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文化 奈良文化在日本历史上拥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同时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种见证,是中日文化同源的一种象征。迄今为止,我们依然能够在日本奈良看到唐代的气象,这是因为奈良文化对中国唐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日文化同源,奈良是个象征。奈良在日本中南部,是日本文化的发祥地。奈良是公元710年仿照中国唐代的长安城修建的“平京城”,直到784年都是日本的首都,在74年中先后有七代天皇在奈良主政。如今,奈良被称为日本七大城市之一,由于保存有东大寺、法隆寺、唐招提寺等名寺古迹而被列入世界遗产,成为中日两国古代友好交往最宝贵的历史见证之一。
唐代中国的佛学、建筑、医学、诗歌曾是日本古代文明的重要源泉。法隆寺始建于公元607年,是日本圣德太子当政时修建的。法隆寺有48座佛教建筑,其中11座建筑修建于公元8世纪前后,体现了中国古代佛教建筑与日本文化的融合。日本古代定都奈良后曾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和留学生、留学僧。唐招提寺更是中日友好交往历史的见证。它是唐代高僧鉴真(公元688—763年)东渡日本后,于公元759年开工修建的,具有浓郁的中国盛唐建筑风格,已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当时,扬州的鉴真和尚受日本留学僧之邀赴日传道,五次东渡失败,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754年第六次东渡日本,终于到达奈良,把中国的佛学戒律、建筑学、医药学等介绍给日本,直到长眠于奈良,为日本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后,日本古代高僧空海于公元804年到长安留学,带回大量经书,建立日本真言密宗,醍醐天皇赐为弘法大师,使佛教在日本进一步弘扬光大。
至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仍然是日本民族的精神食粮。《论语》、《》、《》、《庄子》等译著在日本的书店中常年畅销不衰,甚至连明代作者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也成为近年最抢手的畅销书之一。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家喻户晓,连《杨家将》也成为日本当代作家手中的创作题材。在日本,学习汉语的人不断增加,据报道现约有200多万人,仅次于学习英语的人数。在日本,约600所大学和550多所高中开设了汉语课程。截至去年,日本在各大学设立了10家学院。日本许多人学习汉语是出自个人兴趣和对中国的亲近感,而中国古代文明留在日本的名胜古迹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2007年底福田首相访华时,特地前往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向世界表明中日两国文化同源,并且有“和为贵”等共同价值观,增进了两国之间文化的认同。2008年胡锦涛主席到访奈良,又使1200多年前兴建于古都奈良的唐招提寺重放异彩,使和尚留下的中日友好佳话更加广为人知。回顾中日友好交往的这段历史,更加坚定了双方在新世纪构筑全面战略互惠关系,共同为亚洲及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的决心。
(刘江永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