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山这边 水那边
引子:(
俺这辈子够幸福的了。碰上两个好男人,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
第一个男人,俺没能和他结婚,可俺是从骨子里喜欢上他的。俺和他认识时,才十七岁。他大俺5岁。他在俺眼里,就是俺男人。是老天爷给安排的。可惜他是个城里人。城里人有城里人的命运,谁也改变不了。哎,后来他走了,把俺的魂也带走了。四十多年过去了,他在俺心里一刹儿也没变,还念着他啊。
第二个男人,是娶俺的男人。他知道俺的心思。可从来没有和俺闹过别扭。看俺年纪大了,还陪着俺,跑那么远的路,去找俺挂念的人。俺就想着能再见见他。都这个岁数了,见见他,俺就塌实了。俺跑了三次他住的城市,可那么大的城市,叫俺怎么找啊。俺连报社都去了,登了那么大的“寻人启示”,还是没有找到他。后来听人说他七十年代参军后,参加了越南自卫反击战就再也没回来。还有人说他去了美国。俺死心了。人啊,有时候就得信命。。
那是六十年代末期,在北方的一个普通的城市。我们的主人公那时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生,他的同学都叫他大泉。也许是因为他在班里个子高大,肩膀也宽。其实他的名字叫高泉。
那个年代的学生正赶上全国经济困难时期,粮食的供应是按照人口和年龄分配的。大大泉毕业的时候,没有工作可以做,家里大人没有办法,只有一条路,就是上山下乡。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那是中国大多数知识青年毕业后唯一可以选择的出路。
我们的故事就是从那个日子开始的。 1
(一)
那是七月份的一个上午,火车栽着满满的中学毕业生行进着。车上的学生们都在嬉笑打闹着。他们说说笑笑,沈浸在刚刚踏出人生独立生活的喜悦中。
“大泉,看什么书啊?”旁边戴眼镜的许惠女同学问他。
大泉抬头看了看她。没有回答。只是把书递给她。
“哦。要作保尔?你的冬尼亚在车上吗?哈哈哈。”大家都笑起来了。
大泉站起来说:“你愿意,就做我的冬尼亚吧。”这句话,引来更大的喧闹声。那女同学脸红着跑开了。
车到站了。月台上有好多农民在欢迎学生们。有几幅标语写着:欢迎知识青年扎根农村。
有人拿着个喇叭筒在喊:“同学们注意了,按照知青小组集合。各组会有你们大队的老乡接你们。”
很快下了车的知青们按照小组聚集在一起。
车站外,有许多赶着马车的农民帮着学生往车上装行李。
学生们装好行李,也坐上马车。离开了喧嚣的车站。
大泉和他的同学也在马车上。那个戴眼镜的女同学也坐在大泉的旁边。她叫许惠。
赶车的老乡是个的黑瘦矮小的男人。他脸上露出的笑容很勉强,对知识青年的到来似乎没有感到特别的惊喜。
“大叔,咱们大队离车站远吗?”
“咱们村子有多少人啊?”
“有果园吗?”
车上的知青不停地问。
“你们坐稳当了,可别摔着啊。”赶车的老汉也跳上了马车的前掾。
马车沿着蜿蜒的小路朝着山区的村庄远去了。
(二)
马车进村的时候已经是午晌了。村里的农家院子外,三三两两的站着些孩子,他们好奇的眼神看着从城里来的知青。。。。。
马车停在一个班驳脱落的黑色大门前。
“到了,下吧。”赶车的老汉刹住马车,熟练地把马车停靠在树阴下。
“噢,同学们,欢迎你们到我们村落户啊。”一个高个子的农民从大门里迎出来。他有点驼背,眼睛不大,但挺有精神。
“我叫宋万冬。是大队会计。也是大队安排我负责你们知青组的。”他自己介绍着。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我们这里条件不比你们城市,同学们也别嫌后,这个院子原来是大队部,听说你们要来落户,我们昨天给你们腾出来了,以后有什么难处,同学们就找我唠叨唠叨。”
同学们也顾不上和他说话,各自忙着翻找自己的行李,从车上搬下来,往屋里拿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