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人因为学习而倾家荡产,一定有人因为不学习而一贫如洗; 没有人因为学习越学越贫,但一定有人因为学习而改变一生;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不变的定律,时代在变革,不学习,终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投资自己的大脑,与时代同行!
2.所以,做父母的,不应该动不动就说:“宝贝儿,你不喜欢就不做。”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这样无意中给孩子留下的意识是:不喜欢的事,就可以不做。而这一点,小时候可以在家长的庇护下强行做到,长大后就绝无可能。孩子一旦形成了这样的意识,将来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只会逃避。
3.老实读经,第一个老实,你就把真正的经典直接给他读,你不要考虑他懂不懂,他连自己懂不懂都不懂,他也不关心自己懂不懂,你考虑那么多做什么?只有我们大人才知道懂不懂,你为什么要以大人的心态限制他?所以要老实读经,读真正的经。 第二点,只有读,就是这样读,一天读八个小时,没有故事,没有游戏,没有花俏。这样才能把他的生命尽情地开发出来,他的现实生命才能够跟内在生命打成一片。一般常人的生命是分裂的,内在的清明的生命被遗忘,被压缩,沉沦在生命很深的地方,被黑暗所包围。而外在的、接近动物的生命一直被激发鼓动,一个人就枉费来世间一趟了。 所以老实啊,老老实实地读,把生命的真实情感读出来,如果连这么枯躁乏味的书,都读出兴趣了,天下还有没兴趣的事情吗? (季谦先生) 老实读经,第一个老实,你就把真正的经典直接给他读,你不要考虑他懂不懂,他连自己懂不懂都不懂,他也不关心自己懂不懂,你考虑那么多做什么?只有我们大人才知道懂不懂,你为什么要以大人的心态限制他?所以要老实读经,读真正的经。 第二点,只有读,就是这样读,一天读八个小时,没有故事,没有游戏,没有花俏。这样才能把他的生命尽情地开发出来,他的现实生命才能够跟内在生命打成一片。一般常人的生命是分裂的,内在的清明的生命被遗忘,被压缩,沉沦在生命很深的地方,被黑暗所包围。而外在的、接近动物的生命一直被激发鼓动,一个人就枉费来世间一趟了。 所以老实啊,老老实实地读,把生命的真实情感读出来,如果连这么枯躁乏味的书,都读出兴趣了,天下还有没兴趣的事情吗?
4.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人,尤其是基础教育,它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成为人格健全、有文化底蕴的人,完成从自然人到文化人的转变,而不是为了考大学或从事某种职业。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只是建体,而不开用,好比盖房先筑地基,种树先培根本。建好了体,不怕没有用;只想着用而不建体,用只是小用,甚至没有用,有坏用。 现在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成为社会的负担,正因为我们的教育没有为他们好好建体,只教给他们一点点技术的“小用”,社会如此复杂,情况千变万化,哪能那么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一旦学非所用,即无法生存,惶惶如丧家之犬。 而一个君子是通达的,孔子云“君子不器”,他不只是有一专一能,而是明体达用的,因为“体”建得扎实,就能够随缘遇境开出各种各样的用来,一个人格健全、文化底蕴深厚的人,他学什么都是比较快的,他自我调节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很强的。 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不要问他今后能做什么(其实你也预测不出来),而要问他所受的教育能不能把他培养成一个君子或好人
5.千万不可因为任何理由而放弃读经 以“反复多读”为手段,以“背起来”为目的。——此是儿童读经教学的基本原则。但目的之达成,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成,才是真正的成。所以最好不要急读硬背。(偶尔一下,训练强记的能力,没关系。但不可以视为常道。) 其实,读经之最深的意义,在于以高度语文陶铸一个人的总体文化水平。只要多接触,即有效果。“自然”,最合文化之意,“功利”,反失自然之理。 有人云:“过程即是目的”,此语最合读经原理,读经,固以能“背”最佳,但有人天性较迟缓,有人初学,一时实在背得太慢,或背了又多遗忘。然而,只要锲而不舍一直反复多次,就能补拙,就能改善其禀赋,养成其能力。 至于教者学者都尽了力了,还不能背,其实儿童的学习能力已在无形中大有进步,而其文化教养也已在潜移默化中植下了根基了。勿忧也,勿疑也。毕竟读过经的人比没读过的人总有不同,总有大不同。——愈长大愈不同! 千万不可为了任何理由而放弃读经。多读多好,少读也有少好。除此之外,别无方便简易的救人之途
- 上一篇:人生路,边走边忘,是一种豁达
- 下一篇:超越梦想一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