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1、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歇后语,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
2、增加学生有关歇后语的知识,激发他们收集歇后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外收集歇后语,准备交流。
2、每人准备一本小册子,供编《歇后语集》用。
活动过程
一、了解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二、赏析歇后语
歇后语可分为两种,一是谐音的,一种是比喻的。
1、谐音的歇后语
⑴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和尚不留头发,雨伞又遮住了天,所以说无发(法)无天。指胡作非为,不受法纪的约束,多指肆无忌惮地做坏事。
⑵隔着窗户纸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鸣”谐“名”。形容名气很大,广为外人所知。
2、比喻歇后语
⑴笼子里的鸟儿——有翅难逃 鸟儿关在笼子里,有翅膀也飞不出去,比喻有本领无法施展。
⑵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看三国演义时,掉下同情的眼泪,是替古人分忧。比喻多余的担忧。
三、十二生肖歇后语(学生填后半截)
1、鼠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鼠见了猫——骨头都软了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老鼠吃猫——怪事
老鼠啃皮球——嗑(客)气 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2、牛
牛蹄子——两瓣儿 牛口里的草——扯不出来
老牛上了鼻绳——跑不了 老牛拖破车——一摇三摆
牛鼻子穿环——让人家牵着走 牛吃卷心菜——各人心中爱
3、虎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老虎上山——谁敢阻拦 老虎上街——人人害怕
老虎长了翅膀——神了 老虎当和尚——人面兽心
4、兔
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 兔子的腿——跑得快
兔子的耳朵——听得远 兔子的嘴——三片儿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兔子撵乌龟——赶得上
5、龙
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
叶公好龙----假爱 龙灯胡须——没人理
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鲤鱼跳龙门——高升
6、蛇
蛇吃鳗鱼——比长短 蛇钻到竹筒里——只好走这条道儿
蛇钻窟窿——顾前不顾后 蛇头上的苍蝇——自来的衣食
蛇入筒中——曲性在 蛇入曲洞——退路难
7、马
马嚼子戴在牛嘴上——胡勒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 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了一张嘴
马打架——看题(蹄) 马撩后腿——逞强
8、羊
羊钻进了虎嘴里——进得来,出不去 羊羔吃奶——双膝跪地
羊群里跑出个兔——数它小,数它精 羊身上取鸵毛------没法
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抖什么威风 羊憧篱笆------进退两难
9、猴
猴子爬树——拿手好戏 猴子长角——出洋相
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猴子看书——假斯文
10、鸡
鸡屙尿——没见过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鸡毛做毽子——闹着玩的 鸡孵鸭子——干着忙
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 鸡蛋壳发面——没多大发头
11、狗
狗吃王八——找不到头 狗扯羊肠——越扯越长
狗逮老鼠猫看家——反常 狗吠月亮——少见多怪
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 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12、猪
猪向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 猪脑壳——死不开窃
猪肉汤洗澡——腻死人 猪鬃刷子一一又粗又硬
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 猪大肠——扶不起来
四、收集歇后语
1、交流课外收集的歇后语。
2、汇集歇后语,每人编一本《歇后语集》。(课外进行展览活动)
- 上一篇:歇后语大赛范文精选
- 下一篇:带一窍不通的歇后语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