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教学设计
钱学森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回到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由整理]
2、难点: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老师明白,同学们很喜欢诗歌,这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诗,我们来共同欣赏吧。课件播放,师有感情地朗读。(《归侨》作者:青勃)
2、让我们带着这些感情,轻声齐读这首诗吧
生有感情地齐读。
3、是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难舍故土。旅居海外的华侨,总有一颗至死不渝的赤子心,一腔汹涌澎湃的报国血。这天,让我们继续走进《钱学森》,和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心灵相约吧。
二、默读课文,划出感动的语句,写阅读感受。
指名交流,教师评价补充。
三、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有句俗语说:言为心声。学习这篇文章,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找到了通向钱学森爷爷心灵的在最佳道路。此刻,就请同学们细心阅读课文,画出描述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几遍。
生读,画,再轻读。
2.让我们和钱学森第一次心灵交流吧:
大屏幕出示:
尊敬的钱爷爷,美国留学期间,你的刻苦学习,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请问,你这样努力的目的是什么?
善于读书的同学,你找到钱学森的回答吗?生答。
投影出示下面一段话: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让生齐读这句画。
师: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
生脱口而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和钱学森的这句话,是何等的相似啊!因为这两句话,都表现了——---强烈的报国心!
钱学森说这句话的时候,该是怎样的情绪呢,谁能在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词语。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所以,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当他踏上归途,在轮船中眺望即将祖国,他是多么期望——让生接读(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壁舱啊!)。
板书身在异国心系祖国
3.同学们,回到祖国,你明白这意味着他要放下的是什么吗?善于读书的同学,谁能告诉我?
(优厚的待遇,幸福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
选取意味着一种应对,他要应对的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善于发现的同学,谁能读书,告诉我?
当时的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境况啊!老师搜集了一个资料:大屏幕投影:(补充资料)
1951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的邹承鲁毅然告别妻子,回到新中国.但是,1970年其师兄施密斯教授带美国科学家代表团来访时,看到的是根本没有实验室,瓶里装的全都是水而做假实验.其师兄说;我进了你的实验室就看出你什么都没干.就是在如此困境下,邹承鲁却和同事们创造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辉煌奇迹.
师;这就是我们可敬的科学家,这就是当时的工作条件。
师:1964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啊,当时,我们的党和政府决定嘉奖科学家,同学们,你们猜猜,会奖励多少?
4、让我们和钱学森进行第二次心灵对话吧大屏幕投影:
钱学森,祖国刚解放,回到祖国,你不会有优厚的待遇,更重要的是,贫穷、落后的中国不会带给优越的工作条件给您,这样搞科研会遇到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啊。你还是别回去了,透过其他方式为祖国做贡献吧。
钱学森怎样回答我们呢?
生答。
投影出示:
“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最之后到了,祖国此刻是很穷,大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同学们,这段话是钱学森在什么状况下说的?
师生共同有感情的读。
那个夜晚,是一个月圆之夜,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和留学生们还会想念亲人,你从文中哪些语句能够明白?
生答。
对父母的思念,报效祖国的深情,无时不牵动着钱学森,所以,当他踏上归途,在轮船甲板眺望,他是多么期望——让生接读(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壁舱啊!)
让生再次充满感情的接读。
板书:赤子情深报效祖国
5.既然父母那么想你,祖国那么需要你,钱学森,你赶快回来吧。会那么容易吗,善于发现的同学,你从哪明白的,请用文中的有关语句告诉我。
生答
投影出示: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善于感悟的同学,你读懂了什么?
师:师是军队的一种建制,古代和现代,以及国家之间的人数都不尽相同。我查过资料,美国的一个师,人数是一万七千左右,那五个呢?
钱学森的作用果然巨大,所以,那个美国军官之后还有一句话,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去。
善于想象的同学,你猜测一下,敌人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会采取哪些卑鄙手段?师总结
6.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十分恐慌,之后又十分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之后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当祖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周恩来总理立刻和美国政府进行交涉,经过五年的努力,钱学森最后从美国的束缚中获得了自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宁可把他同学们,钱学森这一等,就是五年啊,这五年的漫长等待,对一心回国得钱学森来说,能够说是:度日如年,倍受煎熬,望眼欲穿啊
让我们和钱学森进行第三次心灵对话吧,此时的他,应对敌人的迫害,他对自己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当他乘船归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期望脚下:师再次引读:生: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壁舱啊!
