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每到一个旅游景点,导游总会给游客们解说。那贵阳弘福寺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来的贵阳弘福寺导游词,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学会如何写导游词。
贵阳弘福寺导游词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来到弘福寺,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许,也可以叫我许导。非常开心能够与大家相识在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里。
在登临弘福寺之前,我们会经过一条盘山古道——“九曲径”。这条上山捷径是在清康熙二十年(1688年),弘福寺开山祖师赤松和尚为方便朝山者所开辟的。因全径有九个拐383级石阶,而得名。沿途有古佛洞、灵官亭、洗钵池等古迹,并有摩崖石刻:“黔灵胜境”(康熙四十五年1760年田由石阡府陈奕禧题书)、“第一山”(明嘉庆年间)、“心即是佛”(佚名)、“多行好事,广积阴功”(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孟夏官至总兵赵德昌书)、“黔南第一山”(1959年10月董必武题)、“正眼法藏”(1991年田光烈书)等。其中最大的一个摩崖字“虎”,很多人不知其意。因为黔灵山乃佛教名山,而虎则是林中之王,以虎镇山,以便弘扬佛法。该字高6.5米,宽3.92米,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官至总兵赵德昌所书。
九曲径
在弘福寺大门正对面有一大型石雕壁——九龙浴佛。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诞生时,从天上不同方向飞来九龙为之吐水沐浴。该石雕于1992年10月落成。中间那位就是释迦牟尼,他原名乔答摩。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即今尼泊尔境内)。父亲便是该国国王净饭王,母亲名摩耶,是拘利国的公主。他与我国的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按古印度的习俗,妇女怀孕后必须回娘家生育,当摩耶王后行至蓝比尼花园,在一棵无忧树下休息时,太子就从他的右胁下降生了。看,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自言自语“”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但注意的是,这里的“我”,字,并不是单指释迦牟尼本身,而是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就好比我们说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不仅指毛泽东的邓小平两人,而是指以他两位代表的两代领导人的共同思想与论著。这句话的正解理解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九龙浴佛壁刻
在石雕壁的左侧有一石塔名为“法华塔”,因刻有《妙法莲华经》而得名,建于1990年冬,共有七级,高14.5米,井刻有三十六尊佛像。佛塔最早源于印度,用于藏佛舍利。其形状为一个半圆形的坟冢。佛塔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原有的传统建筑形式想结合,出现了许多新的塔型。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式等类型。通常塔身级数为单数而塔面为双数。而用途也从原始的藏佛舍利增加为珍藏佛经;修塔镇江水;报父母恩等用途。在寺院后方也有许多石塔,名为“浮屠”。是弘福寺历代高僧的坟墓。我们平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便是指的是这个了,意为行善之人公德无量。
法华塔
寺院之处总是鸟语花香,古柏参天。而一路看到的猴子更增添了游趣。说来也怪,猴子生活的地方总和佛寺在一起,例如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生活着藏酋猴,以及我省著名的佛教名山---梵净山(相传是弥勒菩萨的道场)就有珍惜的黔金丝猴。另外,在泥泊尔众多寺院的周围也生活着大量的猴子。许多游客戏称它们为“猴居士”。但毕竟野殉难训,也不要过分亲近它们,更不可打斗它们,如被它们咬上一口,那就只好去狂犬病防预中心打针咯。尤其是春天,正是猴子们发情季节,落单的猴子脾气暴躁,得罪不起的。猴群的等级观念级强,秉持着“爱幼不尊老”的道德观念。在残酷的“猴王”争霸中,被打败的公猴会被家族所遗弃,晚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猕猴
