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阅读大全是一个以文章句子为主题的在线阅读网站。内含有各种经典好文章,爱情美文,诗歌散文,情感句子说说,范文资料等。读好文章,尽在集美阅读大全!!!
当前位置:集美阅读大全 >资料 >教程 > 正文

长城教学设计

2023-11-20 14:15长城 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透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初步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初步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由整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师: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这一组图片。多媒体出示长城的图片。

  2、学生欣赏图片,师导入新课: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长城,华夏儿女为之骄傲的长城。从秦代到明代,从明代到此刻,千百年的岁月过去了,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但长城依旧巍然屹立在中国的领土上。

  这天我们从图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请你们用一个字或一个词、一个句子来说说你眼中的长城。

  3、学生说感受。(美、长、壮观、雄伟、气势磅礴等)

  师过渡:长城就是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齐走近——(长城),了解——(长城)。

  4、板书课题。

  师:作者眼中的长城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82页。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你能够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这就是批注。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指名分段读课文(4个人),正音。

  师:谁愿意站起来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

  师:看来预习很成功,4个同学都读得很流利。那作者眼中的长城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一句十分概括的话,找到了吗?

  3、指名学生交流。

  师出示最后一段话: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新语(描红:气魄雄伟、奇迹),指名学生读准确。

  自由读句子,你比较关注哪个词语?

  气魄雄伟写出了长城的特点,气势。工程,可见十分浩大,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世界,不仅仅仅是中国,可见长城威名远播,世界闻名。奇迹同上。

  师:读懂一句话能够从关键词语入手,这是我们读书的一种方法。

  过渡: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三、细读品味,积累语言。

  1、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划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

  师:谁先来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

  2、交流。

  (1)品“长”,感悟气势。

  ①指名学生读句子说感受,师出示句子: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长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多长?

  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你明白多长吗?二十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长吧,来读出你们的惊叹吧,就读“长”的这句,指名读,齐读。

  我们的操场一圈有二百米,而要走完长城相当于绕操场跑上35000圈,长吗?来再读。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一齐读。

  (出示图片)一万三千多里,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经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到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9个省市,基本上贯穿了全国。难怪作者会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它: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出示)齐读词语。再读句子。

  ◆气势

  请看,这是一张长城远景图。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有什么特点?(弯弯曲曲、连绵起伏)

  你们看,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随着山势而变幻。遇到陡峭的山岭,它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它就俯冲直下。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这样的姿态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红蜿蜒盘旋)十分正确,齐读词语,读出它的意思。

  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多有气势啊!谁愿意来读读第一段?就读出这种美,这种气势。齐读。(不错,美中有气势。)

  ②、回归“奇迹”。

  这样美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过渡:我们继续交流,文中还有哪里能够说明长城是个奇迹?

  (2)品结构,感受巧妙。

  ①指名读句子说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宽)

  师:是呀,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而且五六匹马能够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坚固。

  (齐读这部分)这一段,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构造。

  看看作者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圈出来。(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②请同学们细读第二段,在83页的上方的插图中找一找,标一标。

  ③出示长城近景图。这是长城的近照,谁上来指着图片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呢?(指名板演)评:真会读书!你已经读懂了长城的构造了。

  ④想象一下,在战争中,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呢?(城墙高,易于防守;垛子高,躲在后面安全;城台能够让士兵养足精神等)

  这样的设计让你们感受了什么?(巧妙,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师:长城用它独特而巧妙的设计,高大而坚固的身躯,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真正地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像这样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当你明白这些的时候,你想说点什么?

  ⑤回归“奇迹”。

  让我们在此由衷地赞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总结升华

  1、(出示图片)长城不仅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

  出示: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同学们,应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就让这千言万语汇成一两句话写下来。

  2、出示句式,学生配乐写话。

  长城,。

  3、开火车交流,汇成一首诗。

  4、有一个小诗人也抑制不住自我的感情,写下了一首奇丽的小诗,出示:长城啊,长城!

  你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

  你如一座堡垒,为中原大地遮风。

  你似一座丰碑,见证炎黄子孙的智慧。

  长城啊,长城!

