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案
小狗包弟教案(一):
小狗包弟
一、目的要求
1、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3、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二、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巴金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德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期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叙事散文《小狗包弟》,感受它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
(二)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之后又写了“感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三)听朗读录音,并在文中标明以下生词的注音。
舔舐作揖租赁叱骂解剖堕落舐犊情深缉毒修葺修改
(四)整体认知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偏文章看看文章哪些资料是开端,哪些资料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楔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包弟来历
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
结局(7-9自然段)——一朝离别
尾声(10-13自然段)——真心忏悔
明确: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称为楔子(戏曲或小说开头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五)资料分析
⒈阅读“楔子”部分
思考:除了引起下文之外,这一部分资料有没有其它的作用?
(在“楔子”这部分资料后面划上问号)
⒉作家透过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于作家一家人相处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
思考:①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述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②我们在描述人物时能够正面描述和侧面描述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述哪些又是侧面描述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资料。
明确:正面描述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述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③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明确: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⒊无论小狗包弟怎样的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
思考:①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②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杯具性。
⒋文章写到那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两个)对照这两个故事,我们能够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比较,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透过比较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⒌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尾声”部分,同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明确:简单沉重自责
①作家为什么会简单?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简单了。
②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调,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证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⒍我们说时间能够改变一切,但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同学思考:
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7.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就应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我们透过本文能够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责、自省,很像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之所为,这既贴合巴金本人的习惯,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自省,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六)总结课文艺术特色
A思想价值:
a、呼唤民主,反对专制;b、呼唤人性,鞭挞邪恶;c、呼唤礼貌,揭露愚昧。
B艺术手法:
角度独特——用自责忏悔解剖自己,去揭露鞭挞文革。
写法新颖——用写小狗的命运反衬人的命运,用狗性反衬人性,以小事件反衬大社会。
结构自然——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语言质朴——娓娓道来,不事雕饰。
感情真挚——以人格动人,以真情动人。
(七)展示一些文革时期的图片资料,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1.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这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理解,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透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2.巴金的忏悔有什么好处?
教师总结: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职责,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随想录》的发表在8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引发了一场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热潮,“说真话”成了全社会率行与呼吁的人格品质。
(八)课后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把你对本文的看法观点写出来,600字左右。
(九)板书设计
小狗包弟
巴金
楔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的来历
发展——七年相处
结局——一朝痛别
尾声——真心忏悔简单沉重自责
小狗包弟教案(二):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学习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勇气,培养学生的忏悔意识,铸造坦诚真实的高尚人格。
一、导语: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文革”和作家作品,积累了容易读错的音,容易写错的字以及容易用错的词,理清了文章思路,分析了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的前后变化。
