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继续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基、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等时代紧迫课题给出了新的回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就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比重不断变化,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所有制结构的逐步调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分析其中的状况和动因,有利于我们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和特点,进一步明确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在全部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从已有统计数据看,混合所有制已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所有制形式。分部门情况看,在工业部门中,非公经济的比重已占到多数,但公有制的资产比重明显高于产值比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的资产比重依然较高,在工业运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竞争性较强的行业中,公有经济的比例也持续下降,非公有制的比例较快上升,同时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例迅速增大。但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的比重仍相当高,变化速度也较慢。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说,既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结果,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表现。一是国家从政策上逐步明确了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二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外资经济持续进入国内各个行业,并取得了较快发展,比重逐步提高。三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和改组,使非公经济获得了发展的空间。一段时期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使国有资产更集中于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而在国有企业退出的一般竞争性行业,非公经济的比重大幅上升。四是在改革开放推进较早、市场经济活跃、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非公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强,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比重持续增大。
(二)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