板书:百般磨难终回祖国
7.钱学森回到祖国,立刻开始了科学研究,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师板书:导弹之父贡献卓越
同学们,钱学森的殷殷赤子心,拳拳报国志,感动无数中国人。斯人已逝,让我们去读读他的故事,学习做一个像他一样的人。
钱学森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2——6自然段,抓住钱学森说的两句话,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
3、学会描述人物的语言,学习运用正面描述与侧面描述相结合的方法。
4、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体会倒叙写法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
2、学会描述人物的语言,学习运用正面描述与侧面描述相结合的方法。
3、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体会倒叙写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上一节,我们初学了《钱学森》一文,对钱学森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他?
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感知,体验人物情感
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钱学森说的话,用横线划出来。
2、这是人物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最难读,怎样才能读好呢首先,我们要看看他是在什么状况下说这话的。先来看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状况下说的?
3、简介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被誉为“超声速时代之父”,是美国空军科技的奠基石。)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从这段语言文字中发现了什么?从两个“最”读懂了什么?(钱学森很出色、有才华、学有成就等)
这么出色的钱学森留在这么著名的冯·卡门教授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些什么呢?……
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是钱学森却选取了回国。读到那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钱学森呢?
钱学森怎样回答的?(示:我是中国人。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谁来读钱学森的话,注意此时你就是钱学森。板书:我是中国人
你从钱学森的这句话中感受到他怎样的情怀?板书:拳拳爱国心
中国才是他的家。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他一刻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让我们一齐来读读他的心声吧(齐读)
4、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在什么状况下说的?(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最之后到了。祖国此刻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齐读留学生说的话)你对这些中国留学生有什么看法?
其实中国留学生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当时中国刚解放,的确很落后,开展科学研究实在很困难。在这种状况下,钱学森毅然地选取回国是十分了不起的。
轻声读读这句话,你认为这段话中哪些词用得好呢?“最后”写出这一天来之不易,写出钱学森激动、喜悦之情。“应当”是什么意思?从“应当”一词读出了什么?指导朗读这个句子。
5、同学们,你们觉得还有谁会来劝钱学森不要回国呢?他会怎样劝呢?
引读:钱学森认为回国是义务,回国是职责;是对祖国培育之恩的回报。所以不管谁来劝,他总是说——(齐读第一处)
不管怎样劝,他总是诚恳而坚定地说——(生齐读第二处)
6、正是这拳拳爱国心,促使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征途。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还有什么牵动着钱学森回国的情思?
思乡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板书:浓浓骨肉情
三、抓住侧面描述,体会回国艰难,衬托伟人不凡
师:这浓浓的骨肉情使钱学森牵肠挂肚啊!正是这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回国。但是,他的回国路充满了艰辛,真可谓一波三折。到底是怎样回事呢?(指名说)请看:(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是谁说的?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甲种部队一个师10000人,乙种部队一个师5000人,五个师至少是25000人,一个钱学森至少抵得上25000人,真是个了不得的人!
怪不得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齐读
读好这句话,关键要读好哪个词呢?“绝不能”什么意思?态度极其坚决的
这句话也是人物语言的描述。描述有正面描述与侧面描述。课文的主人公是钱学森,所以对他的语言描述是——(正面描述),而这个美国海军的高级将领的语言是(侧面描述)。其实文中还有一处语言描述也是侧面描述,找找是谁的语言?(留学生)
侧面描述有什么作用呢?(比较、衬托)
美国政府为了留住钱学森,让他继续为美国服务,他们会怎样留呢?
是啊,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他们以莫须有的罪名把钱学森关进牢里,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引读: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最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五年漫长的岁月”对一心要回国的钱学森是怎样的五年啊?度日如年、寝食难安、望眼欲穿
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了。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倒叙写法,
如果按时间顺序写,第一自然段要放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把这段放开头呢?