寺院的大门称为“三门”,因为并列着三扇拱门,一大两小,它象征着“三解脱”(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意思。中间那扇大的便叫“空门”,我们常说“盾入空门”便是指这个了,通常情况下空门都是紧闭不开,除非有重大活动或佛事才开启。另外,三门也叫“山门”因为自古以来大多数的寺院修建在山林之中,故而得此名。在三门上方有两块匾额,分别是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在1959年10月参访弘福寺时提写的“黔南第一山”以及前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扑初为本寺题写的寺名“弘福寺”。
弘福寺
弘福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由赤松和尚(俗姓韩,法名道领,号赤松,祖籍浙江)开创,当时赤松和尚云游来到贵阳黔灵山,见此处万峰环绕,中结平原,认为是一块清修之地。便决定在此处修建庙宇,以便弘扬佛法,造福众生,这也是弘福寺一名的来因。赤松历经三十二年劳苦,建成该寺。
在三门旁有一旗杆,悬有一彩色旗。有人会纳闷,国有国旗,香港澳门有区旗,难道佛教还有教旗不成。对了,但这叫佛旗,是1950年在室利兰迦哥伦坡举行的世界佛教友谊会上讨论并制定的。是根据释迦牟尼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色光来制定的,分别为蓝、黄、红、白、橙以及前五色的混合色。
进入山(三)门,其两侧分别是钟楼(右)和鼓楼(左)。其中悬于钟楼之中的一明朝所铸铜钟,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铸于明成化年间(1469年),高有四尺余,重有三千余斤,也算是该寺的重要文物了,我们常说“晨钟暮鼓”是有来历的,寺院的钟鼓通常只在清晨和黄昏时分敲,作为僧众作息信号。具体敲是:清晨先敲钟,快敲慢敲各18下,如此反复三次,共敲108下。黄昏则先敲鼓同样如此。为何敲108下呢?其说法不一,其中一种是一年有12个月,24节,72候,三者相加正好为108;另一说是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每敲一下就警醒人们要断除一种烦恼。每年除夕夜,都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撞钟仪式,以祈福来年国泰民安,并警示人们曝种善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进入寺院难免要烧香拜佛,为何烧香?作个例子吧: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带上礼物去拜访我们的师长和亲友,并向我们的长辈和恩师敬礼或是磕头。通理,烧香拜佛就是感谢诸佛菩萨给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真理,而烧香便是我们敬献给佛菩萨的特殊的礼物。我们向佛菩萨祈愿,保佑考大学.赚大钱.身体健康,佛菩萨们并不能像神仙那样施与法术,而是通过我们发心,将愿望寄托与佛菩萨,一他们为榜样,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最终实现我们的愿望。只要懂得这点,我们就不会去盲目的崇拜了。佛学要求真修实证,反对未经验证的盲目信仰(既迷信)。修持就是对佛学理论的亲自验证,是佛学的实践操作部分,如同学开车一定要练车,学游泳哟顶要下水一样,学佛必须配一实践,绝不可以空谈理论。这修炼可以说是佛学最大的特点。佛学体系也鼓励学生们对佛学理论进行讨论或辩解,甚至欢迎怀疑,即“大疑大悟.小疑小悟”,非常宽容大度自信,没有一些宗教要求无条信仰的特性。烧香时要心诚般为三支,即代表供奉佛法僧三宝,而在一旁会有僧人或居士帮其敲其击罄,连敲三下,而本人也要连磕三头,意为立三誓愿:一誓断诸恶习,二誓种诸善根,三誓渡众生苦。而烧纸钱是民间习俗,佛教并不提倡。点燃的明香是禁止带入内的。原因很简单,长期的烟熏会使殿内变脏。在贵阳地区特别实行烧“子时香”,每年的大年三十的晚上,朝圣者人山人海,来者都是为了零点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许下新一年当中的愿望与祈福。
天王殿
