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菖蒲苍茫茫,茂盛在端阳;艾叶青又长,思念在飘香;龙舟气昂昂,快乐洒春江;粽子裹着糖,笑容沾脸上;问候轻轻传,情意丝丝淌。
端午
艾叶飘香、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
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
龙舟竞渡 屈志从俗 五月端阳、风雨端阳、重五山村、重五恶日,:江米粽子,纪念屈原,
食古不化 粽子飘香 、风雨端阳、人声鼎沸
端午词语带解释
【人群熙攘】:同于“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戮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川流不息】: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1. 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2. 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龙舟竞渡】: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汉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金鼓齐鸣】: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屈志从俗】:1.指抑制意愿迁就世俗。2.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
【衙官屈宋】: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河。意思:坐一条船比喻在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也作“同舟而济”。
【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齐心,同心;协,共同合作。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唐·《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骚人墨客】:骚人:屈原作《》,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敲锣打鼓】: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端午的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楚城》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念奴娇》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刘禹锡《竞渡曲》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文天祥《端午感兴》
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黄公绍《潇湘神》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贾谊《吊屈原赋》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张榘《念奴娇》
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
屈原何伤悲,生离情独哀。知命虽无忧,仓卒意低回。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