师:这种写法叫“倒叙”。把后面的资料提到前面来写,起突出、强调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大家在作文中也能够学习这种写法。
五、小练笔
透过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他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千难万险,最后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同学们为他写一段颁奖词吧。
交流
六、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透过品读人物语言,感受到了钱学森那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我想,《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最能表达他的心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因为——(学生齐读)我是中国人。像钱学森这样学成回国,报效祖国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你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两个这样的故事。下一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钱学森教学设计(三):
【教材分析】
《钱学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人风采”主题中的一篇课文。教材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的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由于教材所讲人物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能深刻领悟。所以,我选取人物语言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感悟。
【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爱祖国要从小做起,从孩子们抓起。
阅读教学朗读就是一切。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潜力。
【教学策略】
抓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精神、品质的策略;
以朗读促进理解的策略;
将写挤进课堂;
在教学中积累语言、词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透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
3、体会课文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完美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下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阻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图片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这节我们之后来学习。(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你从课外资料中又对钱学森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教师投影补充。
2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爱国)
3.课文是怎样把他的人物特点传递给我们的呢?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
4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状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些什么?写下你的感受(学生默读课文,圈画)
二、精读感悟。
1交流钱学森的话。
2深入体会钱学森的第一段话。
钱学森是在什么状况下说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投影出示第二节)
(1)为什么钱学森要个性强调“我是中国人?”
(2)“我此刻所作的一切”是指做的什么?(他成为了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3)冯·卡门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出示资料)
如果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金钱、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汽车,别墅,丰厚的待遇,一流的科研条件,)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读钱学森的话语,读出他的优秀。交流学生体会。
过渡:是啊,钱学森虽然在国外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板书:优厚待遇不忘祖国)让我们再一齐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
3、那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在什么状况下说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三四自然段。
(1)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什么状况下说的?新中国刚成立又意味着什么?
(2)钱学森说“这一天”指的是什么时候?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过渡:钱学森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情绪?(激动诚恳坚决果断)
有感情地朗读钱学森的话语。
4、总结钱学森的两段朗读,教师在配乐《我的中国心》中深情朗读,学生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感。
学生再齐读。
5、可钱学森的回国的道路是极其艰难的,他受到了百般刁难。
(1)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出示齐读)
请你自己读一读,你明白了什么?
补充资料: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齐读)
“绝”字什么意思?
(坚决不允许。没有商量的余地。)
(3)他们会想什么办法来留住钱学森?请你想象一下。
学生想象交流。
过渡补充: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出示资料)
(4)长达5年,行动没有自由,然而,钱学森——(出示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话)一齐感情朗读。
教师总结强化:虽然留在美国,钱学森能够享受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没有动摇;尽管,其他的留学生再三劝阻钱学森,叫他不要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依然没有动摇;尽管,美国政府千方百计阻扰钱学森回国,钱学森在美国受尽折磨,度日如年,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仍然没有动摇。(投影: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钱学森回国的决心——(学生齐读,乐声缓缓响起。)
(5)这歌唱得多好,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支持钱学森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信念什么呢?(板书:拳拳爱国之心)
6、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1955年10月1日,钱学森最后乘上了归国的巨轮。谁来读?(出示第一自然段)
你从哪里读出了钱学森的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期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出示)
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朗读,读出归国心切之情。
7、导读积累。
(1)同学们,五年哪,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五岁,你们从一年级读到六年级,这么多年,对一心回国的钱学森来说真是怎样?(度日如年倍受煎熬望眼欲穿寝食不安)
(2)所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期望——读!虽然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但是他说——读!当他袒露心迹,有留学生劝他不要回国时,他诚恳而又坚决地说——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出示最后一节)
8、理解最后一节。
“卓越”是什么意思?(超出一般的,十分出众的。)怀着对钱学森的敬佩之情,用热情赞扬的语气读最后一段。
9、口语表达。
此时此刻,你想对钱学森爷爷说什么?(生写并交流)
老师此时也想起了孟子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穷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出示)你能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吗?让我们把钱学森他那高尚的情操融在我们的心中吧!再读这句话
三拓展练习(选做)
1、搜集钱学森的有关资料,仿照前一课的“作家卡片——巴金”,制作一张“科学家卡片——钱学森”。
2、搜集其他爱国之士的故事。
3、写一篇学了本文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钱学森
条件优越-听到劝阻-回国受阻
心系祖国
(有着拳拳的爱国之心)
钱学森教学设计(四):
教学目标
1.继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透过反复、多层次地品读人物语言,感受钱学森的“深深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语言描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资料,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语言、神情描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他就是——钱学森。(生齐读课题)
2.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生能够结合课文资料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一谈)
3.俗话说“言为心声”。这节课,就让我们透过钱学森的语言,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体会“浓浓爱国情”
1.(过渡)祖国令钱学森魂牵梦绕,为了这一天,他在异国他乡刻苦钻研;为了这一天,他日思夜盼,盼了将近二十年。究竟是什么给予了他无穷的精神力量?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钱学森的语言,想一想:他是在什么状况下说的?从钱学森的语言中你读到了什么?
