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习俗
瑶族的习俗(一):
瑶族的风俗习惯
瑶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日常菜肴有黄豆、饭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利用“鸟盆”捕捉候鸟,腌制为酢,是款待贵客的美味佳肴。桂北地区的一部分瑶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茶叶煎汤,佐以生姜、辣椒、食盐调味,趁势冲泡炒米、炒豆、米花之类同饮,具有特殊的风味。瑶族住房有竹舍、木屋、茅房和小部分泥墙瓦屋。房屋一般是一栋三间,中为厅堂,两侧房前部为炉灶或火塘,后部为卧室,屋前屋后,分设洗澡棚或猪牛栏。
瑶族的风俗习惯[由整理]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几个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他们以务农为主,实行轮耕,兼营狩猎、捕捞与采集,手工业较发达;聚居区出产优质红米和药材。
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木薯、芋头、豆角等。有时也用"煨"或"烤"的方法来加工食品,如煨红薯等各种薯类,煨苦竹笋、烤嫩玉米、烤粑粑等。
居住山区的瑶族,有冷食习惯,食品的制作,都思考便于携带和储存,故主食、副食兼备的粽粑、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劳动时瑶族均就地野餐,大家凑在一块,拿出带来的菜肴共同食用,而主食却各自食用自我所携带的食品。
常吃的蔬菜有各种瓜类、豆类、青菜、萝卜、辣椒,还有竹笋、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黄花等。瑶族地区还盛产各种水果。蔬菜常要制成干菜或腌菜。云南的一些瑶族喜欢将蔬菜做得十分清淡,基本上是加盐白水煮食。有的直接用白水煮过之后,蘸用盐和辣椒配制的蘸水,以持续各种不一样蔬菜的原味;肉类也常要加工成腊肉。广西的瑶族烹调肉类一般用干炒、水煮,放盐调味,用佐料的较少;而肉类则要做成味道十分浓郁的菜肴,鲜肉或腊肉,先炸烤焦黄,然后再煮。
瑶族人喜爱吃腌制食品。“鸟酢”,是瑶族独具风味的著名食品,用鸟肉腌制而成。将捕获的鸟去毛洗净、晾干,拌以米粉及食盐,放入一个小口瓦坛内,用芭蕉叶封住坛口,数日后即可取食。瑶家人常用“鸟酢”来招待贵客。有时,还用这种方法腌制猪、牛、羊肉等。
瑶族人也喜欢吃虫蛹,常吃的有松树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瑶族人还喜欢利用山区特色自我加工制作蔗糖、红薯糖、蜂糖等。
瑶族人大都喜欢喝酒,一般家中用大米、玉米、红薯等自酿,每一天常喝2、3次。云南瑶族喜用醪糟泡制水酒饮用,外出时,常用竹筒盛放饮时对水。
瑶族还喜用桂皮、山姜等煎茶,认为这种茶有提神、清除疲劳的作用。很多地区的瑶族喜欢打油茶,不仅仅自我天天饮食,而且用油茶招待宾客。逢清明节时,各家各户都要做染色花饭吃。
宴客有号称“瑶家三礼”的“敬茶洗澡接风酒”;全寨公宴贵宾的“碗酒串肉”;山珍野味杂陈的“献鲜”;以名珍“水龙肠”接风的“龙肠席”等。此外,还有调解民事纠纷的“上门挂红酒”,宣布断交撵人的“炒豆煮蛋”。
其中,不少食俗颇有意趣,例如求婚带一包肉和两葫芦米酒,女方同意便收肉不一样意则刺破葫芦;择婿常有“埋蛋”之举,视其变化决定取舍;姑娘出嫁向乡邻分赠焦黄豆;离婚仪式为“破竹筒”,离婚双方各提一筒酒,交换饮毕砍破竹筒后就此和气分手。
