、“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诸如此类的时刻金句洒落满地。
王家卫对时刻概念的明白不仅仅仅有着如许的哲理式台词,更有着他一贯超脱现实的影像风格。在王家卫的影像世界中,总会有那么一点跳脱、一丝奢靡、一份诗意,拒日常生活经验于千里之外,在《一代宗师》中,那是宫二复仇的东北火车站,是叶问大展拳脚的那个雨夜,是宫二为父送殡时的漫天飞雪,是二人不断交错时一个脉脉的眼神……唯美诗化的镜头让时刻驻足。影片中随处可见的是对时代和动作细节不遗余力的展示,尤其是宫二和叶问唯一一场功夫切磋戏处理得到位得体。在金楼的一段打斗之后,二人在一齐过招的特写画面经过了升格处理,既拉伸了时刻,也延宕了情感,这种调度方式形似《卧虎藏龙》中玉娇龙与李慕白二人在竹林上的那段竹叶滑过人脸的段落,李安把那场戏叫做“意乱情迷”,而王家卫也透过这个镜头奠定了叶问和宫二几十年的情感基调——欲拒还迎、欲说还休。二人的感情配合着王家卫式的慢板音乐,似乎将我们拉到《花样年华》中的那种用眼神交流的暧昧情境。
哲学家的要义是将一个现象上升为一个概念,将一个个体体验上升为人类普遍的情感。在《一代宗师》中,王家卫在对武侠世界的想象和认知之外,传达了一个人所必经的成长过程——“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在《东邪西毒》中,王家卫表达了对人生不一样阶段的认识,“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个性。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在《一代宗师》中,这个认识变成“一个人只有翻过一座山,才能将眼界打开”。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王家卫用这句话表达对武林世界的构想,它同样能够被用来为王家卫做注解,为了自己心头的这口气,他打破了《2046》筹拍五年的记录,将它刷新到了八年,并三度更改档期,只为了心中的那片武林。好电影不可能速成,需要的是精心的手工打磨,在方便面时代,王家卫以苦行僧般的修炼,文戏武做,武戏文唱,让我们看到了机械复制时代的大师修为。
一代宗师影评精选(三):
《一代宗师》:如洋葱,得一层一层剥
给阿基米德一个支点,他能翘起地球。给王家卫十年时刻,《一代宗师》颠覆了武侠。
《一代宗师》像枚洋葱,有味,耐剥。乍看是功夫片,内嵌咏春拳、八卦掌和八极拳暗斗;细品是情感片,有江湖怨、家门仇和儿女情交织;剥到最后你才发现,片子内里的哲思和禅意无限大,它其实是部包容并蓄的纪录片,诸位武学宗师在片里的命运无常,各自的人生曲线却编织出一片有血有肉的武林。
《卧虎藏龙》画下了写意的一笔,《一代宗师》迈出了写实的一步。
功夫,每一帧都经得起考据
《一代宗师》里,梁朝伟演咏春叶问,章子怡演八卦掌宫二,张震(微博)的主角则是八极拳一线天。入组之前,三人都找了师傅各自练拳,张震更是一练三年,去年11月,拿了个八极拳比赛全国冠军。这不是炒作,而是拍片需要,《一代宗师》就应是金牌武指袁和平最头疼的一部戏,正因片中三人的动作戏,都需要按照各自门派的打法来设计。
真实,是《一代宗师》动作戏的标杆。如果你是内行,能仅凭套路就分清每个主角各自出自何门何派。影片开篇,梁朝伟雨夜以一敌众的打戏,便为全片定下基调。这场戏在雨中进行,辅以慢镜,观赏性极佳。但观赏性之外,透过慢镜展示咏春奥妙,才是王家卫的真实诉求。
打斗中,敌人多是拳脚还未击出便被梁朝伟用招式击退,这是咏春最精髓的敏捷、快速原理;虽然被众人围住,梁朝伟不退反进,喜爱往人堆里钻着打,这不是耍酷,而是正因咏春有着贴身紧打的特点。如果你注意看,这段戏里还有一个梁朝伟一腿劈在银幕正中间的镜头,毫无疑问,它是在强调咏春最经典的中线理论。
到了章子怡的打斗段落,镜头变得很美。甚至章子怡跟梁朝伟金楼过招时,配乐放起了歌剧。章子怡像只蝴蝶一样在梁朝伟周身打转、翻飞,这不是正因她学过舞蹈,也不是正因王家卫追求单纯地“好看”,而是正因八卦掌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务必这样打。
按照这个标准,张震的打斗戏是什么效果便很好猜测了。八极拳向以朴实简洁、刚猛脆烈闻名,因此张震在影片中后段一口气挑翻十余人的打戏,比梁朝伟的凶狠,比章子怡的简练。这场戏的收尾,是张震一脚将最后一个敌人踹上墙檐,墙檐应声碎裂,上方鲜血淋漓,画面上,它体现了八极拳的霸道,内里的道道上,它秀了把八极拳名声在外的“搓踢”。
正正因《一代宗师》的打斗段落跟拳法特点紧密联合,推荐大家在看片前稍微简单了解一下各种拳法的技术特点,这样看起片来,能够把热闹和门道一网打尽。
情感,每回合都透着古典美
至于剧情,《一代宗师》讲了段南北武林纷争,讲了场帮派内讧。虽然故事并不新鲜,但把武林间那点纠葛都说全了,加上充斥礼仪、规矩的细节展示,情感充沛,好看得紧。