正前面对的便是寺院的第一大殿——天王殿。殿正中供的是弥勒菩萨金身塑像。他笑容可拘,坦腹竖一膝,使人有种欢喜的感觉。他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大肚罗汉”.“布袋和尚”。相传在我国五代梁朝时(介于唐宋两朝之间),浙江奉化有一位和尚,经常背着一个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家行善信佛,人们就称他:布袋和尚“。关于他还有一句湖啊这样形容:大堵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一句多么富有哲理的诗呀。他寓示着我们为人处事要宽宏大量,乐观积极向上,不可以做奸诈卑鄙小人。这尊弥勒像是佛教传中国后的另一种形象。在原始佛教中弥勒菩萨却是一位身材苗条,英俊庄严的男子形象。”弥勒“是梵语音译,意为”慈氏“,这是他的姓,名字叫阿逸多。菩萨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倨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涅謦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由弥勒菩萨继承他的事业,化度众生。这也叫做”补处菩萨“。是不是像下一届的国家主席呀。因此也称他为“当来下生佛”。说到这,大家都知道四川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佛像,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尊大佛便是弥勒菩萨像。然而,主持建造这尊大佛的便是我省遵义人海通法师,却花了九十年的时间才修建好这尊大佛,真是功不可没呀。
在弥勒菩萨两旁,立着神气威武的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刚”。有人会问:“佛教是讲慈悲的,为何在一进寺院就有如此可怕吓唬人的菩萨呢?”其实四大天王不是菩萨,他们立在寺院的门口,就好比我们当值的警卫人员。四大天王的任务就是视察众生的善恶和保护寺院的。虽然他们表现了“怒目”的神情,主要是为了降伏那些危害人间正义的“魔鬼”(千万不要误解佛教所指的魔鬼,后有注释),这也是象征佛教大雄无畏的精神。
东方持国天王和东方持国天王
右侧的两尊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表中道,琴弦松了弹不响,紧了会断掉,教导人处事待人接物要恰到好处,才能圆满),名为多罗咤,其意为从保持个人,家庭,事业到整个社会的安定繁荣,在扩展到世界和平;东方持国天王(手持宝剑,表智慧),名叫毗琉璃,其意为凡事要求进步,不进则退;左侧两尊分别是西方广目天王(手持蛇,蛇乃变化之物,借指社会上人和事物变化多端,要仔细看清楚,才能从容应付),名为毗留博叉,意为凡事要善于观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北方多闻天王(持伞,是环保的意思,指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防止种种污染。而在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名为毗沙门,他教人们做学问增长知识。他们所拿的法器,分别代着“风”“调”“雨”“顺”,而“风调雨顺”这个成语也因他们而来。我们平时说的很多成语(词语)都出自于佛门,如:无体投地,大千世界,投机取巧,刀山火海,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三生有幸,天花乱坠,不可思议,心心相印,心猿意马,水中捞月,本来面目,皮纸骨笔,百尺竿头,自由自在,作茧自缚,盲人摸象,河东狮吼,借花献佛,渴鹿逐焰,醍醐灌顶,实际,正宗,意识,真谛,作业,报应,口头禅,烦恼,种子,习气等等。这些词汇最早出自于佛经或佛门故事如今被用在日常用语中,可见佛教学术对汉语语言的影响是何等的深远。
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
天王殿背后供奉的这尊菩萨,很多人误以为是西游记中的主人公——唐僧(玄奘法师)。其实不然,这位一手拿着一颗明珠,另一手持“锡杖”(锡杖是梵文的意译,又译“声杖”或“明杖”,原为僧人行路和乞食时,振环作声,用以扣门,兼防牛狗之用。后来成为佛教的一种法器)的是地藏菩萨,地是指“心地”,藏是指“宝藏”。地藏菩萨教导我们只有通过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才能开采心地宝藏的唯一方法。因此地藏菩萨所授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则是众多佛经中的基础,也被称为“孝经”。他出家时曾发一宏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就是说如不先把世间作恶之人劝化成行善之人,使他们得到安乐的话,决不成佛。多么宏深的悲愿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诸恶莫做,诸善奉行”的准则处世,社会不将是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吗?!传说地藏菩萨本是古朝鲜的一位王子。因看透王室的纷争,于公元742年不远万里来到安徽九华山出家修行,成为九华山的开山师祖,也因此九华山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观音殿
