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美丽的故乡
我想,故乡是落在每个人心上的白月光。
彩云之南的南边有一个叫“因远”的小镇上,从没想过这辈子她会离我的心那么近,从未想过她会牵绊我这么久,这么久。
故乡啊,或许只有在梦里才能一暼你月光下多情妩媚的眼眸,或许也只有在梦里才能肆无忌惮地向你倾诉我这颠沛流离的一生,或许也真的只有在梦里才能再勇敢地承认走过千山万水也不及你唤我归来的一声呼喊。多年后,也终于明白你早已不是一个地方的代名词,而是深深渗入我心的情感。亲爱的云啊,请告诉远方的故乡,我走得再远,终究是会回去的。
那是怎样一个地方,我也说不清,但就是喜欢,就是想念。[由Www.yahoo001.Com整理]
天还未亮,公鸡便开始高歌了,外婆闻声起床做饭。先是生起火塘,她常说“有了火,便有了希望”。然后就紧接着打理各种家务。外婆说这应该是这辈子她最自豪的事情之一,一是生儿育女,二是管理家事,这些事让她特别有成就感,能为家人做些事让她打心眼里感到幸福。那里的女人都是这样。做好饭,一家人便坐在火塘边吃饭。外公坐在上座,其他长辈依次坐在外公旁,外婆和我们则坐在下座。我们先得恭恭敬敬地为外公外婆和其他长辈添上饭,然后等着他们动筷。要是哪个不听话的孩子嘴馋先动了筷,外公就会拿筷子打他的小手,所以我们一般不敢乱了规矩。吃饭时一般只有大人讲话,小孩只能乖乖听着。那时候吃饭总是感觉很严肃,如今想来能这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日子实在难得。
吃完饭后,外公喜欢坐在火塘边抽烟筒,小孩们就聚在一起弹珠子,转陀螺,滚铁环,玩弹弓。休息一会儿,外公外婆就去田里干活了,我们一般会跟着去。到了打谷子的季节,田里就是孩子的乐园。说是去帮忙,其实就是带着小黑狗抱着两捆稻草跑来跑去,或者自得其乐地逮蛐蛐,然后烧了吃,弄得一脸黑炭,悠闲一点的就卧在稻田里睡,那时没有一点烦恼,只是傍晚归家时会抱怨说全身都痒痒了,外婆就会烧开热水,给我们一个个洗身子。那时候没觉得稻田有多香,也没觉得红透半边天的晚霞和袅袅升起的炊烟有多美,也没觉得夕阳里外公坐在田埂边上拉烟筒的身影有多孤独,更没觉得外婆轻轻帮我们擦身的双手有多温柔,当一切不再属于我们的时候,我们才会把脚下的这片土地踩得那么踏实。乡愁若是有气味的话,应是稻花的香,甜而稳妥,美丽而悠远。来生,我宁愿作个稻草人,安静地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感悟着最朴实的生命。
大山深处的磨刀河,欢脱地奔涌而出,蜿蜒直至寨尾。我们在那里玩过水,游过泳,抓过小鱼,逮过螃蟹,当然也没心没肺地在那里撒过尿,山里的那片树林很茂密,但是那里的阳光很慷慨,我们喜欢去那里爬树,光着脚丫在树上唱歌,甚至去掏鸟蛋,更喜欢在树荫下解困,我们很喜欢上学的那条小土路,我们一起打着火把上过学,一起数着星星回过家,一起在夏夜的时候捉过萤火虫,一起在滂沱大雨的午后狂奔过,一起追过拖拉机,一起逃过课去偷桃子,甚至大晚上相约跑到坟地里偷过祭祀品,怀念那时候的无忧无虑。我们就这样走过了家乡的山山水水,霸道地在那里留下了我们成长的印迹。殊不知是故乡悄声无息地在我们心种下了种子,它在未来生根发芽了,殊不知是故乡在不知不觉地改造着我们。或许我们想念的只是那片悄悄照进心房的白月光而已,它胜过了世间一切繁华美景。或许只有在那个柔情万种的故乡,才会有如此天真浪漫的童心。
在那里,天似乎永远是那么蓝,那么明媚,那么惹人喜爱。你永远可以享受着伴着幽幽虫鸣入睡的时光,你永远可以享受慵懒惬意的阳光,你永远可以看到葱茏的树林盎然着生机,你永远可以听到白色的水花敲击着黛墨色的岩石碰撞出美丽的乐章。有雅致的话你也可以趁着某个下着微雨的早晨骑自行车或者徒步去走访旁边的村子,看看半山腰云雾缭绕的民居,摸摸微湿的土墙和小草,看看拼命生长的作物,走走那条被青苔愉快地戏弄了一番的小路,一切恰到好处,微凉的日子,微好的心情,瞬间又充满了活力。你也可以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找一本喜欢的书静静地看会儿,写点东西。或者在某个不错的傍晚爬到山顶去看看日落,发发呆,俯瞰着夕阳里那么安静祥和的村子,看看被夕阳染红的连片的层层叠起的土瓦,你的心里压根生不出一丝怨气,如果不舒服,大喊一声,群山会给你最好的安慰,温柔地拥抱着你,包容你所有的不安和恐惧,甚至包容你所有的恶意和不堪。听听群山回唱,或许你可以找到出路。一直待到夜晚看看满天繁星,走进月光下的农家茶园里闻闻茶香也无所谓,反正家就在那里。那里是个可以静下心来的好地方,千万不要蹉跎了那里的美景。在未来,你会知道它有多珍贵。我自私地希望那里永远不要被打扰,就这样静静地活在
人情世故之外,挺好!