崇拜盘瓠的瑶人禁食狗肉和龟肉;崇拜密洛陀的瑶人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绝大部分瑶人禁食猪肉和蛇肉;产妇分娩后头几天禁食猪油;祭神忌用狗、猫、蛇、蛙;猎兽后务必先祭奠山神才可分割食用。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招赘习俗较为普遍。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较为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透过唱歌形式,寻找配偶,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请媒说合,方可结婚的。
节日里因为人多,饭一般不用铁鼎锅煮,而用木甄蒸,这种饭香气更浓。每逢节日。瑶族人家还要做粑粑。节日菜肴主要是鸡、鸭、鱼、猪肉、豆腐、粉丝以及各种蔬菜。五岭山脉的瑶族,节日里喜作豆腐圆(圣水豆腐酿---瑶家十八酿第一酿),包“荷包扎(米粉肉)”。盘王节每隔若干年才举行一次。过去过盘王节时,都要超多宰杀牲畜,进行祭祀。祭春每年都要进行,一般都选在农历三月,届时青年男子要上山围猎,下河捉鱼;妇女则要包粽粑,蒸五色糯米饭。花篮瑶在除夕晚上要先以一块肉和一团粑粑给狗吃,名为祭狗,然后家人才能进餐。他们认为谷种是狗带来的,先祭狗是预祷五谷丰登。节日菜肴要丰富多彩,除鸡肉外,还有河鲜和捕猎的山禽野味及豆腐。
有的地方瑶族四月八节还要煮乌米饭。在湖南江水县的瑶族姑娘,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过“野餐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们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伙子不许偷看,违者还要受罚。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大型娱乐活动,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以后进行,时光的长短各种不一,约为3—9天。届时家家备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机会进行择选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就可透过媒人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举行婚礼时,都要大摆筵席,按传统习惯,婚宴上务必要请寨老参加,新郎新娘饮交杯酒。
婚俗
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都是适龄男女必说之事。中国传统,女方嫁给男方,生的子嗣岁随父亲姓,这也成为千百年不变的规定。但在我国少数民族当中,嫁郎嫁女都有一个样的说法。
爬楼
茶山瑶年轻人“爬楼”聚居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响,在婚嫁上基本持续着传统习俗。
那里生活在大瑶山的茶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意即住在山上的人。茶山瑶的小伙子为了寻求感情,至今流行着的“爬楼”风俗,独具民族风情。茶山瑶村落一般依山傍水,较大而集中,其住宅均为两层木楼。门面和吊楼部分,雕龙刻凤,涂油抹彩,好似一顶花轿悬挂山中。清静的吊楼是成年姑娘社交活动的场所。走进吊楼楼的大门,便会发现聚居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响,在婚嫁上基本持续着传统习俗。那里生活在大瑶山的茶山瑶。
嫁女又嫁郎
瑶族自治县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境内因汇聚着盘瑶、花蓝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等5个支系的