这节课我们继续理解课文,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出示小黑板,明确学习目标和探究的问题。
二、齐读课文后,学生分七个小组讨论上述问题,老师巡视指导。(10分钟)
三、各小组推荐代表班上交流。
1、第一学习小组汇报:认识的人和小狗对艺术家分别表现出怎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钟)
认识的人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表面上冷漠无情,但有同情之心。原因:在那个人心惶惶的年代里,这些人心存怜悯,却害怕惹祸上身,不敢同情艺术家。另一种人则是完全不同情,他们麻木不仁,不屑一顾,虽然没有参加迫害批斗,但是,他们对艺术家抱的也是一种批判、看不起的态度。
小狗同情怜悯艺术家,有恻隐之心。
人和狗截然不同的态度说明:狗在动物中最讲情义,忠诚于主人,不见利忘义,不明哲保身。而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中,自我保护的本能甚至自私的本性就会表现出来,个性是文革中到处是非颠倒,人情殆尽,世态炎凉。(当然也有不畏强暴、舍己为人、情义为重的)作者写文革,将狗与人两相对照,以狗衬托人,
明写狗之重情守义,暗写人性的弱点,人性的缺失,甚至连狗都不如,凸显了文革的罪恶。
2、第二学习小组汇报:
本文的题目是《小狗包弟》,作者却在开头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7分钟)
结构上,讲述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引出下文小狗包弟的故事。或说引出话题,起铺垫作用。(戏曲或小说开头的引子称为楔子,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资料上,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构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是普遍现象,让人看出狗的忠诚,人的冷漠与残忍。这样安排既丰富了文章资料,又深化了主题。
表达效果方面: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更能透露出作者内心的煎熬与忏悔。
个性提醒:高考常见的命题方式----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题角度如下:
资料上,要思考语段表达了什么意思,语段与写作资料及主旨的联系,或在表达情感、观点等方面的作用。
结构上,要思考语段在文中的位置,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状况:
①在开头。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或引起下文的作用,或为下文提出观点作铺垫,或为引出主要人物及事件作铺垫。
②在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③在结尾。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
表达效果上,思考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其作用。
3、第三学习小组汇报:找出文中的过渡句,读一读,体会其作用。(5分钟)
①第二自然段开头一句“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以前养的那条狗。”(由艺术家和狗的故事想起小狗包弟,自然引出下文。)
②第六自然段。“你的小狗怎样样?……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引出下文红卫兵抄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小狗难逃厄运的悲惨结局。】
4、第四学习小组汇报:(8分钟)
找出描述小狗包弟的语句,读一读,概括小狗包弟的特点。说说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正面描述:第2自然段“它有什么要求时……不停的作揖”;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述: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第4自然段“我的爱人箫珊页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总要想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不住地摇头摆尾”。
聪明可爱、伶俐乖巧、有情义、通人性。
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者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越能突出小狗包弟命运的悲惨,时代的疯狂,人性的变态。
5、第五学习小组汇报:(7分钟)
找出作者悲伤自责的语句,(见课文34页第一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作者经历磨难之后仍摆脱不了“煎熬”,你觉得作者是怎样的人?谈谈自己的感悟。(见课后题一中2、3问)
作者是一个善良、坦诚正直,自责自省、勇于解剖自己的人,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不排除有软弱的一面)。巴金老人发自灵魂深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反省历史的呼告。
做人就应有良知,要善于解剖自己,有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反省意味着进步,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犯了错误,如果不知反省是没有前途的。
6、第六学习小组汇报: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意图?(4分钟)(板书)
归纳主题:本文讲述了小狗包弟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疯狂的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文革的反思与批判,对自己胆怯虚伪明哲保身的反省,对小狗的悲怜、歉疚和忏悔之情。
四、总结:(2分钟)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职责,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的思索,此文有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的善良天性的作用。我们要学习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勇气,培养忏悔意识,铸造坦诚真实的高尚人格。
五、课堂作业。(8分钟)
1、老师引导:著名作家冯冀才说:“忏悔能够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犯下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伤害过别人,我们能够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我们能够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我们就应有忏悔意识,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
或许在我们说出隐藏在心底那的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但在拷问完我们的灵魂之后,你就会发现我们如释重负,因为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期望生活中的我们“一日三省吾身”。
2、学生反省:我们以前伤害过父母、亲友或同学、老师等,下面请同学们以坦诚的心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忏悔,当众亮出答案,我相信大家有这个勇气。
六、课堂作业:完成《金榜》p50第一大题,抽签汇报。
小狗包弟教案(三):
小狗包弟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2、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人对狗有感情,狗也是通人性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巴金先生的散文《小狗包弟》中,更能够深深地感受到。(板书:小狗包弟,散文,巴金)哪位同学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向大家简要介绍巴金先生的生平及创作状况?
