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是跟着父亲一起赶集,星星点点,留下了一些印象。
集市上交易的东西,大都是农副产品,如萝卜白菜、扫把笤帚、粉条绿豆之类的,很少有工业品。 我随父亲赶集,有几次是卖猪娃儿,自家养的老母猪下的猪仔,用架子车拉着,有六七个吧,一天下来也可能卖不完,再拉回来。中午吃带的干粮,一般是烙的薄饼,饿了吃几口填填肚子,还可以到老乡家里喝一瓢凉水解解渴。 节的时候,赶集就是卖甘蔗,那时父亲在家里的自留地里种上甘蔗,秋收后,打成捆,20根一捆,用稻草绳捆两道,在院子里挖一个甘蔗窖,把甘蔗一捆一捆地摆上一层,然后撒上一层潮湿的细沙,再摆上一层甘蔗,再撒一层细沙,到最上面,用泥巴糊上即可。 到春节前后,从甘蔗窖里扒出来,到集市上卖一些钱。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七八块钱。运气不好的时候,一天仅卖出去一根甘蔗,收入一毛钱。从春节前开始,一直到三月,总是卖甘蔗。所以,我现在不敢看见甘蔗,不敢听人说起甘蔗,只要看到或听到甘蔗,所有的大牙就发麻得很哩。 卖甘蔗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所以,有时候采取兑出去的办法,就是整批地卖出去,当然价格要低了。一根甘蔗零售价一般是一毛钱,而兑出去,就是六七分的样子。 还有一次,是在上的时候,寒假里,我把家里种的胡萝卜挑着去赶集卖,一天下来,一个也没有卖出去。直到下午,乘着一辆拖拉机回家了。这事使我久久不能忘记,我在思考着,农村人挣个钱不容易啊。农产品种植本身就很不容易,遇到天公不作美,甚至颗粒无收,种子钱、化肥钱、功夫钱也都白搭进去。就是种出来了,卖不出去,不也是白费吗? 那时经济水平低,人们都缺乏购买力,东西不好卖也就不足为奇了。和现在的日子比,那真是有天壤之别。
- 上一篇:酊剂药如何配制 (打一菜肴名)
- 下一篇:儿子教我学会温柔_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