2.钱学森的“心声”同学们读到了吗?
(生有感情地读两段话)
3.(出示第一段话)
钱学森是在什么状况下说出这段话的呢?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冯·卡门是谁啊?(出示冯·卡门教授的简介)
钱学森居然是这么一位科学奇才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从“最得意”和“最得力”中你读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如果钱学森继续留在美国,留在恩师身边,他将得到什么?(生自由说)
在这么优越的条件面前,钱学森却说——(生齐读第一段话)
5.从钱学森简单朴素的话语中你读到了什么?
(一)“我是中国人。”
①生自由说感受。
②指导朗读:当时旧中国贫穷落后,华人在国外屡受欺凌,但钱学森从未掩饰过自己的身份,在各种场合,他总是自豪地说——(男生齐读)。
让我们一齐大声地、自豪地说——(生齐读)。
(二)“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生自由说感受。
②钱学森时刻不忘报效祖国,表现出的正是那一份浓浓的爱国情。(板书:浓浓爱国情)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体会“拳拳报国志”
1.(过渡)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节,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再一次说出了心里话。(生齐读第二段话)
2.(出示第二段话)
钱学森又是在什么状况下说出这段话的呢?
3.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留学生,你也来劝劝钱学森!(指导学生朗读留学生的话)
4.(出示当时中美之间的差距资料,学生自读。)
5.然而,钱学森却诚恳地说——(生齐读)。
6.从这一段中你又读到了什么呢?紧扣字、词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日夜盼望”
①生谈感受。
②指导朗读:就请你读出这份深深的思念之情!
③学生评价朗读。
(二)“最后”
①生谈感受。
②指导朗读:谁来读出他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三)“应当”
①生谈感受。
②理解“应当”。(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四)“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
①生谈感受。
②理解破折号“——”。
③指导朗读。
7.这是多么感人的一份报国志啊!让我们把所有的感受都融入到朗读当中吧!(板书:拳拳报国志)
四、体会“艰辛回国路”
1.然而,钱学森的回国路却充满了艰辛。正当他要回国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阻挠,是什么阻挠呢?
2.(出示海军高级将领的话)
“绝不能”是什么意思?怎样读好这句话?
3.同学们明白一个师有多少人吗?
(美国部队师德编制有两种:甲种师一万人,乙种师五千人。)
4.钱学森一人能够抵多少人?这些数字能说明什么?
5.因此,美国政府怎样也不让钱学森回国。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6.师引读:(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最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7.同学们,从“最后”两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8.相机补充资料:美国政府折磨钱学森以及周恩来总理是怎样关怀钱学森的。
9.为了生命中最深情的回归,虽然这五年钱学森饱受迫害,然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回国的决心也一刻没有动摇。
10.钱学森回国后,正如他说的那样——(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总结
1.让我们带着一份崇敬与怀念,齐读2007授予钱学森爷爷的颁奖词。(出示颁奖词)
2.斯人已去,音容犹在,当我们读着钱学森的故事,瞻仰着他的遗容,我们必须有很多话想说,拿出你的笔,写下我们心中的话吧!
(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
3.师生交流。
六、布置作业
1.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请收集相关资料,制成读书卡片。
2.寻找钱学森的爱国故事。
板书:
19钱学森
浓浓爱国情
拳拳报国志
钱学森教学设计(五):
一、直接揭题,走进钱学森。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段经历,归心似箭的钱学森最后在1955年10月1日踏上了归国的航程。这天,让我们再一次穿越历史的时空,来到52年前那个令人难忘的清晨。(幻灯出示图片和课文第一小节,教师引读。)
2.同学们,钱学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3.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2—7小节,找出能体现他爱国的语句。
(点评:课堂伊始,直奔主旨,透过“你认为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在学生丰富表述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随即引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他热爱祖国,从而把学生带入文本,紧扣重点词句,自读自悟。)
二、自读自悟,感悟钱学森。
1.学生找句子,师巡视指导。
2.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感悟爱国情怀。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生读,谈感受。
(2)他不光找准了句子,而且能够联系上下文谈出自己的感受。我们都来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还会有哪些收获?