瑶族而被称为“世界瑶族之乡”。已故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支系较多,民俗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热点,其中就有瑶族。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瑶族群众在生活中构成了深厚质朴、绚丽多彩的瑶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瑶家婚嫁礼仪,涵盖了瑶族丰富。盘瑶婚期大多在秋收之后,春节之前,分“嫁女”和“嫁郎”两种。举行正式婚礼之前,务必经过择偶、提亲、订婚等过程。婚宴“正酒”三餐,“偏酒”(早餐、宵夜)六餐。第四日早上亲客告辞,男家各送一份“奶头礼”(亦谓小源礼),即:送岳父母猪腿各八至九公斤,其它猪肉四到五公斤。第四或第五天,夫妻回门住一宿,同回后方圆房。
宗教信仰
瑶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些地区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或图腾崇拜占有必须地位;有些地区则主要信奉巫教和道教。道教对瑶族影响很大,凡属丧葬一套祭祀仪式,基本上按道教法旨进行,只是其中掺杂了一些民族原始宗教的资料。瑶族人认为狗是自我的祖先,在重大节日时都是先有狗上桌舔食后方能食用。相传在远古时代,两个大王之间互相打仗,其中一大王下诏,如杀死对方者将女儿许配给他,瑶族的祖先将诏文揭下,深夜潜入军中将那大王头颅咬下。许诺的大王不好反悔,却又认为这是一只狗,于是要求他们隐居深山。瑶族的祖先带着大王的女儿来到四面环山之地,不料,深夜瑶族的祖先竟由狗变成人,二人结为夫妻。后发展为千户人家,此地被后人称为千家峒。
瑶族的习俗(二):
瑶族的传统节日
讨念拜
讨念拜,意译是月半所过的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三天,瑶家山寨欢腾得象点燃的鞭炮。那些泡在清泉绿涧里长起来的姑娘,本是水色如玉,苗条多姿。这几天打扮得娇气滴流,一个个身穿绣花衬衫,腰系多种图案的挑花筒裙,戴着银项链和镀金耳环,微笑着遮在花绸伞下。小伙子们,头裹方格巾帻,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挂裤,虎身大眼,结实健壮,逗人喜爱。连老大爷、老大妈也换上节日的盛装,四面八方,熙熙攘攘汇聚在水洞坪墟场,欢度传统佳节。
瑶族的传统节日
说起讨念拜,有个悲壮动人的历史故事。
相传康熙年间,封建统治者的军队进逼瑶山。掳掠劫杀,无所不为。瑶家山寨,暗无天日,面临着灭族亡种的悲惨绝境。
在这危险之际,一位瑶家姑娘名奉姐,精明干练,沸腾着满腔热血与无比悲愤,把山山寨寨的青壮年兄弟姐妹组织起来,垒石为堡,砍树作寨,据险守防,抵抗来侵的敌人。在追击进犯者直到他们的官衙后,放了一把火,将官衙化为灰烬。
这时,司门前巡检司上奏清廷,派来了大兵。由于地形崎岖复杂,奉姐指挥合窍,群众团结一致,善守能攻,官军一筹莫展。最后设了一个诡计,使一个青年悍卒化装成卖货郎,挑着满担瑶家日常生活物品,如
瑶族
盐、布之类,上寨叫卖。奉姐见单人一个,不足为俱,便接进室内。那知这货郎接近奉姐时,拔“出利刃向奉姐刺杀,外面亦金鼓齐鸣,伏兵四起,带伤的奉姐在一阵慌乱中冲了出来,在现今的水洞坪一带,率众与官军杀了三天三晚,600多位瑶族同胞因寡不敌众,全被官军杀死。
英勇的奉姐姑娘牺牲了,却永远活在瑶族人民心中。人们纪念她,但又怕引起封建统治者的怀疑与嫉忌,于是在每年的五月十五至十七日三天,瑶家男女老少,都来到水洞坪举行集会。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赛歌赛舞,以特殊的形式,表达他们对英烈的吊唁。最后构成为如今人人赶墟购物的传统盛会——讨念拜。
讨寮皈节