小镇的人们用一生赋予了她美的灵魂,和谐共生。
那里的人们勤勤恳恳一辈子,踏踏实实地踩着大地,用心耕耘着自家的田地,他们对土地的热爱超过任何人,没有任何人比他们更了解土地的脾性。对他们来说,土地不仅是一种营利谋生的工具,更是融入他们生命的不可或缺的血液,是渗入骨髓的一种情感,他们离不开土地,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他们以自然为生,而自然有时对他们很慷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时又对他们很残忍,狂风暴雨,颗粒无收。即使如此,他们依然享受生命的馈赠,用心感受这苦乐参半的生活。对于土地管理,他们靠的是长年累月的经验,更是朝夕相处的情感。每年他们照样还是会赶着老牛把田地翻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会撒下种子,等着生命的希望冉冉升起。他们在日复一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生活中消磨了时间,也领悟参透了生命。他们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容易满足,而如今多少人就是在欲望这里失了足。过年过节,他们就敲锣打鼓,摆起长长的街宴,放起红红的鞭炮,身着白宏盛装,尽情欢歌起舞,完全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情不自禁地喊着:“喔……喔……”,场面蔚为壮观。当然也要用他们的方式祭拜一下山神和其他神灵,他们虔诚地信仰着自然,信仰着生命。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但是却令人向往。
有个老爷爷,他的老伴五十几岁便离开了他,那天他们一起去田里干活,傍晚了,老伴叫他先回家煮饭,他也没多想,就先总了。天黑了,老伴还没回来,他开始着急了,便去田里找她,结局很凄美,他老伴安详地倒在田埂边,就这样去了天国。炊烟升起,本是归家时,只可惜离人从此未归。他很自责,怪自己没有及时发现老伴的异常,怪自己没有陪老伴走完最后的岁月,怪自己让老伴一个人孤零零地走了。或许她是幸福的,最好的岁月给了最爱的他。儿女都不在身边,他一个人在那旧旧的老房子里过完了一生,终生未再娶。傍晚时他经常会做好热乎乎的饭菜和远方的老伴共进晚餐,仿佛她从未离开。这样的爱情很平淡,也最真实。
有个嗜酒成性的男人打跑了自己的老婆,两个女儿在妈妈走后总是受爸爸的打骂,无奈只好投奔了奶奶家,相依为命。两姐妹在奶奶家很听话,帮奶奶打理各种家务,做农活,也在奶奶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学校。姐姐初二便辍学了,说奶奶一个人太辛苦了,她要自己供妹妹上学。然后她去了市里打工,有时候一天做好几份工,她省吃俭用,把大部分工资攒下来寄给奶奶,这样子坚持了几年,后来开起了自己的小店。每年过年她都会回去过年,她知道爸爸每年都是自己一个人过年,因为爸爸让这个家支离破碎,她记恨着爸爸,但是她不免也会心疼爸爸。曾经几次趁爸爸不在家,拿水果和生活用品之类的悄悄去爸爸家里,顺手打扫一下家里。她对爸爸的爱也只能这样。而妈妈再也没回来过,姐妹俩小小的心里一边是怨恨,一边是惦记。
那镇上发生过好多事,关于情,平淡无奇,却总是让我感动。这样的小镇,适合生活。
当然那里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也不是不尽人意,只是觉得有些粗鲁。人们经常会因为谁家又占用了哪家的一点田埂而吵得面红耳赤,甚至还会赌气悄悄截掉哪家田里的水源。赶街天人们经常也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讨价还价,长舌妇也会在背后嗑瓜子聊天的时候说尽其他人的坏话,老爷爷们在街边打牌休闲的时候也经常会大吵大闹,经常也会有伙子喝醉酒在街上飙车闹事,人们活得很庸俗,很懒散。但是正是在这样的小镇,才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人情世故的纷扰。农忙时节,村里人会轮着去田里帮忙,或者提供农具农机。有人家结婚时,妇女们就会去帮忙洗菜,打扫卫生,男的帮忙炒菜,分工合作,热热闹闹办完婚礼。有人家里有人生大病的时候也会去看望,就算只是陪着那家人聊聊天,或者带点补品给病人。有人家办丧事,村里的人会帮那家人打理好一切琐事。家里有啥好吃的也会给邻居家送过去,肚子饿了可以去邻居奶奶家蹭饭,有时间就会去陪独居的邻家老奶奶聊天,在路上遇到任何人都可以亲切地打招呼。人们就是这样相互扶持着。这样的小镇让我真心觉得喜欢。
不知从何时起,我只敢称故乡为“那里”,或许略显生疏,总感觉她只是个遥远的梦,只是一片白月光,只是我还在期待着回去的地方而已,仅此而已。但不管我在哪里,家就在我后面,她在背后支撑着我走过每段风雨兼程的路。“乡愁是一只孤独的鸟。”如今看来这只孤独的鸟在我这里歇脚了,再也不飞了,它让我时时刻刻装着那个叫“因远”的泡在月光中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