当学生再次读课文之后抓住“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和“最得意、最得力”引导学生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点评:老师看似平常的语句,却意味深长。语文课上哪怕一个细小的地方都就应是充满语文气息的。教者巧用鼓励的方法教给学生具体的读书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让语文的最终目的和要求落实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
(3)同学们,他所拥有的这一切是多么令人羡慕!这是多少留学生不断追求的!然而,他并不在乎,他心中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这个信念是——(引读钱学森说的话)
(4)创设情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钱学生有可能在什么状况下对谁说这句话?)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最之后到了。祖国此刻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相信其他同学也找到了这句话,大家能不能用刚才我们理解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幻灯出示问题:钱学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状况下说的这番话?你认为留学生的话有道理吗?)
(点评: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学生在上文已经掌握,那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进行学法迁移,既是对学习方法的一种巩固,又是让学生的再阅读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把目光放在钱学森语言上面,这样就使阅读更具完整性,理解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就更全面了。)
(2)年年中秋,今又中秋,这个中秋节有什么特殊的好处?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留学生们谈论着祖国的完美前景,他们是多么兴奋啊!可当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的时候,留学生们是怎样说的?
(3)如果回到祖国,他不仅仅要放下在国外的——(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他还将要应对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幻灯出示一贫如洗、饱受战乱的中国图片)
(联系上文,教者适时启发学生想像钱学森回国后可能碰到的种种困难。比较之下,教者让学生深层次地思考:“是一种什么力量使钱学森回到了一个贫穷的祖国呢?”透过交流,学生深深地感受了钱学森的那种“对祖国的爱”、“为人民做贡献”、“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4)应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他甘愿放下一切,从头再来。他不光自己决心回国,他还期望留学生们一齐回国,所以他诚恳地说——(引读钱学森的话)
(5)同学们,字词有冷暖,语言蕴真情。让我们再读读钱学森的这句话,找出能打动你的词语。
(点评:“字词有冷暖,语言蕴真情”,语言简单但蕴意深刻,这正是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语言的潜力,也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再一次告诉了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不但能够联系上下文,也能够抓重点字词。)
3.同学们,钱学森回国的阻力不光来自身边人的劝阻,更大的阻力来自美国政府的干涉。一位美国的高级将领以前这样说过——(引读: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投影出示美国政府阻难钱学森回国的资料:在这样的状况下,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4.(引读第六小节)然而——所以一想到前方——(引读:一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期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教师适时出示文章第一小节。
(点评:自然过渡到文章第一小节,使得文章更局完整性,同时为下文讲解倒叙的手法作好铺垫。所以这一引读水到渠成,学生们读得入情入境,铿锵有力,欲罢不行。)
5.其实啊,作者在那里运用的是倒叙的写法。回国后,钱学森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三、回顾总结,寄情钱学森。
学到那里,大家齐声告诉我,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小诗,音乐起,学生感情朗读。)
他是个爱国的人——
待遇再好,却不忘自己的祖国。
他是个爱国的人——
祖国再穷,也动摇不了他回国的决心
他是个爱国的人——
困难再多,也难挡归国的脚步
他是个爱国的人——
全部的智慧和才华,成就了“中国导弹之父”的美誉。
(点评:教师在学生品悟这篇文章之后,再次点明中心,钱学森是一个爱国的人,并用诗的形式对全文进行巧妙回顾总结,浑然一体,堪称点睛之笔。)
钱学森教学设计(六):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透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完美情感的熏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觉得钱学森是怎样一个人?从课文中哪里看出来?
二、学习课文:
1、每人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一找,并用笔划出来。
2、小组讨论。
3、交流:围绕钱学森是一个“爱国”的人展开交流。
出示:第一节:
(1)“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期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交流你的学习体会。“爱国”、“归心似箭”、“无比激动”、“期望脚下的不是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不仅仅仅是体现他回国心切,想快些回国,更是说明钱学森想早日研制我国的火箭和导弹。”
出示:第二节:
(2)“我是中国人。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从钱学森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说说朗读时的情绪。
出示:第三节:
(3)“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齐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感到格外兴奋。”
读读感悟,再读读。
出示:第四节:
(4)“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我们应当回去的。”品读感悟。
出示:第五节:
(5)自由读课文第五节,看超级链接,五个师是多少个士兵?