先是南北武林纷争,即将隐退的北派八卦掌宗师宫老爷子南下搦战。梁朝伟代表南派出马,金楼闯三关完毕后,跟宫老爷子的对决不比武,比想法。俩人拽着一块饼撕来扯去,但是是“斗智斗勇”的另一种写法。
宫老爷子回东北后,逆徒马三投奔日本人后将其杀死。章子怡要为父报仇,本是天经地义,但长老一句“徒弟灭师就够丢脸的了,你还要师妹弑师兄吗?”就把她打入道德困境。从小到大看那么多武侠片,学到最多的就是武林中人都图个面子。但金庸古龙们总是用简单的“亲情大过天”,就解决了主角手刃仇敌的动机,细心的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告诉我们,他们其实都忘了同门规矩、辈份差异。毋庸置疑,王家卫的逻辑,更接武林的地气。
除了武林这点儿事,梁朝伟与章子怡的感情戏份也处理地相当朦胧。俩人金楼初次交手时,便有俩人脸对脸在慢镜中擦过的镜头,这其实哪里还是你死我活的打斗,完全是借比武在调情嘛。但王家卫不明说,你得自己透过功夫的方式,去揣度羞涩的宗师们内心的想法。
类似这种欲说还休、只隔一层窗户纸式的情感拿捏和表达,《一代宗师》里比比皆是。
哲理,每句词都是段大道理
《一代宗师》里出场的宗师有很多,但命运各不相同。套用片中面子和里子的比喻,不是每个宗师,都能光宗耀祖。
片子的时刻跨度,从民国到解放初期。之因此选取这段近代史上最混乱、最无序的时刻段,盖因它更能说明乱世出英雄,也没英雄。梁朝伟饰演的叶问到香港开武馆授徒,混得最好;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力挫马三后开始吸鸦片,早早病逝;张震饰演的一线天流落街头开理发店,碌碌终了;赵本山饰演的丁连山一向隐于闹市,下落不明。
几位在武林都是宗师,但在生活中,发展轨迹各不相同。这是一种颠覆,也是《一代宗师》片名中的“代”字的最佳释义。
除了主角们最终命运讲述的这个哲理,片中很多台词也都颇具深意。比如宫老爷子评价宫二那句,“出家能做高僧,唱戏能成名角”(人的选取性注定了命运走向),再比如宫二抱着宫老爷子遗像时那句,“宁可一思进,莫再一思停”(别再犹豫)。基本上,《一代宗师》这次的台词跳脱出了王家卫以往晦涩的喃喃自语,结合上下剧情语境来看,或点明主角性格,或暗示了剧情走向的可选取性。
写到这,突然莫名觉得,《一代宗师》整部影片给人的那种出世基调,很容易让人想起编剧徐皓峰所著的《大成若缺》中的一句话:研究冷门的学问,追求迟暮的美人,结识落魄的英雄。
一代宗师影评精选(四):
很遗憾没能在电影院里看《一代宗师》,正因先看了一些剧透的影评和观众差评,先入为主的认为但是是一部跟风的《叶问》系列,对于南拳的拳师,香港的电影拍了太多太多,不论是七日鲜时关德山饰演的黄飞鸿,国人初看港剧时黄元申扮的霍元甲,亦或黄金时代李连杰中西合璧的新派黄飞鸿,到现如今独挑大梁的甄派叶问,武侠片实际就是国人在科技远远落后西方,近代礼貌再难执牛耳时找到的心里慰藉,正所谓,你有科技我有神功。看起来各有各好,实际上,西方是真正的近代礼貌,而我们则一向是在发扬阿Q的精神胜利法。君不见不管是霍元甲、陈真还是霍东阁总会和日本女生牵扯不清,各路大侠扬名的途径和故事的****不外乎是痛扁外国佬。可现实里,老外船坚炮利,两万联军足以横行神州大地,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还珠楼主创造的武侠、仙侠世界里驾着飞剑聊以****了。
《一代宗师》是不是也走大侠痛扁外国佬的万金油桥段呢?一看之下,我被深深吸引,其实这不是一部某某大侠的系列片,而是大陆武林南传香港的史话。被人诟病的主角不突出,三个人物都交代不清,走马观花的缺点,恰恰是本片最成功的地方。正因,这部片子,不是叶问传、不是宫二传,不是一线天传奇、更不是打酱油的赵本山、小沈阳师徒的二人转,而是香港近代武林的发源。叶问作为一个不挂招牌,不开武馆的武师,只教自己看得上的人,正因他认为学武不是买菜,不能有教无类;宫二则是流落香港,心灰意冷,宁愿家学失传,不愿再入江湖;一线天则是走打流氓立威,开馆授徒的武夫路线。三条线交织之下,中原武林的拳法、做派就流入了香江,从此,香港也有了武林。
如果电影改一个名字,观众抛开叶问去看,那么这将是一部中国电影史上开山立派的影片,一部讲述近代武林传奇的半纪实电影。作为编剧的徐皓峰成功地把自己文学作品中的纪实风格引入了影片,简介犀利的台词,武林门派的规矩一一呈现,佐以王家卫的迷幻色彩,就是武林那种令人迷醉的气息补面而来,其能不为之浮一大白。
武林和江湖不一样,前者真实存在,后者看不见摸不着。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说是九十年代后期,大陆功夫高手参加泰国搏击比赛,折戟沉沙不算,还多有折臂断腿的打败。为此,国家曾下令要痛下决心训练一批绝世高手去争回面子。未曾想,一个旅居美国的螳螂拳门人教的一个白人徒弟,连续蝉联该项赛事冠军。为啥子,老外练拳就行,我们就不行呢?