二、走进作者、作品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之后又写了“感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晚年散文集《随想录》。其目的是要对文化大革命做出个人的反省,巴金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此刻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务必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小狗包弟》完成于1980年1月4日。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题目是“小狗包弟”,请你围绕包弟说一说本文写了哪些资料。
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
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构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引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
开端(2自然段)──包弟的来历。
↓
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
↓
结局(7~9自然段)──痛别包弟。
↓
尾声(10~13自然段)──深深忏悔。
2、找一找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学生浏览课文。明确:文末“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情感
1、诵读第3段和第5段,画出描述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总结包弟的特性:“这是一条(特性)的小狗,因为它(举例)。”
示例:这是一条有情义的小狗,因为它在我们不在家时,天天守在睡房门口,等我们回来,从不厌倦。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我们在描述人物时能够正面描述和侧面描述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述哪些又是侧面描述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资料。
明确:正面描述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述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萧珊在三年困难时期,每次出去吃饭都带骨头回去喂包弟。(第4段)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2、师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于质朴的叙事中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教师综合学生意见构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简单(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五、品读课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文末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作者为什么要表达歉意:
引导:文革后,在别人都把全部职责推到了四人帮身上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过错的巴金向小狗表示歉意,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投影)从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中,我们能够看出他善良、正直的品性,和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之后作者经历了不少的磨难,可仍摆脱不了“煎熬”,这又说明了他是有反省、自律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文革”时代所缺少的精神,这种精神将随着巴金作品的影响,扩散到读者当中,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的天性。
2、怎样表达歉意
诵读第10段,画出作者自责、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读之。
学生浏览课文后回答:参考资料(多媒体显示)
“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自己也最后变成了包弟……我好象作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箭熬。”
“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
3、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
(投影)提醒我们,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就应获得生存权。作者以小狗为切入点,表达对人性呼唤。
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写小狗遭难反衬那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在文革的风暴中,多夫妻朋友反目,相反小狗却一向与主人不离不弃。
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
六、课堂总结
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这位“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七、延伸迁移,课堂练笔。
如果这天晚上你要向好朋友推荐《小狗包弟》,你会怎样推荐呢?请写上一则推荐语,10-70字之间。
示例:情义与怯懦的比较,可爱与残暴的较量,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一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小狗包弟,让我们笑着,哭着,心痛着……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研读材料,联系课文,选取一个适宜的话题(如“小议‘我靠的是感情’”,“谈‘身边琐事’的深广内涵”),写一点独特的感想,与同学讨论。
附:板书设计
情节:
引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
开端(2自然段)──包弟的来历。
↓
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
↓
结局(7~9自然段)──痛别包弟。
↓
尾声(10~13自然段)──深深忏悔。
情感: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简单(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小狗包弟教案(四):
1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情节和作者的感情。
2、认识特殊的历史时期(文革)对人的身心所造成的巨大伤害。
3、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敢讲真话、严于自审的精神。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难点:认识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人的身心所造成的巨大伤害。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作家秦牧有一段触目惊心的文字:“这真是空前的浩劫,几百万人含恨以终,多少家庭分崩离析,多少少年变成了流氓恶棍,多少书籍被付之一炬,多少名胜古迹横遭破坏,多少先贤坟墓被挖掉,多少罪恶假革命之名公开进行!”大家明白这段文字指向那段历史吗?(文化大革命)。那么,我们这天就来学习巴金的《小狗包弟》,看一看巴金和他的小狗在文革中有那些悲惨的经历?(板书:题目、作者)