讨寮皈节,意译是逃脱凶恶的菩萨。此节分两段,第一次是农历七月初二在茅勒举行,这一带的瑶民要过了这个节日,才吃黄瓜和白瓜。传说宋朝末年,当地瑶民的祖先在江西吉安田卢地带,遭到当地赵、鲁二督统镇压。七月初二,有些孕妇逃到鹅颈大丘的黄瓜和白瓜丛中,哀求饶命,才幸免于死。因而起誓:永传后代,要越过七月初二,才能吃黄瓜和白瓜,违者子孙不昌。第二次是农历七月初八至初十,在小沙江举行,传说清朝雍正元年(1723),当地一豪绅追赶麻洞瑶族四姓六姐妹而引起反抗,豪绅却谎报瑶民谋反,请求清兵镇压。瑶民先后在今大沙江和小沙江奋战后退至麻塘山居险而守清兵只好议和。当时瑶民把战地称作大杀光和小杀光,以后为求民族团结,才改名大沙江、小沙江。如今节日里,瑶民都盛装,到集会地点尽情欢乐,周围汉人,也参与同乐,人们赶集聚会,青年男女赛歌对舞、谈情说爱,充满喜庆气氛。
瑶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干巴节、新米节、目莲节等,盘王节(又叫达努节或瑶年)是最大的节日。瑶族人民喜爱唱歌,每逢节日或喜庆,都要唱起嘹亮动人的歌谣。
成人礼
度戒
度戒是瑶族男人的成人仪式,是瑶族特有一种习俗,是瑶族男人成长程中不可少的神圣一课,比娶新嫁女还要隆重。瑶族不认为18岁是成人的年龄,在他们看来年龄无论大小,只要度戒过关,就是男子汉,就得到了神灵的保护,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能够担任全寨的公职,获得男性人生的社会价值。没有度戒或度戒没有过关的男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有价值的男人,就没有社会地位,得不到姑娘的爱慕,甚至找不到老婆。年长者如未举办度戒,务必找机会补办,否则就不认是瑶族人。流传至今,度戒在江城瑶族社会生活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瑶族的度戒比较复杂,准备的时光也就比较长。男孩长到10岁时父母就请识字先生推算吉利年份来给他度戒,决定度戒年后,父母提前一两年为度戒作准备,并在度戒年内确定度戒的具体时光。时光确定后又请师父,师父越多越好。度戒前男孩要蒙被入睡5天,等到度戒仪式时才能出门。之前师父给男孩读经教授,并设立高桌反得练习度戒仪式上的动作,同时对男孩进行本民族传统道规范的教育,在师父的训导下自觉修身。
度戒的整个仪式繁杂冗长,太阳尚未出来,仪式便已开始。主师父先替男孩诵经做法事,然后身着红袍的引教师指导男孩穿上其同样的神袍,系红腰带,头戴瑶族的“上元”圣像。引教师把一条红布条的一端系在自我腰上,把另一端系在男孩的腰上,象征着徒弟象婴儿一样尚未分娩离开母体。引教师拿着神剑和神咒引领男孩走向度戒场院,路上引教师还拿出早准备好的小钱给挡路人,以求买路放行。到了天台后,引教师又领着男孩在天台下从左到右转3圈,然后手持树叶神咒首先从正面的梯爬上天台,口中念念有词,下来把男孩领到天台的戒桌,解开系着的红布条,表示婴儿从娘体分娩。并给男孩讲誓言,拜叩完后将木梯撤掉。男孩对天发誓: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不奸女拐妇,不虐待父母,不陷害好人……发誓完毕,由师傅用一个三角形的印章在男孩手上打上一个红色印记,至此度戒仪式结束。
江城的瑶族度戒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自始自终贯穿着本民族的传统道德和戒律条文训导,并借助这一形式给即将走向社会的男孩子灌输传统道德,使受戒者在人生转折关头受到教育和熏陶,度戒对学习、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用心的促进作用。
达努节
“达努”是瑶语,意为“不要忘记”。节日定在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相传这一天,是瑶族始祖“祖娘”的生日,所以又叫“祖娘节”。
传说祖娘叫密洛陀,她曾派三女儿带着谷子到山里垦荒。密洛陀将珍藏的铜鼓送给三女儿,并帮忙她驱逐鸟害,使粮食获得丰收。从此,祖娘的三女儿就在山区安居乐业,繁衍子孙,成为瑶族。瑶族人民为了纪念密洛陀,就把她的生日定为“达努节”。