  我为你歌唱!

  我为你自豪!

  我为你列入“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骄傲!

  学生齐读诗歌。

  五、理清写作顺序。

  1、远看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我们不禁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近看长城,高大坚固,构思巧妙。我们由衷地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目的一样,效果一样,但作者的观察点却发生了变化,你发现了吗?

  (板书:远——近)这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他从不一样角度让我们游览了——长城,见识了——长城,赞叹了——长城,下节课作者还会从另一个角度带领我们去理解——长城。

  板书设计:

  17长城→奇迹远

  ↓

  近

  长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一样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资料,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录音机。

  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灯片。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我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能够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状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一样?(上方一幅是远景,下方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能够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

  (4)作者为什麽要选取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一样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资料

  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崇(chong)山峻(jun)岭拍摄(she)嘉(jia)峪(yu)关扶(fu)智慧(hui)气魄(po)

  2、理解字词。

  (1)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能够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3、说说课文各节的资料。(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资料为线索定出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打出幻灯。)

  (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

  (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

  (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麽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

  (4)。长字突出怎样的特点

  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拉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长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别写作者来到长城脚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城台)

  (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的样貌,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4)小节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3、综合两图第三节。

  (1)人民为什麽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围绕站、踏、扶、自然)

  (2)从那里能够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条石多重)

  (3)为什麽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我的智慧完成的。

  4、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表达拉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

  二、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板书设计

  长城

  远景

  观察长城

  近景

  血汗

  联想人民

  智慧

  雄伟

  赞美工程奇迹

  长城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智能目标:

  ①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潜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②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透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板书课题)

  2.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幻灯片打出与课本一样的两幅彩图)。

  (1)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就应先观察哪一幅?为什么?

  (2)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何特点?(长、大、弯)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何特点?(高大、坚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2.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貌?(像一条长龙)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2)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1)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

  (2)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文入情,学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此刻哪里?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彩图,结合下列提示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

  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口嘹望口射口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延伸性作业

  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是苦难?是安宁?是骄傲?是屈辱?还是其他什么呢?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搜集资料,以《长城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辩论稿,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辩论会。

  长城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要求:

  1透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难点}

  教具准备:

  鹏博士软件、中国地图。

  教学时光: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资料,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出示鹏博士软件的图片]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述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

  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貌。

  教师小结:描述长城的样貌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板书:略]

  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1]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2]城墙顶上:很宽,能够五六匹马并行

  [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

  3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

  4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

  课后小记:

  板书设计: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长城的?

  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资料填空:

  [1]万里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她高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长城是由()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和()。

  2、给生字注音组词

  3、抄写课后生词

  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背诵课文的第一、而自然段

  三、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

  长城教学设计(5):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导读——初识长城

  1、揭题: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

  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天我们就和作者一齐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多媒体演示,激发阅读兴趣。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

  2、你想更深入的了解长城吗?(引读课文)

  3、交流阅读感受: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结合课前的预习,学生反馈)

  二、图文对照感受读——感知长城

  教师指导观察图,让学生感受画面。

  1、看第一幅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引导学生观察图时,要分清主次,能抓住主体进行重点观察。)

  2、看第二幅图,说出你从图中看到了些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抓住细节认识事物的特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所观察到的具体资料的方法。)

  3、从两幅图观察到的不一样景物,说说作者的观察点有什么不一样?两幅图各表现事物什么不一样的特点?

  三、重点赏析深入读——品味长城

  1、学生自读自悟,深入阅读课文,体味文中的哪些词句给你了很深的感悟。

  2、交流阅读感受,品味、感悟、体会,并指导朗读。

  (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引导学生抓住“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感受长城的雄伟,运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长城的气魄。

  (2):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城台之间能够互相呼应。

  引导学生领略长城巧妙的设计,体味长城在军事防御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情境体验,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游览长城。

  四、披文入情感悟读——倾动长城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联系文中句子体会砖石多、重;运输的工具原始;环境险恶)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此刻哪里?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3、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

  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那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创设情境(配乐描述)

  想象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指导感情朗读。(要求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非凡的创造,读出由衷的赞叹。)

