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的内容是将教育的内容具体落实到求学者本人身上,教育的其他环节虽然重要,但毕竟还都是外缘,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学生本人才是教育的最终受益者。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这几句话很重要,讲的是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三个关键,一个人求学能否成功,就在于此,不要轻视这几句话俗气,真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三 个关键的第一个,是“口而诵”,现代语言就是“要读书不是看书”。古人读书讲究五到,就是“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也就是这里说的“口而诵,心 而惟”,口与心就代表了这“五到”。读书一定要“口而诵”,不诵怎么能叫读书呢?我们现代人改了称呼,叫“看书”,虽然一字之差,结果可完全不一样。 “看”是泛泛地翻一翻、心不在焉地找点有刺激的东西看,读的概念则完全不同。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分析,人的大脑是记忆存储器,脑皮质有不同的分区: 有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等不同的功能区。道家早就说脑有九宫,每一宫都有一个神仙主管,我们听了一直以为是神话,实际上到家说的,正是大脑皮质 不同的功能中枢。阅读只是大脑的视觉中枢在工作,换句话说,只刺激脑皮质的一个视觉功能区,如果眼、耳、口、心、手一齐来配合,脑皮质五个功能区同时工 作,学习的效率一下子就可以提高好几倍,这笔帐得会算。
第二个关键就是“心而惟”,惟是动词,有思考、思索的意思,心里面要反复思考,就是“心而 惟”。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知识渊博,但是没有智慧的思想,所学的就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罔就是迷惑、 茫然。相反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踏踏实实地学问的锻炼,自以为是,结果就会自误误人,很危险,就是殆。
第三个关键是,“朝于斯,夕于斯”。 白天也是它,晚上也是他,象《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一样,“茶里也是伊,饭里也是伊”。人做任何事情都要专一,象打井一样,选好一点就要深入下去,如此求学 才能有所得。有任何疑问,先不要在外面寻找答案,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话头,“朝于斯,夕于斯”地诚心问自己,答案就出来了,这是佛家说的自悟,是开发自己 智慧的传统治学方法。
曾国藩在其《家书》中谈到:“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来而用之不竭乎?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这三点教诲,并且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去,相信我们的智慧一定能够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