接下来这座大殿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观音殿了。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千手观音”唐代时因避李世民名讳而省称“观音”)又名“观世音三二应身像”(此尊观世音像共有三十二臂)。什么叫“应身”呢?就好比一个人站在讲台上是教书育人的老师身份,而站手术台前他就是济世救人的医生了,回到家他又是慈爱和蔼的父亲。殿两侧这两尊就是观音菩萨不同的两种应身像了。在千手观音的两边是他两位侍者:龙女和善财。很多人一直认为观音菩萨是女性,那只是他的应身。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观音菩萨一直男身。而在传入中国之后为何成为女性了呢?在这有种说法,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妇女尤其是少女是不能轻易走出房门抛头露面的,也就制约她们到寺院烧香拜佛,因此只能请回一尊佛像或菩萨雕成了女性,以便她们供奉。因为观世音菩萨在人们心目中是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这也是天下女性的形象,因此观世音菩萨也就成了女像了。
在观音殿背后有一尊身着将军服的菩萨像-----韦陀菩萨。他的职责和四大天王相似,专门保护寺院和修行者的安全的。韦陀菩萨手里拿着一根金刚杵,就是镇压魔军用的,而佛教中所说的“魔”是指人们心生的各种嗔痴等邪念,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心魔,僻如酒鬼,赌鬼,色鬼等等。魔教中“魔”也通“磨”,是指针对自己不正确的想法,行为而进行修改磨灭。为何韦陀菩萨正面对着大雄宝殿呢?因为在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便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韦陀就相当于是国家主席的私人保镖。在这有个传说,相传释迦牟尼涅磐火化后,有个外道“捷疾鬼”偷走了佛的两颗牙齿,却被韦陀发现,便拼命追赶,因他善走如飞,终于抓回窃贼,夺回佛牙。从此以后韦陀便专职保护佛的坟墓,作为守墓者的韦陀自然也就面对大雄宝殿。关于韦陀手持金刚杵也有一种说法,如果金刚杵立于地上,另手在胸前立掌,则说明本寺不接待外来挂单(长期在此居住修学)的僧人,如果金刚杵横放与两肘之间,双手合十便意为课接待四方云游僧人。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最大的殿堂,寺院的主要佛事活动一般都在这进行,古印度佛教徒尊称释迦为“大雄”意识就是英勇无畏,而释迦是古印度的一名族名,牟尼是指德智双全的圣人。而在西游记中称“如来佛”,这三字联起来。其实是重复称呼了,“如来”是“如实而来”的意识,是佛的异名,大殿正中便是释迦牟尼佛像了。两旁的分别是他的两位弟子,左为迦叶尊者(年长者)据说他是佛众弟子中修行最能吃苦的,因此被誉为苦行第一;右为阿难尊者(年轻者)他是释迦牟尼的堂弟,因他一直侍奉在佛的身边,因此所听到佛所说的法时间最长,故被誉为多闻第一。大殿的两边分别塑有十八罗汉像。他们都是释迦牟尼的优秀大弟子。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只有十六位,为何又多了两尊呢?这有一段历史;公元二世纪的时候,师子国(现在的斯里兰卡)有位叫庆友的尊者,他写了一部《法住记》,内容就是记载十六位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这部书后经玄奘法师(唐朝人,我国著名的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大师,俗姓陈,名祎。十三岁出家)译出。到五代时,画家们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尊者和译者玄奘法师也画进去了。清代时,乾隆皇帝又钦定降龙、伏虎两位尊者列入十八罗汉之位。
在大殿后两侧的菩萨分别是:左边为普贤菩萨,他坐在一只大白象的身上,相传四川峨眉山便是他的道场;而右边这尊便是文殊菩萨,他的座骑是一头青狮,相传山西五台山便是他的道场,他们是释迦牟尼佛的得力弘法助手。两位菩萨分别代表大行和智慧。因此合称他们为“华严三圣”。
在这个地方,可以感受到北方四合院的建筑格局,两边的偏殿分别是客堂(接待访客及处理公务的地方)和法物流通处(专售佛教法物的地方,当我们购买佛珠佛像时,不能叫买,而称为“请”)。在流通处旁是一“放生池,”很多香客在朝山时,将在集市购买的或从他人之手解救而来的饿鱼、乌龟(也有将被遗弃的饿猫、狗带到寺院放养)带到这里放生。这便是佛教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只意。而在放生池正中有一菩萨像,很多游客误认为是尊“荷仙姑”像,那就错了,荷仙姑是道教中的人物,而“神仙”也只是道教才有。折射一尊“慈航观音”像,即以慈悲之心普渡众生离苦得乐之意。
大殿背后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分别为南无阿弥陀佛,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南无观世音;南无大势至菩萨。据说这两位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得力弘法助手。