《一代宗师》有这样一句台词千拳归一路,此话深得我心。中国的武功(不是飞来飞去的那种)最早的时候叫做武术,之后民国时期开始叫国术,不管怎样变都有一个术在里面、千万不好小看这个术字,日本在奥运会上的金牌大户柔道在明治维新前就叫做柔术的,当美国人佩里轰开日本国门之后,日本的部分柔术流派也开始求新求变,具体的过程一点不比政治革新简单,那里不做熬述,改变的最大一点就是把术改作了道。不好小看这一个字的变化,以前柔术就是一门防身的技法,为的是在搏斗中战胜对手,保存自己,而变成柔道就加了些玄之又玄的味道在里边,似乎很是上了一个层次。大约相当于煎饼摊和蓝月亮饼业工作室的区别,当然这是对外人,尤其是文化以外的外族人说时自抬身价的普遍做法。以柔术本身来说,由术而道,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很多反关节技,也就是说柔道杀伤力变小,更适合体育竞技和强身健体,再也不是一种杀人的技巧了。
与柔术相类似,武术创立的目的是为了杀人,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杀人的技巧也是千锤百炼,原始人用大棒子互相殴打,之后改用青铜器,再之后有了铁器,当双方装备差不多时,杀人者和被杀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技巧,于是中国人发明了武术,终极杀人技巧。最早时的武术都是用器械,简单来说就是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这些个十八般兵器,脱胎于立刻对决,两人见面都是一闪而过,胜负也在这一瞬间决定,很有些古龙小说里的味道。
盛唐时期武术到达了最盛,君不见,诗仙李白16岁闹市仗剑杀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杀人的水平直追职业杀手。可惜到了明清时代朝廷大力禁止民间习武,于是就有了《一代宗师》里刘询所说脱枪为拳的形意拳,不是说拳头比刀子好用,而是人家不让你用,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拳头了。
世间万事万法究其根本,大体相同。所谓千拳归一路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武术的目的就是杀人,怎样能又快又利索的干掉对手保存自己,就是练武的目的。打倒对手无外乎速度、力量和技巧三者结合的效果,不管是咏春、八卦还是形意,最终的目的就是击倒对手。咏春的速度十分快,据说是正因开创者是女生,力量不足只能用速度弥补,这就好像电子游戏中人物的设定,速度快的力量必须不会太大,比如我们看甄子丹演的叶问快速打击日本鬼子的片段很过瘾,几十拳干掉了一个,换做泰森,估计一拳也就KO了,但是泰森的速度肯定比不上电影里的叶问,能够这样比喻,叶问打的十拳和泰森一拳的杀伤力一样。如果只是思考速度和力量的话,高手PK,双方一登场基本就胜负已分了,为什么,力量和速度从外观是能够看出来的,至少八九不离十。这时,至关重要的就是技巧,举一个比较邪恶的例子,一拳打出在力量和速度必须的状况下,攻击的目标决定了攻击的效果,同样一拳打在胸部和打在下阴,又或者打在鼻梁、眼睛、太阳**,造成的伤害绝对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被神话成泰山北斗的少林有撩阴腿,武当太极拳有指裆捶,咏春、八卦还有一路拳专门戳眼睛了。(veryok)如何有效的打击对手的要害,避开自己的要害,这就是武术的技巧。入选
小学课本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很好的武术指导手册。鲁智深和镇关西两人从外貌描述上似乎差不多,体格相仿,速度和力量就应相差仿佛,单从攻击力上来说,镇关西有刀在手,可能还强一点点,当两人放对,鲁提辖但是就势按住左手(郑屠右手有刀),望小腹上一脚(直接攻击下阴),随后三拳,第一拳鼻子,第二拳眼睛,第三拳太阳**,匪号镇关西的郑屠就呜呼哀哉了,而鲁提辖但是打死人之后惊出了一声冷汗,能够说毫发无伤,这就是武术中技巧的作用。
众人相搏,最快的解决对手就能够保存体力,应付下一个对手,从而实现以少打多,因此一上来就要打的对手丧失攻击力。《叶问》中甄子丹一对十的打戏,就深得武术三味,君不见,基本上就是踢关节,打咽喉的毒手,几秒一个,绝不拖拉。如果一上来就抓对方腰带试图将其摔倒,既费力又耗时,哪里有掰断手腕,戳瞎眼睛来得干脆呢?因此,柔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杀人,改变了这一目的,也就成了柔道,华而不实了。
如果看完这部电影,你还觉得这不是人物传记,至少不是叶问传,那么唯一能够吐槽的就是本片的名字起的偏了,压根不就应是《一代宗师》而就应是一波宗师或者是宗师时代才对。
叶问连闯三关取得代表南方武林的资格,第一关的八卦掌就有拆祠堂的手法,寓意是告诉他,八卦手法毒辣,需多加提放。第二关刘勋一套形意拳,意在提醒叶问,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形意,刚猛无双,不可正应对攻;第三关刘家良的杂家猴拳,是在暗示拳怕少壮,宗师就是老头子,全力抢攻,可事半功倍。这一段体出现了不一样流派,不一样武者,不一样推荐,这才是武林,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一横一竖站着的才是对的。
宫二挑战叶问,侥幸赢了一招,之后断发明志,终身不嫁,挑战叛徒马三,报仇雪恨,讲的是武林规矩。
一线天本遇到小混混三江水,一招八极拳打人如挂画,扬名立威从此开了武馆,讲的是武者的生活。三个武林中人的故事组合起来成为了近代武林的传奇。
一代宗师影评精选(五):
对于一部影片的考量,通常参照必须的类型系统,对于《一代宗师》来说,这个系统是武侠类型片。王家卫在电影中引入了通俗的武林争霸与江湖恩仇的故事套路,他也因此遭到通俗电影观众的围剿。作为反类型的作者电影的代表,王家卫的电影从来都未受制于任何类型的桎梏,一切以既有经验作为参照标准的考量都是徒劳。抛却叙事逻辑的考量,《一代宗师》是一部真正能够用来叫做电影的电影,正因,它在人物内心的推拿定夺、环境气氛的铺设营造、打斗场景的细节展示方面,无不让这部民国武侠片弥漫了一种电影化的诗意情绪,能够称其为诗意武侠。
在《一代宗师》中,这种诗意首先表此刻王家卫摒弃了传统的叙事架构和完整的人物线,把紧凑的主线叙事转化为松散的群像叙事。在这部反映“逝去的武林”电影中,王家卫在八年的筹备之中,从最初想拍“一个人”的念头就演变成拍“一群人”和“一个武林”的野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完影片之后,觉得结构支离破碎,人物有始无终的原因。于是有人质疑,影片到底是在说“一袋宗师”还是“一代宗师”?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这样的追问未免过于匠气。
谁说王家卫就是在拍一部武侠或者是功夫宗师的电影?