  6、小结: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五、自由抒发激情读——赞美长城

  1、通读全文引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激发民族自豪感。

  2、心里话大声说。高呼对长城的由衷赞美。

  3、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到时,会有很多的外国朋友来到我们国家,他们大都会来参观我们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你创作一篇长城介绍词。

  六、知识拓展延伸读——深识长城

  阅读课后“资料袋”,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兴趣。

  1、自主交流搜集的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歌曲、图片资料,如:毛主席词中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等。教师适当追问资料搜集的办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多搜集相关资料。

  2、课件出示29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让学生谈一谈感受,读一读“资料袋”,激发探究兴趣。推荐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在课外去搜集资料,建立专用的资料袋,为后面课文及语文园地的学习作准备。

  长城教学设计(6):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透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潜力要求:在学习中展开联想;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一边朗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理解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具准备:中国地图,长城的图片

  教学时光: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我们刚刚欣赏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的美景,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伟大神奇。这天我们又将一齐登上长城。那些同学去过长城?

  2、请几位同学说说长城是什么样的。(能够用书上的词语)

  3、出示中国地图,找出长城的东西端各在什么地方?长城经过哪些地方?

  二、介绍长城

  三、仔细看图,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

  四、自学生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段,你从这段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肯定学生发言。这段是作者从远处看长城,是从整体上看长城像一条长龙,突出了长城的长,请同学一块读读这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随着作者一齐去登长城,站在雄伟的长城上看看长城到底是什么样貌的。请一位同学做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吧!读读这段课文。听的同学从文中找一个词来概括长城给你的印象。

  2、大家说得真好!下方我们边看图边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小结:本段具体地给我们介绍了长城的结构,从长城的建筑材料,城顶的样貌,城墙的外沿的垛子,射口的构造和作用,城台的样貌和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说明。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如同实实在在看到了长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站在这样的长城上,作者想到很大,下方我们一齐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我读课文,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

  三、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你对“伟大的奇迹”如何理解?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补充相关资料,加深对“伟大奇迹”的理解。

  四、出示相关图片,把感情融入课文朗读。

  五、喜欢哪一段课文?尝试背诵。

  长城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潜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2)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透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长城》这一篇课文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据28年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这天,我们就一齐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板书课题)

  (运用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观察彩图,了解图意。(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幅彩图或直接用挂图展示)

  (1)介绍观察点。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在长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在长城上)

  (2)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长、大、弯)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高大、坚固)。--(能够适当地引入远景图和近景图的概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

  2、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图片?(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用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貌?(像一条长龙)用什么方法来描述长城?(比喻)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注:学生可能无法说出来,老师应当适当地引导。

  (2)作者为什么列举出"一万三千里"这个数据?(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1)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观察点)看到的?(作者走在长城上)

  (2)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课文来说)你明白它们的作用吗?(根据文意和学生搜集的资料异型想象,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情入文,学习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应对这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触摸着巨大的条石,脚踩着平整的方砖,领略那巧妙的设计时,你会想起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结"(提示:"凝结"是句中的重点词语。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是因为:①条石多,多到"数不清";②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③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④山势"陡峭"。"才"在那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再读第三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齐读第四自然段,感受民族的骄傲。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插图,结合下列词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维。

  同学们,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以《中国人的骄傲--万里长城》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我们的长城。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本文透过"观察彩图,了解图意"-"图文对应"-"图文对照"-"复述插图",四次看图相得益彰,让学生受到了观察潜力的训练,从中学会观察的方法。透过"拓展延伸"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潜力。)

  长城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透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预习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状况。

  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的状况,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行指导。

  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二、浏览全文,梳理顺序。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读后交流,梳理文章脉络。

  三、重点感悟,加深体验。

  (一)感悟长城的雄伟气魄。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读中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2.透过品读“蜿蜒盘旋”等重点词语,借助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想象出长城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绵延万里的壮美景象。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透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二)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1.默读第二自然段,图文对照,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2.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

  (三)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诵读涵泳中静心感悟。

  2.品读重点词句,展开联想,体会修筑长城的艰辛。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读中体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读中抒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回归整体,抒发情感。