在大雄宝殿后面这栋建筑共有三层,第一层为说法堂,寺院中的高僧常常在此说法;第二层为玉佛像,供有玉质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像、弥勒菩萨像等十余尊。玉佛像是在1989年从缅甸迎请来的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如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国,以及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傣族、得昂族、布依族为主),以信仰小乘佛教为主,因从南亚地区传人也称“南传佛教”。并要求凡男子年满八岁必须出家,等到成年后方可还俗。如不出家修行的,将来是找不到工作和妻子的。其实,他们的饿出家形式就相当于我们要求的九年义务教育。另外,我国汉族地区以信仰大乘教为主,因沿天山山脉传人中国而又称为“北传佛教”。而西藏和蒙古等地信仰藏传佛教。大乘与小乘的相对而言的,也就是前者为即要让自己成为行善的好人,也把劝化别人为主要修行课程,而后者则以自我修行为主要目的;第三层为藏经楼,内藏《乾隆大藏经》、《中华大藏经》、《房三石经》等珍贵经典。佛教经典称大藏经,其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经、律、论,故又称“三藏经”。其中,经藏是佛为指导其弟子修行所说的理论;律藏为给弟子规定生活规则;论藏是佛给弟子们阐明经的理论的著述。佛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饿,许多佛典本身就是美文作品,如《发华经》、《楞严经》等。中国文人深深被这些作品所吸引、感染和启发。唐朝诗人王维被称为“诗佛”,其作品富于禅趣,最能创造出空寂寞的意境。此外北宋的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也是长于此道的文人。还有许多;历史上的著名诗僧:如唐代的寒山、拾得,五代齐已、贯休,清代敬安,近代太虚等。他们的作品都是诗与禅的结合。
佛教寺院继承了我国传统的中轴对建筑格局,所有的主殿都是在这中轴上的。我们从外面看是两层,里面看是一层,这是有涵义的:从外看是表示真俗二谛,里面看则告诉我们真俗不二,万法如一。也就是说,外表有差别,实质是一样的。在主体殿阁的两侧仿宫中廊院式布局,主院与各小院绕以回廊。岂建筑主要特征是有出头斗拱。斗拱主要由斗形木块与弓肘木交错重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下小上大的托座。其屋顶形式主要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寺院的建筑风格类似于北方皇家园林建筑。这是因为佛教传人中国以来,汉传佛教极为盛行,也受到皇权与拖崇。
五百罗汉堂
寺院里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个地方,一是“五百罗汉堂”,位于寺院的左侧。自唐朝以来,一些大型寺院就修建五百罗汉堂。关于这五百罗汉有各种说法,其中也是最可信的一种说法是,释迦牟尼磐(即去世,佛教认为只有德行智慧圆满者才可达到涅磐境界,出家人去世称为圆寂)后,大弟子迦叶召集了五百位和尚在灵鹫山共同将释迦牟尼佛生前所说成册(释迦牟尼佛生前所说法并没有进行文字记录,而是在他去世后由丛多的弟子通过三次规模盛大的结集,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经书,共分三藏十二部);还有一种说法便是指释迦牟尼生前教化的五百人个恶人。其实在印度古代习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数字来形容众多的意意思。所以,“五百罗汉”像并不是意味着是个固定的数字,殿堂中有数罗汉的游戏,其方法是:随心所欲,即任意选择一尊罗汉为起点往前数,满了多少岁就数多少尊罗汉即可,你如果想知道解释,请记住数到的那尊罗汉号数,在出口对号购买一张罗汉卡片,
另一处是”素香斋”餐厅,在寺院的左后方。在这里有丰富可口的素斋,当你看菜单时,你会惊奇的发现,菜单上竟会有荤菜名,如:公宝鸡丁、红烧肉、爆炒肥肠等。其实这叫仿浑素菜,都是用各种素食品制作的。佛教的持斋茹素,乃至护生放生,最主要是基于慈悲的精神,这正说明佛教是以最清净的心灵,最彻底的方式来尊重众生生命的表现。其实,经常吃素食是有益健康的,素食可减轻肾脏负荷,对肾功能不健全的肾脏患病者来讲,能起到让肾脏“休息”的作用。吃素已成为时下健康的新潮流.然而新式的素菜不再是传统素菜那么单调,无论在外形成或是烹调手法上都非常接近荤菜,做到了形似、味似的最高境界,真是惟妙惟肖,以假乱真,令人吃得开心,吃得放心!
走到这里呢,弘福寺的主要景点也就都游览过了。我们的行程也要告一段落。我真切地希望各位朋友下次再来。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