大师级的导演往往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作为华语导演中最杰出的代表,李安和王家卫可谓双峰并峙,前者的《卧虎藏龙》一向被当做武侠片的一个标杆,如果扒下武侠这个外衣,其实李安表达的是他电影的一贯主题——“欲望”,只但是这种欲望被表层热闹的打斗所掩盖,而李慕白与玉娇龙的情欲更是被深埋不被发觉;王家卫也对武侠有自己的明白,“武侠就是功夫,功夫就是时刻”。如果要高度提炼王家卫电影一贯的主题,那就应是——“时刻”,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安是欲望大师,而王家卫则是哲学诗人。
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时刻从来是打通的,无论主角是武林高手还是毒枭警察,题材是古装的亦或是时装,王家卫永远是立足于当下人的情感状态,用诗意的语言去表达人生的“沧桑”(侯孝贤总结自己的电影是表现人的苍凉,王家卫则认为自己的电影表现“沧桑”)。
时刻感一向是贯穿王家卫电影的一条细细的红线。他的很多电影都会让我们思考时刻的存在。有的电影名字本身就具有是时刻感,比如《2046》(1997+50-1),《花样年华》……大部分电影则会透过人物的情绪状态让我们关注时刻的流逝,比如《阿飞正传》中对一分钟朋友的明白,“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齐,正因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此刻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正因已经过去了。”;在《重庆森林》中,金城武每一天执拗地去买5月1号过期的凤梨罐头,原来感情也会过期;《堕落天使》中的一个天使从来不放下任何跟人磨擦的机会,正因他认识到,“每一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有些人可能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春光乍泄》中,何宝荣在每次堕落的生活后就会对黎耀辉说“不如让我们重新开始”,
同样,《一代宗师》讲武林是假,讲人生的沧桑是真。我们宁愿坚信,王家卫再次用了一个华丽的功夫片讲了做人生在世的道理,“人活一世,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的话……生若无悔,该多无趣啊”、“我选取留在我自己的岁月里了”,这些道理,连同王家卫之前的电影台词,勾连成一片王氏金句名言……
作为影像诗人的王家卫,他的电影从未遵循丝丝入扣的戏剧性叙事逻辑,这是王家卫独特的电影美学。就如同不就应用小说的标准要求诗人作诗,我们也无须要求王家卫务必给人物关联和故事结构一个说法。在公映的130分钟的版本中,王家卫照顾到现代观众的理解习惯,使用了通俗的编年体作为时刻上的结构,以避免人物存在的无所依据,但是王家卫依旧没有放下自己的风格,在每个时刻的节点上,不一样的人物呈现不一样的情感状态,而在将来的4个小时版本中,王家卫会把这个风格化放大,他倾向于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如此一来,人物线会更加斑驳,人物的情感状态以及人物关联会更加缺乏表层的因果关联。这是现代电影的最大的表现形式——遵循心理逻辑以及生活逻辑。
除了在叙事上的超脱传统之外,《一代宗师》的诗意更在于它继承了王家卫一贯的超脱现实的影像风格。在王家卫的影像世界中,总会有那么一点跳脱、一丝奢靡、一份诗意,拒日常生活经验于千里之外:大特写、升格镜头、唯美的灯光布景、时代和动作以及细节场景的不遗余力的展示都让他的电影充满了极强的形式感和风格化特征……在《一代宗师》中,那是宫二复仇的东北火车站段落,是叶问大展拳脚的那个雨夜场景,是宫二为父送殡时的漫天飞雪的情境,是叶问和宫二不断交错时一个脉脉的眼神……唯美诗化的镜头让时刻驻足。宫二和叶问唯一一场功夫切磋戏处理得到位得体。在金楼的一段打斗之后,二人在一齐过招的特写画面经过了升格处理,既拉伸了时刻,也延宕了情感,这种调度方式形似《卧虎藏龙》中玉娇龙与李慕白二人在竹林上的那段竹叶滑过人脸的段落,李安把那场戏叫做“意乱情迷”,而王家卫也透过这个镜头奠定了叶问和宫二几十年的情感基调——欲拒还迎、欲说还休。二人的感情配合着王家卫式的慢板音乐,似乎将我们拉到《花样年华》中的那种用眼神交流的暧昧情境。
在《一代宗师》中,王家卫在对武侠世界的想象和认知之外,传达了一个人所必经的成长过程——“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在《东邪西毒》中,王家卫表达了对人生不一样阶段的认识,“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个性。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在《一代宗师》中,这个认识变成“一个人只有翻过一座山,才能将眼界打开”(大意)。“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王家卫用这句话表达对武林世界的构想,它同样能够被用来为王家卫做注解,为了自己心头的这口气,他打破了《2046》筹拍五年的记录,将它刷新到了八年,并三度更改档期,只为了心中的那片武林。好电影不可能速成,需要的是精心的手工打磨,在方便面时代,王家卫以苦行僧般的修炼,让我们看到了机械复制时代的大师修为。
一代宗师影评精选(六):