活动2【讲授】展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有这样三点:
1、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情节和作者的感情。(我们要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能用简明的语言叙述小狗包弟的遭遇,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2、认识特殊的历史时期(文革)对人的身心所造成的巨大伤害。
3、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敢讲真话、严于自审的精神。(要感受巴金先生敢于自我审视的伟大人格,培养我们的反省忏悔意识。)
活动3【讲授】检查预习
1、作家作品教师补充:关于作家作品,在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有详尽的介绍。我强调两部作品,第一是他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被称为“小红楼梦”,可见它的艺术价值。第二是对当代读者影响较大的散文集《随想录》,《随想录》是他在“文革”后最重要的作品,作品发表后,在8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引起了一场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热潮。我们这天学习的《小狗包弟》就是《随想录》中的名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惨无人道的现实。
活动4【讲授】整体把握
1、这篇文章从题目来看,写作的对象是小狗包弟,(板书:包弟)我要给大家提示的是,这是一个凄婉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2-10自然段,理出小狗包弟的经历。(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订正。)
明确:包弟的经历:初到我家------相处七年------成了包袱------一朝别离
1959年包弟被转送给“我”,它的顽皮可爱、聪明机灵讨人喜欢,尤其我的儿子很高兴——与“我们”亲密相处七年,它的伶俐乖巧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全家人和它相处融洽——1966年红卫兵抄“四旧”的时候,它变成了我们家的大“包袱”,让我心惊胆战,害怕叫声把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包弟被送走之后,甩掉了“包袱”,我感到简单。但又觉得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2、当巴金晚年写这篇散文时,他要集中表达的是对小狗包弟怎样的感情呢?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也就是说,巴金透过这篇文章表达对包弟深沉的怀念和歉疚。(板书:怀念、歉疚)本文的中心故事是巴金和小狗包弟的故事,但在文章开头,却讲了另外一个故事。(什么故事?)“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活动5【讲授】合作探究
1、在小狗包弟的故事之前,先讲“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同学们,此刻就这个问题分小组合作探究。三分钟后我们交流合作探究的结果。
此刻请同学们用心发表自己的观点,每组可选派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做补充。发言时其它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的表述有哪些值得借鉴,哪些有待商榷。
明确:从思路章法上说,用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引出小狗包弟的故事,起铺垫、启发的作用;(第一段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仅仅是为了引出“我”的回忆吗?仔细读过之后我们会发现有比较)
从表现手法上说,狗的忠诚和人的背弃构成了鲜明的比较。
请大家将两个故事的情节和主人公进行比较,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同点: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文革”时期;小狗都很可爱忠诚、重情守义;小狗的结局都很悲惨。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里的狗主动绝食而亡,
后一个故事里的狗被动送去解剖。
前一个故事重点写狗对人的忠诚,
后一个故事重点写人对狗的抛弃。
透过这样的比较,就注定了巴金之后内心的自责和忏悔。
除了两组“人与狗”之间故事的比较外,在第一个故事中还有哪些比较?前一个故事里,旁观者的冷漠与小狗的有情构成比较。透过比较我们发现人不如狗,这种在此刻看来匪夷所思,甚至有点变态的现象是由谁造成的?(文革这个特定的时代)
2、那么“文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细节进行分析。
明确:①“‘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血腥暴力
②“之后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冤狱充斥、毫无法纪
③“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吟。”“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残忍毒辣
④“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人情冷漠
⑤“但是在这时节谁愿意理解这样的礼物呢?”——人人自危
⑥“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混乱无序
⑦将原本心爱的小狗送上解剖桌——人性扭曲
⑧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阂冷漠
⑨“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谎言成风
教师小结:作者将“文革”对人性扭曲的揭露巧妙地融入一些细节的描绘中,看似不写而实写,这就是作品高妙的地方。而这样一个“非人”的时代让我们看到了它给这个民族带来的近乎毁灭性的灾难。
接下来,我们看一些资料,再次感受文革对人性的戕害。
补充资料:
电影《霸王别姬》中,段小楼和程蝶衣从小耳鬓厮磨,师兄弟两人合演的《霸王别姬》誉满京城,他们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然而,“文革”爆发之后,应对不可逆转的潮流,在红卫兵咄咄逼人的诱使下,为了生存,段小楼选取了背叛。他先揭发诬陷程蝶衣,背叛了兄弟之情;然后将矛头指向了妻子菊仙:“从此以后我要和她划清界限”,最后致使菊仙绝望自杀。
1970年春天,安徽省固镇县人民医院副主任方忠谋因为在家中批评毛泽东,撕毁和焚烧毛泽东像被毒打,被捆绑着从家里抓走,在会场跪着被批斗示众,然后被拉上卡车,送到郊外枪毙。在中国的文革中,像方忠谋这样被残酷处死的事并不罕见,但她的死却有令人震惊的内情,她的被抓,是因为当时16岁的儿子张红兵和她丈夫的告发。
观看完毕,教师小结:“文革”带给人们身心无尽的创伤。然而,身体上的伤口尚可愈合,失去的家园方可重建,惟独这心灵的创伤是最难康复的。巴金透过小狗包弟的故事审视文革这个人性扭曲的时代。(板书:审视时代)
3、“文革”这场浩劫过去了,物是人非、满目疮痍,作者触目,满眼皆是伤痛,课文第十一自然段就写了这样一派令人痛心的庭院景观。首先请大家饱含感情地齐读作者抒情的语句。
“我想念过去同我一齐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①“满园的创伤”指的是什么?