五个师=4860个士兵
出示:第六节:
(6)自由读课文第六节,看超级链接故事《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
被称为“中国现代火箭之父”的钱学森,是著名的航天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为了报效新生而落后的祖国,从1950年起在美国向其当局正式提出回国申请.但是,美国当局却百般阻挠和迫害,没收了钱学森的各种资料和书籍,并诬蔑陷害他为“间谍”,对他进行审讯和监禁,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磅(约合13.6公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下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带给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但是,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之后,他虽被科学界知名人士保释,但他的办公室、住宅、电话、信件等都要受到严密检查。钱学森被美国当局整整迫害达五年之久,但他始终没有屈服,最后在祖国的帮忙下,于1955年获准回国,当他接到能够离开美国的通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并高兴地跳了起来.回国后,钱学森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跃入世界前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读了这资料,谈谈你对钱学森回国的体会,联系课文第一节,对他回国的激动情绪有了更深的体会。
三、学生质疑问难:
学习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不理解或不明白的?
师:如何解决提出的问题呢?一、继续好好读读课文,有些答案在课文中找。二、从资料库的资料中寻找答案。
学生自主看资料,寻找答案。
1、《钱学森简介》
2、《钱学森——人能第五个师》
3、《钱学森归国》
4、《钱学森生平年表》
5、《在钱学森塑像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6、连接的网站:《中国导弹》、《中国运载火箭》
四、讨论区:
进入讨论区,请同学自主选题,进行回复。
1、你认为钱学森放下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值得吗
2、谈谈你对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评价"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的看法.
3、谈谈你眼中的钱学森是怎样的人
五、作品区:
请你将搜集到的有关钱学森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发到那里.
六、作业:
1、钱学森爷爷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放下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当时还很贫穷落后的祖国,为祖国的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此时,你想对钱学森爷爷说什么?写下来。
2、在课后练习4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想一想还能够填什么词语?
3、文中的诗句出自谁人之作?请你背一背,默一默。
附板书:
14钱学森
爱国
钱学森教学设计(七):
教学设想:
钱学森的事例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课前进行收集,课堂中教师加以拓展、补充。钱学森对祖国的情结――魂牵梦绕,课文分别从“言、行、想”三方面进行描述的,第一课时重在解决“言”的资料。至于言的资料,通俗易懂,无深奥指出,教师在学生写批注是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具体的字词上。从学生的感受中层层推进对“魂牵梦绕”的感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资料,运用言为心声的方法阅读感受钱学森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课前查找钱学森的资料,对照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出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朗读。猜猜他是谁?说说你对钱学森的了解。
【意图:以颁奖词导入,说说对钱学森的了解,是学生课前准备的交流。】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词语:
A、劈波斩浪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师:把这三个词放到句子里去读,你会了解他的意思,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节,说说对词语的了解。)
【意图:结合初读,板书魂牵梦绕核心词,结合上下文初步先了解,后面逐步深化对魂牵梦绕的感悟。】
B、袒露心迹(找出课文写钱学森袒露的心迹,自由读)
C、卓越贡献
(1)说说自己对钱学森所做出的贡献的了解;
(2)教师出示钱学森的卓越贡献材料: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誉为中国的“航天之父”、“科学泰斗”。
(3)结合材料理解——卓越
2、浏览课文交流课文资料——预习导航第2题。
3、古语说的好:“言为心声”,课文中有两处对钱学森的语言进了描述,从他的话语中,你明白了什么?写写批注(如果从能把目光聚焦到具体的字词上,说明你的感受更深刻)
【意图:是预习导航4的要求,也是上《詹天佑》的学法,再次运用,】
第一句话:
“我是中国人。我此刻所作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围绕具体的词语交流心声
【教学来看,学生聚焦的是“中国人、一切、多”,并能联系上下文谈感受。】
(2)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状况下说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补充材料: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
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意图:学生会觉得绕,教师引导“教授”一词。体会在美国的“一切”】
(3)说说在美国的地位。
(4)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第二句话:
1、出示: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最之后到了。祖国此刻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2、围绕具体字、词交流:
(课堂实践来看,学生从盼望、日夜盼望、应当、最后体会到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
◎引导:“我们”与第一句话的“我”的区分
◎比较读留学生和钱学森的话。
三、美国的态度
1、出示美国高级将领的话。
2、补充材料:钱学森是美国空军实现太空无人航天的关键人物。他能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明星。
自读,说说体会。
3、补充材料,指读: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十分恐慌,之后又十分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之后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27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下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带给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4、比较读,升华情感。
(1)“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我是中国人。我此刻所作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2)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因为—
“我是中国人。我此刻所作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
“我是中国人。我此刻所作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言为心声,钱学森的言化作一个词,那就是――
生――魂牵梦绕。
【意图:深化对魂牵梦绕的感悟。】
5、出示颁奖词。齐读
四、完成补充习题第一题。(不看书写,写完下课)
板书:
钱学森
魂牵梦绕
钱学森教学设计(八):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回到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难点: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搜集资料并整理有关钱学森的事迹,在班上交流。
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则,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二、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读完,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你对钱学森的印象。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课文共18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叙述钱学森成才的简历和他在美国期间学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突出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6—18):叙述钱学森为回到新生的祖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艰苦斗争,突出了他报效祖国的坚如磐石之志。
四、探究
读读句子,讨论问题。
1、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
2、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资料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话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3、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国母亲发出求救的呼声。