周五一个人看了一代宗师,对的,一个人的周末,看电影,我觉得这种格调比较适合看王家卫的电影。看电影前一个发小说:网上说这部电影文艺青年看哭了,普通青年看睡着了。我喜爱有争议的东西,就像矛盾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这是一部向中华武术致敬的文艺片,传承了王氏电影一贯的风格,在内地上映是它最大的喜剧也是最大的杯具。这是我对这部片子的总体评价,为什么会这么说,稍后我会说明。
首先要谈的是立意,这部片子没有大谈宗师是如何成为宗师的,正因宗师成为宗师的套路都差不多,这部片子主要写的是宗师成名之前。要成为宗师,首先是要有过人的想法,志存高远方得始终。而宗师并非神话,那里的宗师是个人失败过,也遇到过生活的问题,也有感情。这比叶问那种纯粹的武打片,至少在我看来,要好许多。谈到叶问,就不能不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代宗师到底是谁?叶问肯定是,这是最明面上的解释,叶问是一条主线,他带着我们经历了那个时代,把所有的情节串了起来,这是第一层的含义。第二层是什么?第二层是宗师一代,无论是宫家老爷子,还是其他宗派的掌门,他们都是宗师,信奉者统一的武道,都是那个时代传承者。第三层是什么?还是一代宗师,这个重点在一代上,仅仅也就是那一代了,一代之后,再无宗师,这是那个时代的选取。
说到时代,就不能不说宗师出现的环境,环境是什么?就是江湖。那里面至少有三个江湖,民国时期的没落江湖,抗战时期的风雨江湖,香港的末路江湖。民国时期的江湖是没落的,那广阔自由的天地已经仅仅局限在了金楼里,对那时的大侠来说,这样的江湖本就是一种悲哀。于是他们放眼整个武林,无论是北拳南传还是南拳北传都是为了让中华武术在枪炮横行的时代传承下去。但那个时代的江湖人保留着最原始的道义,金楼搭手前的前辈们指导,便是最好的武道。抗战时期的江湖是风雨飘摇的,宗师们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肃杀之后,尽是凋零,但这个时代虽然江湖形毁,但是江湖的精神还在维系,因此导演并没有在此浪费过多的笔墨,而是把这个时代的特写留到了十年后。十年后的江湖在香港,是末路江湖。这个江湖只停留在一个个的招牌中,江湖规矩、师脉传承均以崩塌,就连江湖人也开始了改变。一线天开了理发店,小沈阳来收保护费,之后改成了拜师。很多人觉得这段是剩余的,在我看来这段并不剩余,至少这是王家卫所无法回避的,读懂这个情节也就读懂了香港的两大组织武师和黑帮。那里面似乎少了一个时代,没错,解放战争时期的江湖。影片中明明白白提到过解放战争时期,为何没有?我觉得很可能是被审核掉了,以至于一线天
的出现那么突兀,好像没有任何缘由就出现了,我更期盼4个小时完整版的一代宗师。
接下来说规矩,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规矩,江湖在,是正因规矩在。宫老先生金盆洗手找人搭手是规矩;许了人的姑娘不能代表宫家是规矩;奉了道不结婚不留后不传艺是规矩,点颗烟务必抽也是规矩。在这天大多数国人看来,这些个规矩有点怪,这便是这部片子在大陆上映最大的悲哀,你跟一群不信道的人谈武道,能获得什么呢?有人说赵本山的出场是剩余的,我只能说他们真心没看懂,他象征着规矩本身,他跟宫老先生一明一暗是正因门派的规矩,他对叶问说:六十四手你一手也见不着。这也是正因规矩,但他,也有他的无奈,最后的点烟是规矩最后的守护者一点点的尊严,是那个时代下为数不多的还在坚持的宗师。你不能说他错,也不能说其他人错了,正因那个时代是末路江湖,是规矩崩塌,是重新整合的时代。
再来谈谈情,夜里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宗师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感,这一段三角恋中,其实包含着相濡以沫和相忘于江湖的两种情感。宫二是个信奉规矩的人,而叶问是个守规矩的人,这就注定了叶问看了半生看不懂宫二。这段纠结的相忘江湖啊,宫二问:十年前的夜里你为什么不来?我替她说下去:你是我爹南方隐退的搭手,由你来报仇也许更适宜,若你真的来了,也许,我此刻已经委身于你。宫二信奉着规矩,一辈子守着她的承诺,他呢?他是爱她的,不然不会保留了那颗扣子那么久,但叶问是个守规矩的人,守规矩的人注定不会出现,十年前他错过了她,十年后,他已经开始摈弃了规矩,却离那个信奉规矩的她越来越远。而她,我想也并非完全是正因规矩,在那次决斗后,她受的重伤就应是留下后遗症,以至于她最终选取了放下。也许一个转身,便能成就一段完美,然后终究,我们都没能等到那一刹那。在纠结的一生中,另一个相濡以沫的人,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最后说说招式,这是我最想看明白的地方,我觉得王家卫就应在招式上下了很多功夫,这些招式如果是练武的行家来看也许更能看出门道来,可惜,我没练过武,如果某人能够把影片中所有的招式写出来并解释其中的精髓,我想,我们也许能挖掘出更多的东西来。可惜,我们只能看看那些招式,觉得很热闹而已。然后导演似乎并不死心,他点明了老猿挂印这一招,做了特写期盼引发更多的明白。因此我说,这是一部向中华武术致敬的文艺片,不仅仅在情节上,在招式上也下足了功夫,力求留下每一门派的东西,因此影片里的打戏部分很精彩,可惜终究是没有那么深的底蕴,算是一点遗憾吧。
一代宗师影评精选(七):
《一代宗师》影评
王家卫还是那个王家卫,武林却不太像过去的那个武林。我原本也不是想着看传奇去的,我深知,无论他的浪漫放到哪个故事里,最终讲的都是他那固执滥情却又让人无法抗拒的爱之殇。小弟这天总结下一代宗师观后感,留个纪念。