明确: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整个庭院面目全非、另一方面“文革”带给作者的创伤(“同我一齐散步的人不再逗着小狗玩”,作者失去了包弟,失去了妻子)。
②又是什么在熬煎着作者的心?
明确:对妻子的怀念、歉疚。(板书:妻子)
(插入文革中关于巴金的图片)“文革”期间包金遭到了严厉的批斗,这给家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妻子萧珊在巨大压力下患上了直肠癌,而巴金却无法替她医治,不久萧珊去世了。作为丈夫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子,这是多么的痛苦又是多么无奈!
③这种痛苦、这种熬煎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文章中是怎样说的?
明确:文中说到“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的时候。事实上,“满园的创伤”还有着更为深广的好处,十年文革结束了,但文革造成的“满园的创伤”并不会随之而愈合,院子仍然是劫后的荒芜:“一片衰草”、“无缝的砖墙”、“一点垃圾”、“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添了一个大化粪池”、“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如何在这被污染了的“院子”里重建物质家园,重建精神家园,如何在源头上防止文革杯具重演巴金在劫后重生之时,不得不严肃反思,痛苦自审!这种自我审视的熬煎永远不会停止。这也正是巴金活得最苦的原因。
明确:也就是说文章第十一段表面上写的是庭院景观的变化,实际上以景衬情,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怀念与歉疚。是作者劫后重生的一种自我审视。(板书:审视自我)
作者在文革中作为主人失去了包弟,作为丈夫失去了妻子,作为本应备受全社会尊重的作家受到了迫害,理应猛烈地控诉那个时代,但作者没有选取金刚怒目式的声讨批判,而是对自己迫不得已的行为进行忏悔。这种自我解剖比其他方式更有震憾心灵的力量,是自我审视、自我反省,呼唤良知,呼唤人性的最深刻的范例。
活动6【讲授】课堂练笔
一篇《小狗包弟》既是在审视那个时代,也是在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忏悔。反躬自问,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值得我们也去审视、反思的事情?如果有,请大家像巴金老人一样勇敢地、大胆地写一写、说一说。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着像刚才大家提到的“公交车上不让座反而掌掴老人”、“孰视无睹违法现象”、“老年人摔倒在地,竟然无动于衷,甚至怀疑老人是不是动机不纯”等等人性冷漠、扭曲的事件,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审视、去反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笔下的大同,时隔千年,它仍如黄钟大吕,警醒着我们去实现这完美的社会。这是我们的梦,我们民族的梦,我们人类的梦。梦,还有多远?你我,都需要躬身实践。
活动7【作业】作业布置
课后,大家继续完善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审视和反思,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小狗包弟教案(五):
一、作家与作品(幻灯片2)
寒夜中,斗志激扬追觅繁星,誓除黑雾急呼雨电
憩园里,闲情难有再擎爝火,彰显大家光照春秋
(齐读对联)这是一副纪念一位中国文人的挽联。这副挽联,不仅仅概括了他一生的追求,还融入了这位文人一生中8部代表作品。这位中国文人是?(幻灯片2)(几部代表作品)(幻灯片3)
虽然早被认为是21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但巴金从来不认为自己为文学而文学,甚至从不以文学家、作家自居。他认为自己的写作就是为了说心里话,发出内心的呐喊。
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里程碑”的《随想录》便是巴金直面“文革”灾难,正视人格扭曲,再现历史真实,说真话,表真心的典范之作。这天,我们一齐来拜读《随想录》中的名篇《小狗包弟》,品味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个中真意。(幻灯片4)
二、整体感知
抒情写意是散文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一篇散文的核心和灵魂。(幻灯片5)
那么,巴金老人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他对小狗包弟怎样的情感呢?(齐读文中凝练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巴金对小狗情感的句子)(幻灯片5:答案)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三、课文分析
1.如此看来,对于巴金,包弟不是一条普通的小狗。(幻灯片6)2-6自然段集中描述了包弟的一些经历,请你根据这些经历的叙述,说说包弟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1)对陌生人吠,一声叫唤就跑开;
2)作揖讨糖果吃;
3)日本朋友对它很感兴趣,拍摄它的镜头;
4)由起女士十分喜欢包弟;
5)萧珊喜欢包弟,讨骨头喂它。
6)每一天在门口等候我们出来。
特点概括:
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幻灯片7)
2.对于这样一只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而一家人都很喜欢的小狗,巴金最后是如何处理的?(幻灯片7)你怎样看待巴金把包弟送上解剖台这一行为?