  1.画面欣赏:《长城风光》。

  2.抒发情感,赞美长城。

  第二课时(简案)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一、回读全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指导“嘉、隔、慧”三个字的书写。

  2.练习书写13个生字,教师提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及时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三、拓展延伸。

  展示、交流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四、小练笔:赞美长城。

  长城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透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资料,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资料,想想哪些资料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资料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四、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资料。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我的突出印象。作者是抓住了长城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找出描述长城样貌的和特点的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变近了,说明了作者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远观察的)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我的体会。

  6、指名读,读出自我的体会。

  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3、背诵第3、4自然段。

  板书设计2、长城

  远看像一条长龙

  (气魄雄伟)

  近看(高大坚固)伟大的奇迹

  联想劳动人民的智慧

  长城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透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透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说起长城,大家并不陌生,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长城被写起国歌之中。

  我明白长城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你是怎样明白的?资料袋都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学生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请同学谈读后的感受。读完了课文,你此时的情绪如何?(骄傲、自豪)

  2、顺势提问: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自豪?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情绪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注意把这种自豪感表此刻脸上。

  3、质疑: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我们将带着这个问题,来深入学习本课。

  三、再读课文,学习具体资料。

  1、图文结合,学习第1自然段。

  请同学们找出课本中的长城远景图,谁能说说你看到长城像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城比作长龙,写出了长城长的特点。蜿蜒盘旋的意思是弯弯曲曲地延伸,这个词语写出了长城弯的特点。)

  到底长城有多长呢?(一万三千多里)

  文中还有一个词语形容了长城之长,看谁能最快地把它找出来。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2、学习第2自然段。

  导入语:我们再来看长城城墙的近景图。结合第二自然段,想想长城的构造。从图中找出具体的位置,想想它所起的作用。我将请同学为大家介绍。

  长城的独特构造,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小结: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你明白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长城的吗?(从远到近的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读者更能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3、学习第3自然段。

  此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你刚才是怎样朗读这一自然段的?

  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重读“站”、“踏”、“扶”这三个动词。

  这三个动词有什么好处?(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了。)

  “很自然地”这一词说明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势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重读“多少……才……”表示长城的修筑是多少不容易。

  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条件下,就肩膀和手把数不清的巨大的条石抬上了山岭,从而修筑起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我很佩服古代劳动人民!

  生:古代劳动人民太有智慧了!

  生:我为万里长城感到骄傲和自豪!

  生:怪不得课文结尾说:这样一个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

  齐读第三自然段。

  小结: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你心中的疑问解开了吗?"

  让我们用自豪的情绪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国际友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师:外国友人对我国的长城有极高的评价,你们想不想听听。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方爬坡都感到吃力,能够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前总统里根)

  四、情感升华,演唱歌曲《长城长》。

  五、板书设计。

  17、长城

  长

  伟大的奇迹高大坚固

  血汗和智慧

  长城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透过学习课文,认识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激发探究我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他们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长城的知识资料,准备中国地图、长城的图片、挂图。

  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自学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一、破题入手,字面理解

  1.让学生说一说自我所了解的长城是什么样貌的。

  出示长城图这就是长城

  2.每年来到长城游览的游客不计其数,大家请看图,沈老师也两度登上长城,分别是91年和2001年。

  来长城的游客中有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他们游览了长城后,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请看: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未见到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指名读一读齐读

  读着这些外国元首送给咱们长城的题词,你是一种怎样的情绪?

  二、长城的直觉梳理

  1.通读全文

  师:请大家就带着这样的情绪、这样的感受,来一齐学习《17长城》。

  在学习课文之前先要把这些词读正确:

  峻峪屯

  这是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词语,我们一齐来学一学:

  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

  下方就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做到不漏读、不错读,并想一想,课文哪些部分写的是长城的“长”,哪些部分写的是长城的“城”?