但是随着王家卫自己也在不断积淀,他的人生感悟以及对电影创作的诉求,已不会完全如原来那般私人情绪化,他势必要在精神层面上转向更高的领域。武林,成全了王家卫的这种诉求,王家卫也用这部电影巩固了武林在电影美学中的地位。体此刻他电影里的,便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从头到位,王家卫都把影像处理得很暗,超多暗色块儿填充在画面里,虚焦重影,这是他喜爱的一贯风格,再加上他挚爱的流淌着情伤与变迁感的音乐,都是他以往作品气质的延续,进而造就了这部辨识度极高的王家卫作品。
王家卫用整部电影成全了一个“韵”字,也证明自己是这个时代里的毫无疑问的电影大师。
宫二这个主角太适合章子怡了,她仿佛是《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跟《2046》里的百灵,混合蜕变以后的女生!章子怡这次的绽放,是主角给她的,也是她“自己找回来的”。
叶问与宫二过招的那段动作戏,流畅又富有美感,两个人的情愫在切磋间的来往交流,也透过镜头语言表达的清楚明白。王家卫在这部作品里,的确变得接地气了一些。
梁朝伟的表演完整、稳当。本山跟小沈阳我都能够理解。但是《乡村感情》的赵玉田竟然也出来了,而且还有一大段台词,没看过这剧还好,对这剧很是熟悉的我,在那一段彻底出戏了……
还有就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张震,几场戏,冷峻,莫名,干净利落。在这个人物身上,王家卫有意的留白,这也是他的癖好。他电影里总要有一个让人思考其存在的用意的主角,他的电影也需要这样的主角来增加电影本身不确定性的感觉。
毫无疑问,宫二是所有人物中最立体丰富的一个,叶问刻画得反倒单薄,有点反客为主的意思,如果认为“一代宗师”意指叶问,或许不准确,王家卫只是假借了叶问的视角,见天地见众生,见一个时代的气度,见一个时代的侠风道骨。因此《一代宗师》,你见到的不是招,是意,王家卫并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热闹的打斗,而是更多的将视角聚焦在门派的师承关联,武者的礼仪气派上,因此功夫的一招一式,台词的一言一句都深有讲究,所谓外行拍热闹,内行拍门道,这点正是《一代宗师》与以往功夫片的最大不一样。在影像的建构上,依旧延续了王家卫电影一贯精致暧昧的视觉风格,每一帧画面都能成其为一张独立的摄影作品。慢镜,窥视同样没少。人物塑造上比较遗憾的是张震和宋慧乔,宋的惊鸿一瞥如过眼云烟;张模糊不明的人物交代,与剧情看似毫无瓜葛的突兀存在更是让人大感意外。可能戏份被删了很多,王家卫说之后会出四个多小时导演剪辑版的蓝光版,但愿会在此交代清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说实话,这部戏我期盼已久——除了五年前的长江七号,。毕竟是第一次在影院看王家卫——之前10月份在北京百老汇举办的香港影展有《花样年华》,我本来买了套票,但正因《花样年华》是国语版,转给别人了。
影片打得挺不赖,其实这片更适合叫《功夫》,不仅仅打,还有要领讲解。道具场景做的好才重要。你看,别看就七八年功夫,这片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古董泛出的光泽。片里的金楼,那一镜一窗一阁子,都跟这片一样,精致。一看摄影就知道是王家卫的片,即使不是杜可风,也把墨镜肆无忌惮的特写、近景发挥得如梦似幻——老早之前说可能是李屏宾,之后又说是个白人,结尾字幕上写着摄影指导果然是一串字幕。就是配乐梅林茂掉了份儿,一会儿是蜘蛛侠大破沙人,纽约重新和平;一会儿是美国往事可堪回首,人去楼空茶凉。哎,音乐出色的那几段还是人家王家卫自己配的:一段歌剧,衬出宫二爷的洋底子;玫瑰玫瑰我爱你,张震在香港看来是如鱼得水不愁吃穿了。
宋慧乔负责穿旗袍,好赖人家穿起来也标致,看起来舒服;张智霖唱曲儿,贵气,不知道还以为这个龙套是给张国荣留的呢。就说赵本山出来你笑没笑,没有,忍住了——到了香港,赵老师就原形毕露了,盖不住大忽悠的气质了。张震挺可惜的,被剪没了都;小沈阳竟然不是我所料的那个哭丧报仇的,好!特此提醒,各位敬请留意王家卫新片,《一线天与三江水》,主演张震,小沈阳。
真让那谁给说中了,半部武侠版的《花样年华》。当章小姐一开口说“有句话从来没给别人说过。。。”时,我还顺口接了“如果多一张船票。。”呢。跟王导以前的电影一样,不少听上去不错的台词,关于感情的。
一代宗师影评精选(八):
王家卫的电影似乎是一面筛子,硬是要在滚滚人潮中,将面目模糊不清的人群分成两种:文艺青年和普通青年。有段子云:文艺青年如痴如醉,普通青年昏昏欲睡。本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够格称为文艺青年,但是确实是一向都十分钟爱王大师的电影,尤其是这部“一代宗师”,因此不揣浅陋,想为这部电影写一写影评。
大师的电影,表达上一贯含糊暧昧,但是又十分招惹话题,因此自然出现了许多以解读大师电影为乐的影评家,那里姑且称之为“王学家”吧。犹记得有某位“王学家”以前下过十分精辟的论断:王家卫的电影无非是四个字:二人世界。此语实在是深得我心。
那还是顺着这个思路,先看里面两位主角的二人世界。叶问,佛山南海人,按照出场时(1936年)计算,年纪就应已经是43岁了;宫二,芳名若梅,芳龄不知几许。但是在金楼中,她父亲以前谈到,20年前第一次到金楼时宫二小姐尚未出生,因此年龄肯定是小于20岁,那里姑且算19岁好了。且让本人先梳理一下两人相识相交的脉络,再细细剖析之。
第一幕:宫老爷子在南方的隐退仪式上与叶问搭手,输了。宫二小姐要为父亲讨回面子,两人约在金楼比武。高亢的歌剧中,二人默默对视。翻飞错落的打斗中,眼看宫二要失足坠下楼梯,叶问抓住了宫二的手臂,宫二借力跃起,坐于扶梯之上,却将叶问一掌击下。叶问立在楼梯上,木板裂掉了。正因有言在先:功夫是纤毫之争,要真打坏东西,算你赢。因此这场比武就算是叶问输了,宫二赢的微妙,叶问输的优雅,二人相视一笑。