因为文革抄“四旧”:一则养狗可能会被当做是小资情调;二则这只小狗的来历非同寻常,甚至可能被定为“里通外国”的罪名:为了保全全家人,不得不把包弟送上解剖台。故而巴金做出这样的选取,实在是出于无奈。(文革是包弟走上死路的根本原因)(幻灯片7)
★文革简要回顾
包弟如此聪明伶俐、有情有义,却因为“文革”失去了生命。小狗的结局尚且如此悲惨,生活在“文革”时期的人的命运又如何呢?“文革”到底是何等的洪水猛兽呢?(刘少奇、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老舍、9TH老工商业者)(幻灯片8-10)
(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盲从的所谓的革命浪潮声里,他们被打为“走资派”“反动派”)那么巴金呢?(幻灯片11)
巴金在十年浩劫中的大致经历:
放弃包弟并没有换得保全一家人,1968年8月,巴金被关进牛棚改造,随后经受了大字报、挂牌游街等形式的批斗。
1970年,到农村改造,掏大粪、喂猪、背稻草、种地……
1972年,妻子萧珊在饱受精神折磨后患上癌症,病逝。
巴金的儿子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也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性格变得内向抑郁,疾病缠身。此时,巴金69岁。
巴金曾在《病中》一文写道:“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十年间我但是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
小结:(幻灯片12)社会是病态的社会,政治是高压的政治,人性是扭曲的人性。十年文革,十年浩劫,给多少人留下了累累不可弥合的精神创伤。即使一条小狗,也可能摆脱不了“文革”无情的迫害,比如包弟,比如艺术家邻居的小狗。
3.历史的战车,带走了包弟。对于巴金,包弟的离去已经不可挽回,唯有对小狗包弟无尽的怀念和深深的歉意(幻灯片12)。哪些段落是集中描述巴金对包弟的怀念与歉意?(10-13)
大声朗读该部分,找出你认为最能反映巴金内心感受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幻灯片13)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自责)
我自己最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悔恨)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李清照《武陵春》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13年5个月之后,应对眼前的一切,想念着深爱的妻子萧珊,回想起萧珊在如茵的草地上逗包弟玩的情景,心里的无限悲戚之情油然而生。典型的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债……
以上句子都可见巴金内心之沉痛,歉意之深。
四、深入探究(幻灯片14)
4.“文革”是杀死小狗真正的罪魁祸首,巴金当时的选取实属迫不得已。然而,这位世纪老人却主动地背上了这个精神上的包袱,对一只小狗欠下了一笔十三年零五个月的心灵债。从巴金的歉疚和忏悔中,我们看到了巴金怎样的品质?结合当时的背景,你认为巴金的歉疚和忏悔对后世有着怎样的现实好处?(讨论交流2分钟,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他懦弱,他本能够活得更畅快些。可他却主动背上了精神包袱。有人说这正是他人性的闪光点。巴金的忏悔让我们看到了他自我反省的勇气和气度,对良知的坚守(对失去良知的悔恨,就是对坚守良知的呼唤),对职责的担当,对人性真善美回归的呼唤。(幻灯片15)
A.巴金对小狗包弟的歉疚与忏悔,不仅仅体现出他的善良和人道主义精神,更是对“文革”这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的揭露,进而警醒后世不要重演这样的灾难。巴金认为,他具有这样的职责。而这,或许正是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重要原因。(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B.姑不论“文革”的动机是好是坏,单看“文革”的过程,残酷而又多么荒唐,但是竟然有那么多人盲从荒唐,足见当时许多人中了这种荒唐愚昧思想的流毒。故而,破除思想的禁锢极为重要。这充分体现出巴金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
五、拓展延伸
(补充材料:勃兰特的一跪)
