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时代 710年-794年,日本迁都平城京,由此进入了奈良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就被称为奈良文化,也叫天平文化。随着和周边国家,包括中国、朝鲜等的交流,佛教文化和唐文化逐渐进入日本并盛行起来,奈良文化就深受这两种文化的影响。
含义
狭义上指日本创造或再创造的文化。广义上指在当时日本背景之下,在日本流传的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统称。
奈良文化也叫天平文化〔710年-794年〕。于天平年间达到全盛。奈良曾是日本的首都,以平城为京城时期的文化。这一时期文化繁荣,天皇和国家本位主义的倾向,贵族中心化的都市文化,佛教中心的艺术以及唐朝文化风格的强烈影响。在城市规划、寺庙建筑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对外文化交流也很活跃。那时的奈良是日本文化、艺术和工艺的摇篮,在各代皇帝和皇后的庇护下,佛教首先在此兴旺起来。同时,在这时期,日本逐渐摆脱了对唐朝文化的简单模仿,与唐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所谓国风文化。这一时期的文化对后世的日本文化也具有深远影响。
奈良时代的文化,受到了佛教和唐朝文化的影响很深。在绘画方面的像药师寺的吉祥天画像,正仓院的鸟毛立女屏风等更为有名。在佛像方面,像东大寺的四天王像,日光,月光菩萨像,都是美丽的艺术品。奈良时代的文化,是在圣武天皇的天平年间(729~749)达到最高峰是在这个时期,所以称为“天平文化”。
起源
自元明天皇建都,到恒武天皇迁都。奈良城在纷纷扰扰中做了70年的日本皇都。而建都奈良期间,也正是日本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吸收,大萃取的时代。此时形成的文化氛围又有别于飞鸟地方为首都之时,所以称为奈良文化。
在奈良文化时期,首先是佛教在日本的勃兴。飞鸟之时,佛教还是在少数贵族中流传,如苏我氏、圣德太子等。佛教文化本就是宣扬众生平等的大文化,并非如此小众。到了奈良时期,就推而广之了,为了解决外来佛教和本土神道教的矛盾,日本的统治阶级采取了和稀泥式的态度,即本土大神们其实是这些佛爷来到日本搞的变装秀,他们其实是一群人,不过是为了解放日本人民的思想,采取了两步走的方法。这个思辨的成功,是让佛教在日本的畅通一直无阻。而通过佛教的传播,僧人也积极的干预政事。
发展
日本在奈良时代更是学着唐朝的汉诗,大量模仿,再把往日的诗词歌赋新曲一起精选的放在一个集子里,成就了日本一大著名诗歌总集《万叶集》。《万叶集》涉及面及广泛,从王公贵族到贩夫走卒无所不包。其中万叶集按时间分有四个组成部分,最终的集大成者是在奈良时代完成。
奈良时代,也不仅仅是日本文化全面学习中国文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日本的典章制度同样全面照搬中国大唐的模式,从大化改新开始,到大宝律令再到大宝律令的养老律令等等,从土地所有制、军队模式再到文官系统。无一不效法大唐。唯一没有学去的就是科举制度,当然有人又说了,这正是后来日本先进的原因,科举制度害了人。要我说这就是胡扯,科举制度本身是很先进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总比组织考察来的靠谱,害了我们的是科举考试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日本不实行科举制度是因为他们一直有着贵族管理的模式,不愿意把权力分散到全国老百姓里去,从这点讲,到今天日本都有着很强的等级观念和我们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