第二幕:一场风波化于无形,二人似乎是情愫已生。宫二回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叶问则留在佛山,二人开始通信,相约一齐切磋武术。镜头里(那里参考3D电影版),宫二对着窗外漫天飞雪,若有所思,脑海里不断闪回着当日金楼比武的画面,又幻想着二人在漫天的飞雪中打斗,甚至有跌落在叶问的怀抱中。而千里之外的叶问,拿着宫二的信笺,同样是若有所思,后面又开始做大衣,与家人一齐照全家福。
第三幕:正因可怕的战乱,二人终归没能在东北相见,再相见时,时刻已经过去了一十四年整,地点换到了弹丸之地的香港。此时宫老爷子已经离世,二人见面的第一个镜头即是一齐拜祭,然后便是一齐吃饭,饭席之中,叶问送了宫二一个纽扣,这个纽扣即是当年叶问为东北之行准备大衣的纽扣。离乱之中,大衣早就送进了当铺换钱果腹,这颗扣子却当成信物留了下来。宫二推说不收,最后还是收下了这颗纽扣。
第四幕:时刻又过去了2年,香港大南,二人在一齐听戏,又有一番对白。从对白上看,就应是宫二约叶问出来。宫二吐露了心声:我心里以前有过你,但是也只能到喜爱为止了。此次见面,二人均感到极度伤感,宫二更是留下了几行清泪。
第五幕:严格讲,已经不是两个人再有互动了,正因宫二已经去世了。宫二的老仆人福星按照她的遗愿送来了一只锦盒,里面装的是一把剪刀和宫二烧掉的发丝。老仆人含泪说道:宫家没人了,我把二小姐交给您了。
好吧,罗列完了,开始分析。金楼比武自不必说,宫二或有争强之心,但是叶问却绝无斗狠之意,但是相让却让的微妙,宫二赢了她要的宫家的面子,叶问输的优雅,对此宫二自是心领神会。两人开始尺素传情,叶问写到:叶底藏花一度,梦中踏雪几回。那里面又有讲究,叶底藏花,按照金楼灯叔的说法:人家宫家六十四手千变万化,一手叶底藏花更是防不慎防。这就应是六十四手中的一手绝招,但是汉语就是这么暧昧,似乎也能够这样明白,叶能够明白成叶问,花,则能够说是宫二,宫二芳名若梅,花即是梅花,叶底藏花的意思自不必说;梦中踏雪几回,意思则更加直白,古人素有踏雪寻梅的雅趣,在那里,踏雪当然是为了寻梅了,那么梅,不消说,肯定是指宫二了。这样的含蓄表达宫二岂会不知,她的回信则充满着期盼:一约既定,万山无阻。
但是苍天总是播弄人,命运让人在顷刻之间变得一无所有。叶问本是锦衣玉食,富贵优游,但是无情的战乱却把这一切打成粉碎。日寇占领佛山,叶问对着前来利诱的汉奸朗声说道:我喝惯了珠江水,吃不惯日本米,但是之后,却不得不吃汉奸在金楼喝完花酒后剩下的残羹。这时他才感慨:原来最难越过的高山就是生活。剧中对宫二的背景并无太多说,但是宫老爷子既然是如此有大成就者,想必生活条件绝对不会太差,但是一夕之间,师兄马三投日,父亲清理门户反为马三所害,自己要背上为父亲复仇的使命去杀死师兄。请注意一点,那里有两年的时刻差,叶问做好大衣准备去东北,就应是在1938年,而马三投日是1940年,也就是说,宫二是在这一年生活的平静才被打破。试想这两年之中,叶问都在想什么了,宫二又在想什么了?叶问是否在颠沛的生活里,还是遥望东北,期盼最终能够成行?一约既定,万山无阻,叶问不是不想去,而是没办法去,正因生活才是最难越过的高山,这样的苦衷宫二有没有想到了?又或否,在这段平静的时光里,宫二还怀着淡淡相思在牵挂着叶问?导演写了一个未完成的故事,留下多少未尽之意让人慢慢咀嚼。
再见面时,二人都已经历经沧桑,叶问的两个女儿在战乱中饿死,其锥心之痛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和亲人分离,漂泊辗转来到香港,以教拳为生。宫二苦心孤诣,杀了师兄,报了父仇,自己也孑然一身,带着一身的伤,来到香港以开医馆谋生。但是情丝相牵,叶问找到了宫二,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意,就是那枚大衣的纽扣。这样是等于告诉宫二:其实一向对你有心,但是只是形势所逼,蹉跎了多少时光。宫二推说不收,但是叶问离开之时,那枚纽扣却还留在宫二的饭桌上,那么这样就算是收下了,自是认可了这份情意,二人似乎是面临着一个新的开始。既然是郎有情,妾有意,二人此时的心态又如何了,二人是否又有其他顾虑?对此2013年上映的版本比较隐晦,倒是今年上映的3D版本比较直露,增加了老仆人福星与宫二对话的情节,福星:这但是天大喜事啊,老爷要是知道了,会乐得从棺材里爬出来。宫二:。。。。。(一言不发)。福星(已经看出了小姐的顾虑):此刻不是以前了,你奉道的事情只有你知我知,我不说出去没有人知道。宫二:但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看官已经看出来了,并非宫二没有想法,而是顾虑奉道这码子事。那里又要岔开话题,谈谈本人明白的奉道,正因绝大多数人对此都是十分陌生。这得从中国
传统社会的结构说起,中国自古是个男权社会,家庭的利益往往又透过血缘关联同家族绑在一齐,在男权社会里,只有男生才能继承财产,也只有男生才能代表家庭和家族。假设某人去世,又只有独生女儿,那么家族往往会安排有血缘关联的堂兄弟,作为此人的继子来继承财产,而亲生的女儿却有可能得不到,这样是为防止家族的财产落到外姓之手,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隐约就透露出这些意思。那么女儿怎样样才能代表家庭了?大概就是片中所讲的奉道了,不传艺,不婚嫁,不留后。正因绝艺是财产,如果传艺就会落入外姓之手;婚嫁后如果有后,财产也会落入外姓之手,因此要奉道杜绝此种可能。这些旧规在现代人看来,当然是不值一哂,但是当时却是社会普遍认同的法则。宫二为报父仇,只能走奉道一途。