(幻灯片16)无独有偶,1970年12月7日,以前的反对德国纳粹的英勇斗士、时任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不由自主地下跪,这在当时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这一跪,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深深的忏悔,它的份量重如泰山。
这一跪,淡化了饱受纳粹蹂躏的波兰人民沉积在心底的愤怒,他们为勃兰特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为德国重返欧洲,赢得尊重,回归正常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对象不同,但他们的歉疚与忏悔,殊途同归)
六、突破难点
纵观全文,写小狗包弟的遭遇,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文革”荒唐与残酷,以小见大,引发后人反思历史。作者却在第1自然段写到艺术家和他邻居家的小狗。这个段落能够或缺?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思路章法:以此引出包弟的故事,起铺垫的作用。
表现手法:比较(幻灯片17)——横向上,在艺术家遭到迫害之时,邻居的小狗与认识艺术家的人构成比较,突出狗的有情有义,人的冷漠无情,社会的残酷——暗示巴金不得已放弃包弟的原因;纵向上,小狗知恩图报,艺术家对小狗的深情永远没有改变;包弟对巴金有情有义,巴金固然钟爱包弟,最终放弃了它,比较中加深了巴金对包弟的怀念与歉疚。
思想资料:与巴金和包弟的故事构成对照,说明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在,甚至是一条狗,在文革中遭到迫害数见不鲜,具有普遍性。狗的忠诚,人的背弃,折射出文革时期,人不如狗,人性扭曲的事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七、课文小结
有人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巴金老人正是因为他承受的磨难才能清醒地看待社会,才能真诚地应对自己,才能坦荡地走完一生。
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淌过崇山,流过峻岭,穿过峡谷,在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这一刻停留了。然而,熔铸在他作品中的仁爱与忠诚、正义与自律,以及他的人道主义将永远闪耀着生命的光辉。最后,让我们一齐大声朗读《感动中国2003巴金颁奖词》来结束这堂课吧。(幻灯片18)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板书设计:
文革
艺术家与狗:有情有义────────────────────被打后拒食而死
(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狗的忠诚、人的背弃政治高压、人人自危
聪明可爱文革勇于反省
巴金与包弟:善解人意讨人喜欢────────送上解剖台怀念、歉意坚守良知
有情有义甘当职责
小狗包弟教案(六):
《小狗包弟》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读诗歌(PPT):
巴山是您坚硬的笔头,蜀水是您不竭的笔墨,良知的脉络,牵动一颗文脉的心。
白昼里,我带着面具舞蹈,您的随想录开启真诚的门。夜幕下,我的灵魂,在您文字的天空里舞蹈。这是一位青年诗人写给他敬爱的作家的。请问同学们你们明白这是写给谁的吗?
答:巴金
二.作者简介
《随想录》是巴金从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进行连载的散文合集。作者在随想录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挣脱思想的枷锁,直言中国过去的诸多弊端,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随想录被称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
《家》《春》《秋》冲涤激流,《雾》《雨》《电》响彻感情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其中“芾甘”来自于《诗经·召南》的《甘棠》篇首句“蔽芾甘棠”,意思说郁郁葱葱的甘棠树。他生于1904,卒于2005,是位“世纪老人”。
三.解析文本
1.归纳情节,情感。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伤感
包弟的来历高兴
七年相处快乐
送别包弟简单沉重愧疚
2.填写包弟档案
姓名:包弟曾用名:斯包弟籍贯:日本种毛色:黄毛特长:作揖
个性:善解人意,聪明可爱,忠诚,活泼开朗
3.
4.日本友人的三个“您的小狗怎样?”有什么意味?小狗的为什么会成为“包袱”?
