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声,显父母”,是孔子在《孝经》中的话。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杨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行孝道有始、有终,孝之始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孝之终的儒家的观点,就是“扬名声,显父母”。儒家思想偏重于入世,但是唐以后的读书人,均以建立世功、光前裕后、封妻荫子为理想目标,都涌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士子之路,错解了孔子说的“立身行道”。
立身就是立命,人非性子化了不能够立命,所以传统教育的第一关就是要帮助学生化性。人的命如车轮,性如车轴,性子不正,命轮一定会跑偏,所以韩愈才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帮助学生化性立命,教他做人之道。
性子化了、气质变了,人才肯吃苦、才肯吃亏,然后才能够行道。行道就是按照《》中讲的“五伦十义”的道理,学做人。“十义”是人的十根命柱,也是十条做人之道,真正做到了,行圆满了,命就立起来了,“立身行道”才算做到了。
禀性化掉了,人“性本恶”的动物属性的根才能彻底根除掉,这个业根一断,就可以上拔祖先,所谓是“一人得道,九祖升天”,祖宗八代都跟着沾光,这才是真正的“孝之终也”。
“裕于后”是向下,为子孙后代积累福德,就是《千字文》中讲的“川流不息,渊澄取映”。自己这一辈人,要在祖先建立的德业之上立身行道,让自己的德行象奔 腾不息的江河水一般,一代代地川流下去。前人植下的道德之树,会成为佑蔽后人的福荫,能做到“光于前,裕于后”,人的一生才没有虚度。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
常人留给子孙的,都是物质财富,满箱的金银财宝,我传给子孙的只有这一部《三字经》。这几句话的字面意思很简单,但其中的道理却非常人所能理解,更是难以做到。
汉 朝的著名学者疏广,字仲翁,是西汉兰陵人,对《春秋》有独到的研究。汉宣帝征他为博士,授以太子太傅的官职,他的侄子疏受也被聘为太子少傅。二人都是辅导 太子的老师,地位相当高。五年后的一天,疏广对疏受说:“我们的官做得够大了,名声也不小,再不急流勇退,就该树大招风了”。于是二人就向汉宣帝奏请告老 还乡。宣帝与太子厚赠给他们一笔钱财,让二人荣归故里。疏广回乡后,将这些钱财都分送给了亲朋故友。有人劝他给子孙留一些,他摇摇头说:“我的子孙如果有 才德,钱财只能损伤他们的志气;如果愚昧昏庸,钱财只会掩盖他们的过失”。人们都很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人的福德属于心性,是可以遗传的;物质属性 的钱财是不能遗传的,故有“富不过三代”的古训。我们反复强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关系关,留财给子孙的人,心里面先就存了子孙一定不成才的念 头,否则你为什么要留财?种了这样的因,将来就要结子孙不成才的果。所以古人才说“积财给子孙是留祸,积德给子孙才是留福。有智慧的父母都是教导子女“幼 儿学,壮而行”,让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长大以后行道做德,立身于社会。有出息的子女,一定可以独立开创一份事业,没出息的子女有了钱反而坐吃山空,什么 也不学、什么也不会。等他们老了,钱也用光了,自己又没有本领,你让他们怎么办?古人说:“糊涂的爷娘,败家的儿郎”,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所以遗 财给子孙,不如遗德给子孙,祖先把自己的、嘉猷、忠告遗留给子孙后代,这些才是千金难买的宝贵财富。所以这里才说“我教子,惟一经”,一部《三字经》 就够了。《三字经》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史,用极简单的文字将经史子集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贯三才,出入经史”。清朝康熙年间的内阁学 士、刑部尚书徐乾学,传给儿子们的则是一楼图书,他说:“吾无美田宅、园池、台榭、金玉玩好之物以传后,所传者惟是尔”。因此将其藏书楼命名为“传是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