从钱学森向祖国的人大常委会求救这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明确:
1、文中两个“不止一次”生动地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前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后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系,突出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有关成语,例如:魂牵梦绕,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归心似箭等等。
2、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不仅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念祖国的深情。
如果改为客观叙述不好。那样不能形象地说明钱学森在美国军界首脑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原话显得真实可信。
3、钱学森写给人大常委会求救,这证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情绪。
五、拓展训练
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这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查阅这方面的材料,将感受最深的做成卡片,介绍给同学。
明确: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
六、小结
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下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七、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钱学森教学设计(九):
教材分析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语言简洁、朴素。透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3、透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完美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前准备收集钱学森的生平事迹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目的: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理清课文段落,了解课文大意。
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钱学森
新中国刚建立,在国外的一批爱国科学家纷纷归来,参加祖国建设。其中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钱学森。让我们亲切地呼喊他的名字
问:你为什么这样喊?
请学生介绍钱学森。
二、初读课文,理清段落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说说段意。
2、请学生将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资料。
3、根据段意分段。
三、学习字词,朗读质疑
1、检查生字读音,理解词语。
2、自由选取读文。
3、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解决。
4、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目的: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情感,复述课文有关段落。
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给我们主要讲了钱学森一个什么故事?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
试用“()的钱学森”填空。
二、讨论学习方法
1、读书——找出根据
2、交流——说出理由
3、讨论——补充见解
欢迎利用教材以外的资料交流。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上面问题
四、组织群众交流
1、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钱学森?为什么?
2、在这些优秀品质中,他最可贵的是什么?(思念祖国、报效祖国)
3、你是透过哪些描述看出来的?把最能反映他思想的句子划出来。(语言)
4、试一试,怎样读好这几句话?
五、训练朗读
1、交流朗读体会,比较读,评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你能讲这只故事吗?以第三段为例,复述课文。
七、学习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完成课后填空。
板书回程
思念-思念祖国
钱学森渴望
(中国导弹之父)归国-报效祖国
贡献
钱学森教学设计(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透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下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教学用具:挂图、录音机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明白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那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有关资料)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下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
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透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潜力。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二(2)三(3~4)四(5~6)五(7)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文章资料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情感。
2、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
(1)默读。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述人物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句,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情绪。
(2)抓住重点句品读。(投影显示)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期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火箭的舱壁啊!
(3)感情朗读。
钱学森乘一艘巨轮回到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情绪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2、精读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投影显示)
“我是中国人。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诵读中领悟,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
②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明白他在美国发愤攻读,是要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③朗读加深理解。
(3)小结。
3、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
(2)导语: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怎样,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出示重点句,品读感悟。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勉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最之后到了。祖国此刻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①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指的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③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机关报思想感情?(引导生从读中全会主人公对祖国的眷念、热爱。)
(4)感情朗读。
(5)小结。
4、精读第四段。
(1)指名朗读。
(2)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感情朗读。
(4)小结。
三、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准备新授
1、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什么?哪些资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2、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最后归国了。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精读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卓越”是什么意思?(超出一般)
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超多工作,为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能明白“中国导弹之父”这一高度评价的内涵。)
3、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具体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2、请选取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加以体会。
- 上一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书笔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