明确:1、文革的时代背景(PPT)2.白天点灯的故事3.小狗本身的原因(1,作揖2,日本种,瑞典旧主人3,小资情调)
5.“一笑一泪”之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两个“包袱”?
一是甩掉了包弟带给家人的危险。二是自己内心的愧疚
7.为什么作者自己也变成了包弟?都难逃厄运,要被解剖
8.为什么用一条小狗反映文革的现实?
1巴金是个人道主义者,他认为无论是狗还是人,生命都享有生存权。包弟与巴金相处了七年,建立很深厚的感情,巴金心中深深地怀念包弟。
2,以小见大,以侧攻正。作者在展现历史的悲情时,没有致力于刻画小狗人际间干戈相向的事实,而是着重刻画包弟这个通人性的小狗。透过对包弟杯具命运的描述,侧面更展现了整个文革时代人性泯灭人人自危的事实。狗犹如此,人复何堪!
3构成比较。文章第一段也写了一只小狗的故事。但是这只狗是不食而死,因为艺术家的惨状感到悲伤,对艺术家十分的忠诚。但是小狗包弟的故事中,巴金成为了一个背叛者,为了自保将包弟送上了解剖台。也以自己在包弟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自私冷漠,揭露了当时善良的人人性也被扭曲和伤害这一重大社会主题。这是人性与狗性的比较。人为狗愁,狗复为人悲。狗非人,却通人性,人非狗,却竟有不如狗者。这样犀利的比较,深深地鞭笞了那个黑暗的年代。
9.为什么要描述庭院景物的变化?
10.作者怎样还清心灵上的欠债?
《随想录》:“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务必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象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
——巴金
11,作者的语言风格是?简洁,质朴。毫无保留,毫无掩饰的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12,如果你是包弟,你愿意理解巴金的歉意么?
13.那么你觉得巴金是个怎样的人?
1,作者是个敢于讲真话的人。他把随想录作为留给后人的遗嘱。他说“讲出了真话,我能够心安理得的离开了。”文革结束后,很多人都持续沉默。唯有巴金,一位80岁的老人,忍着病痛,讲着在文革中所经历的种种噩梦,并大胆的揭露文革中人性泯灭的事实,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气。2,作者是个敢于忏悔的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大多数人都卷入了纷争之中。结束后,以控诉为基调的伤痕文学和暴露文学在文坛盛行。但是巴老没有控诉自己所遭遇的苦难,而是将自己作为箭垛,一鞭一条痕的解剖自己,指责自己,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他以超越个人苦难的诉说,以一个最无职责者对自己职责的拷问,率先提出每个知识分子乃至每个人都应反省自己的职责,这是一种怎样的品格!
14.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么?
小狗包弟教案(七):
《小狗包弟》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此刻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就应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能够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构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学生分析: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义较普遍的孩子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决定分析潜力的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忏悔意识定会被唤醒,理性思维定会被激活。
教学目标:
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透过文眼窥文“神”——主旨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潜力
3.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设计思路:透过引导学生阅读《小狗包弟》让学生了解那个生命因特殊的政治原因被彻底漠视而臵于社会边缘的历史,感受作者作为一个处于特定时代的有良知的人的无奈和严于解剖自己勇于忏悔的人格,从而让学生铸造一颗敢于反省忏悔的坦诚求真的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戏说的语气讲述冯冀才《100个人的10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十分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丧妻失子)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或许你们不敢臵信,我也不敢臵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天我们就透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二.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把握
(一)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1.教师引导:这是一个凄婉的故事,题为《小狗包弟》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2.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开端——发展——结局)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构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
开端(包弟来历)
↓
发展(在家七年,与包弟相处很好)
↓
结局(痛别包弟)
(二)情感把握
1.师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2.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构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简单(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探究文旨
1.教师引导:“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能够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提示: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朱自清《荷塘月色》有“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郁达夫《故都的秋》有“北国的秋个性地来得早,来得清,来得静,来得凄凉”,试问本文
- 上一篇:德育主任述职报告16篇
- 下一篇:洋务运动教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