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 如今的莎士比亚不仅已经渗透到英语语系的国家中,而且也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种莎翁的这种影响力呢?听听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暨翻译学谢天振是怎么说的。 解放书单: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莎士比亚? 谢天振:每到某个文学家、思想家诞生和去世大年的时候,人们都会由衷地纪念,这是国际的惯例,这样做的用意是引起当代人对历史遗产、文化传承的一种关注。 纪念莎士比亚,并不意味着我们追捧国外文学,贬低自己。莎士比亚不仅属于英国,他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纪念是为了传承。 解放书单:中国人初识莎士比亚是在什么时候? 谢天振:莎士比亚进入中国的时间很早。通行的说法是1856年,英国传教士慕维廉翻译了《大英国志》一书,书中第一次提到莎士比亚,当时译为“舌克斯毕”。 1839年,林则徐命人将英国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编译成《四洲志》,其中的第28节在谈到英国文学时,提到了“沙士比阿、弥尔顿、士达萨、特弥顿”等四人,这里的“沙士比阿”即为莎士比亚。 1894年,严复在他所译的《天演论》的《进微》篇里也提到了这位戏剧诗人。8年后,第一个把Shakespeare译成今天通用的莎士比亚,并极力推崇这位英国作家。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写道:“希腊诗人荷马,古代第一文豪也……近代诗家,如莎士比亚、弥尔顿等,其诗动亦数万言。伟哉!勿论文藻,即其气魄,固已夺人也。”那时,中国人便知道了莎士比亚。 解放书单:在进入中国的一个世纪里,莎士比亚始终参与着中国的文化竞争,并在竞争中建立起了其经典的地位。 谢天振:早在上世纪2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中,莎士比亚就成为了一种思想启蒙方式。 莎剧中的人文主义理想似乎比中国传统文学和戏曲中的封建思想更有吸引力、更受观众欢迎。原因就在于,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不仅要推翻封建社会制度,更要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否定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莎剧恰恰以生动的人物和深刻的哲理,展现出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新兴价值观念的认可。那个时候,有些接受西方文化较早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接连上演了20多部改编自莎剧的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莎士比亚剧作的经典性就逐渐表现出来,并被人们所认识。在中国的舞台上,不论是话剧还是戏曲,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所有外国作家中被改编最多的,他的作品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解放书单:400多年来,被不断地解读、演绎和改编,莎士比亚的作品为什么能有这样持久的生命力? 谢天振:我们对莎士比亚文学的翻译从未中断,知名的文化人物也一直在关注。如果列一份莎士比亚研究者的名单,一定会让人眼前一亮,因为都是文化大咖,比如、闻一多、梁实秋、徐志摩等。上世纪30年代,梁实秋翻译了8部莎士比亚作品。 为什么经久不衰?离不开莎士比亚作品永恒的魅力,它含义丰富,从中看得见自然世界、文化世界、哲学世界和宗教世界。 文学经典之所以能成为文学经典,必定有多种多样的因素,或者人物刻画得好,或者主题崇高,或者技巧到位等,但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莎翁作品提供给人们创造性阅读。什么叫创造性阅读?就是读者会有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国家的人,在读莎翁作品时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比如哈姆雷特,歌德说他优柔寡断,叔本华说他有厌世情绪,弗洛伊德说他有恋母情结……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可以挖掘。 解放书单:理解莎士比亚,某种程度上不仅代表了理解西方文明与文化,而且构成了中国学人与世界对话的一个基础。 谢天振:在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中,中国文学不断地在他者之镜中参建自我,莎士比亚在中国的足迹也是中国文学主体性的建构过程。莎士比亚作为西方文明他者的典型代表,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展开了与中国文明的对话。 也是通过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使我们的文学研究方法更加多元,与西方最新的文艺理论思潮相结合,运用浪漫主义、比较方法、原型批评、心理学批评、意象-语义批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理论等理论,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绩。 400年发生的这一切,就是对最好的纪念吧。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莎士比亚:中国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