此时是1950年,按照前文所述,宫二就应是32岁左右,其时正当华年,如果与叶问结成秦晋之好,人生能够说是又有了新的开篇。但是宫二选取了因循旧规,让人扼腕叹息。影片中有大段的留白,比如说,从1940年报得父仇起到1950这十年间,宫二是如何度过的?到底是什么机缘让她漂洋过海来到香港?她的选取是否又与她这段时刻的经历有关?我们当然不得而知。二人再次相聚在戏院,已经又是2年之后了。这其中两人是不是又经历了很多事情?从相见的态度来看,叶问依然没有放下。且截取他们的对话来分析之,叶问:宫先生学过戏啊?宫二:皮毛而已。当年,要真是拧着性子把戏学下去,我定会是台上的角。千回百转,一悲一喜。唱腻了杨门女将,就换游园惊梦唱唱。。。。叶问:。。。。。。。其实人生如戏,这几年宫先生文戏武唱,但是唱的有板有眼功架十足。可惜,就差一个转身。宫二:想不到你把我当戏看,我的戏,不管别人喝不喝彩,也只能这样下去了。。。。这段对话颇耐人寻味,请看宫二列举的戏名,杨门女将,自不消说,一帮女性要在沙场征战,做男生要做的事情,自然是宫二自比。游园惊梦又是怎样回事?故事情节主要是杜丽娘喜爱上柳梦梅,两人历经波折,最后修成正果。宫二此语,何尝不期望自己有这样的结局了
。人生如戏,文戏武唱,是叶问对宫二这十年的概括,但是他依然期望她能“转身”,也许这些含蓄表达激发了宫二,也许是她预感到来日无多,这次她直接吐露了心声:我心里以前有过你,但是只能到喜爱为止了。故事到了那里,似乎是戛然而止,直到宫二病逝,老仆人福星送来了锦盒。那里又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送来一个锦盒,只装了一把剪刀和烧掉的发丝。其实这才是解读电影的关键,正因发丝就是情丝,烧掉发丝实际上是宫二明志,表示情丝已经烧成了灰。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把头发看得个性宝贵,正因又有早婚的传统,男女之间订婚,往往是男方将聘礼送至女方,而女方则将自己的头发剪下作为信物,象征着身心已经属于男方。这样的故事只要诸位看官留点意,在三言二拍这样的小说里面也能看到。宫二送来锦盒,我觉得是两层意思:一是证明自己守志奉道,一生未曾违背,二是表示以前爱过,表示自己的情分。
故事到了那里就真的结束了,宫二去世时,年纪就应是35岁,正当华年,让人叹息。中国人习惯于含蓄表达,但是传递的意思又十分的明确,在那里到达了极致。两人并非只是一点暧昧,而是郎有情,妾有意,心意相通。但是历经波折,最后没能够走到一齐。还是应了叶问那句话:最难越过的高山其实就是生活。
当然了,电影并非只有二人世界,而是有多个平行视角,且让本人再选取几个视角剖析之。其一,宫宝森、马三、宫二,有多少人在幻想这样的家庭:父母慈祥豁达,能与晚辈和睦相处,自己奋发有为,家庭生计不愁,妻子贤惠孝顺,能够照顾老小,儿女平安健康,成长如同春起之苗。可惜,这些不是真实的生活。吊诡的命运总是把人推向尴尬的处境,让人难以抉择,似乎怎样选都是错。马三,是宫老爷子的真传弟子,又是老爷子一手养大的,相当于是义子。但是树大有枯枝,族大有乞丐,家族里面出现一两个逆子又有什么个性。马三的投日,将老爷子推向了尴尬的境地。到底要不好清理门户?不清理的话门户蒙羞,清理的话则相当于是大义灭亲,毁掉了一段亲情,毁掉几十年培养的心血,同时自己的绝艺也将后继无人。老爷子怎样想的,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老爷子真的下了决心,要大义灭亲,但是待到交手,最后下不了手,以至于反被马三打伤致死。又或者,老爷子实在下不得手,又不能不清理门户,最后甚至有借马三之手自戕的意思。从老爷子留下的遗言来看,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至于马三,似乎一切都由他而起,那么他是个十恶不赦之徒吗?马三和宫老爷子的决斗到底发生了什么了?是否正因过于惧怕师傅,因此全力以赴,出手太重,又
或者师傅临时让他一招,他已经来不及收手,失手将师傅打伤。片中于此处着墨甚少,我们也无从揣测。但是我坚信,马三绝无故意杀师之心,不然老爷子约他前去的时候他压根就能够不去。马三在与宫二决斗之时,对宫二说到:我再三让着你,不外乎是想替你们宫家留人留面,别不知进退。这句估计也并非是虚言,如果真的要斩草除根,以马三的武功和势力,就应有很多机会才是,根本不需要躲躲藏藏。再看宫二,性格决绝刚烈,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虽然父亲留下遗言,不问恩仇,虽然叔父辈再三劝说,都只当是耳旁风。其实二位叔父的劝喻,真的是句句都切中要害。且看两位叔父是怎样劝解宫二:你和马三各成了你爹的一手绝活,你俩齐全了,你家这门武功才算齐全。再说,这件事情要是由你出头,不管是谁死谁伤,传出去都是个笑话,你们宫家门里,徒弟杀了师傅,师妹要杀师兄,这不是一窝子不仁不义的畜生嘛?况且他连你爹都拿不下来,你凭什么?报父仇似乎是天然道德正确,但是站在死者的立场分析,未必是这样,不然老爷子也不用留下不问恩仇的遗言了。宫二如果去报父仇,不成反为马三所杀怎样办?即使杀了马三又怎样样,师门尽毁,老爷子辛辛苦苦打拼几十年留下的名声和门派,突然变成了一个笑话,老爷子的一身绝艺
,从此湮灭于江湖。上方这几件事情,哪一件是是老爷子在天之灵期望看到的了?棋局难解,终有人解,宫二最后还是选取了复仇。
其二,里子和面子。说的是宫宝森和他师兄丁连山的故事,两个人一个是面子,代表着师门,誉满江湖,德高望重;一个是里子,孑然一身,孤身远引,在佛山炖了几十年的蛇羹。正如宫老爷子所说: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全是时势使然。宫宝森身怀感恩,知道自己有这天的地位全是
- 上一篇: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影评
- 下一篇:电影杀生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