  2.整体感知课文资料。

  交流反馈:

  长: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城: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从什么地方看出作者登上长城?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接下来的三、四自然段是写什么呢?指名读

  这些是作者看到的吗?是作者的联想和感受。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对长城进行观察的?鸟瞰长城是远景——近观城墙是近景,作者从远到近地观察长城。

  文章又是按怎样的结构安排的?先描述鸟瞰长城,再描绘近观城墙,最后写自我的联想和感受。

  三、细读课文,语感理解

  下方我们随着作者的游览顺序来细细地读读课文

  1.请看图片(长城远景图)

  我们平时描述群山状态时,会用到哪些词语?(峰峦起伏重重叠叠、崇山峻岭……)简笔画

  建筑在群山之巅的长城,随着山势的走向,长城是怎样的状态呢?(蜿蜒起伏盘旋、起伏迂回、连绵不断、气势飞扬)简笔画

  请你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你想读出长城的什么?(长蜿蜒盘旋)(至少三人)

  长龙的比喻理解明长城图

  师补充:简介长城的历史长城经过的九个省市自治区,感受长城的长。

  我们大家一齐再来读一读这部分,把长城的长、长城的蜿蜒盘旋的气势读出来。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古老的长城,守卫着中原大地,保护了民族的安危,在一万三千多里的长城中,最为壮观的是北京八达岭长城,那里山势陡峭,城墙坚固。我们随着作者走近长城,细细地观察一下吧。

  指名读,思考:我们随着作者登上长城近看长城,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高大坚固气魄雄伟都可

  材料:条石城砖

  高大:五六匹马能够并行,我们并不熟悉马,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是5、6米宽;高有8——10米。(与教学楼比较)

  你了解课文中写到的关于长城的一些特定的词语吗?

  什么是城台、垛子、射口、瞭望口?

  画一截高大雄伟的长城,指出垛子、射口、瞭望口等具体的位置形状。

  这些部位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联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学习作者联想部分

  作者也是与我们一样,他也想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他还联想到什么?

  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凝结而成

  想象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万里长城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四、小结

  游览了万里长城,你想对谁说?说什么?

  五、作业

  长城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颂。

  2、初步学习体会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透过网络,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并产生了解中国其它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1、打开自我计算机中收藏的长城的资料,同学间互相查看。

  2、与同学交流,谈谈自我收索资料的收获。

  3、上堂课,同学们读了这一课,你们想登长城吗?看例子,做组词,造句练习。

  登长城:

  旋

  智

  4、说说长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5、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由练读。

  选取自我喜欢的段落,读出感情来。

  交流,再齐读。

  6、是啊,应对这气魄雄伟的长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请大声地说一说。

  在电脑中记录下来。

  7、激情朗读

  让我们一齐为我们的长城,预备!读—

  长城啊长城!

  你向人们描绘着中华山河的锦绣,

  你向人们诉说着中华礼貌的悠久,

  你向人们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这天,我最后登上了长城!

  我站在崇山峻岭的高峰之巅,

  我站在气魄雄伟的城楼之上,

  向着群山,向大海,纵情高呼:

  我爱长城!我爱中华!

课后答案张九龄《望月怀远》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释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⑵最前面两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
2023-11-22 04:53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课后答案王安石《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阅读答案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王安石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②。注: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佑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②《晋书&mid……
2023-11-22 04:52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笔记心得各级干部学习执法为民心得体会

  “各级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
2023-11-22 04:12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笔记心得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
2023-11-22 04:08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协议书济南市某美容院转让协议第2篇

  __________美容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劳动法规和________市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实施办法,结合本美容院经营的具体所需今制订此劳动合同书。  双……
2023-11-22 02:36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剧本劳模宣传短剧剧本《阿咪也想当劳模》

  1、机械厂门卫处,日,外。  清早,机械厂班长李玉伟开着别克赛欧小汽车驶进厂区,门卫室内的保安一边按开电动门,一边朝李玉伟摆手。  李玉伟:(摇下车窗,笑着打招呼)小秦,早。  保安小秦:(笑着)……
2023-11-22 02:11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教程灰雀说课稿

灰雀说课稿  灰雀说课稿(一):  《灰雀》说课稿  一、说教材  《灰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列……
2023-11-22 00:41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课件“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2023-11-22 00:38暂无评论阅读详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