过节这天,瑶族村村寨寨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祭献给祖娘甜米酒和糯米粑粑,按照传统习俗,家家都要杀鸡宰羊,穿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约聚在预订的地点,敲击着象征祖娘遗留下的铜鼓,虔诚地为祖娘祝寿,并祝瑶家人畜两旺,年年丰收。在表演击鼓的时候,人们还争相给最佳鼓手敬酒祝贺,赐予“鼓王”的美名。此外还要唱传世的“密洛陀”古歌,跳起欢快的舞蹈,歌颂祖娘的功德。
牛节
瑶族的牛节也和农业生产有关。在瑶族地区,牛是重要的畜力,犁地耙田都用牛力,过去一些地区的瑶族还用牛力拉车运输东西,牛在生产劳动中所起的这种重要作用,使人产生爱牛、惜牛的情绪,从而构成敬牛习尚,并构成牛节。据瑶族民间传说,每年夏历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所以,人们将这天作为牛节。牛节这天,禁用牛一天,不能对牛高声吆喝,更不能用鞭、棍打牛。广西田林潞城一带瑶族,牛节这天,各家各户要杀鸡、杀鸭、捡田螺、捉泥鳅来祭祀牛栏。将牛鼻圈脱下,连同3块石头、3个桃子、1个小稻草人(象征牧童)装进竹篓挂在牛栏上,俗称"保牛魂"。广西富川一带,人们用酒和鸡蛋拌饲料喂牛,将牛赶到水草最好的地方去放牧,众人则坐在草地上品尝从家里带来的食品。傍晚,将牛洗刷得干干净净,才赶牛回家。牛回栏后,人们点香放鞭炮,祭祀牛神,祝福牛无灾无难。广西桂平一带的瑶族,家家户户用新鲜芒叶包五色糯米饭,拿到牛栏前供祭,烧香拜祭牛神,祈求耕牛无灾无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然后将糯米饭喂牛。
盘王节
“盘王节”是瑶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日时光为农历十月十六日。
但根据各地瑶族传统习俗和谷物收成、人畜康泰的状况而定,每三五年才过一次,甚至有的12年过一次。每逢“盘王节”,村寨房舍要打扫干净,男女老幼梳妆打扮,换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尽欢而散。除此以外,瑶族还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木莲节(也称祖先节,时光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等。大年初一妇女不串门访亲,不吃青菜,有些还在门外插一青枝或木牌。正月初三、初五、初六家人不出门。
盘王节能够一家一户进行,也能够联户或者同宗同族人集聚进行。但不管以哪种形式举办,都要杀牲祭祀,设宴款待亲友。节日一般为三天两夜,也有的长达七天七夜。
节日期间,瑶族人民杀鸡宰鸭,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汇集一齐,首先祭祀盘王,唱盘王歌,跳起黄泥鼓舞和长鼓舞,追念先祖功德,歌颂先祖英勇奋斗精神。其次,欢庆丰收,酬谢盘王,尽情欢乐。与此同时,男女青年则开展对歌活动,抓住良机择意中人。有的地方还要打花棍、放花炮及请戏班子唱戏等。
盘王节仪式由4名正师公主持,各司其职,还愿师、祭兵师、赏兵师、五谷师,每人1名助手,共8人,此外还有4名歌娘歌师、6名童男童女、1名长鼓艺人和唢呐乐队参与盘王节。其传承方式以师承和家传为主。
其仪式主要分两大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请圣、排位、上光、招禾、还愿、谢圣",整个仪式中唢呐乐队全程伴奏,师公跳《盘王舞》(《铜铃舞》、《出兵收兵舞》、《约标舞》、《祭兵舞》、《捉龟舞》等);第二部分是请瑶族的祖先神和全族人前来“流乐”,流乐的瑶语意思是玩乐。这是盘王节的主要部分,恭请瑶族各路祖先神参加盘王节的各种文艺娱乐活动,吟唱表现瑶族神话、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资料的历史长诗《盘王大歌》。流乐仪式一般要举行一天一夜。
奇风异俗
瑶族抛花包
抛花包是富宁县瑶族男女青年的一种娱乐形式,瑶语叫“武多”。
瑶族的花包用红、黄、蓝、白四色布拼缝而成,内装玉米。活动人数不限,男女各为一方,每人都握两个花包,距离约一丈,左手接来右手抛去,男女对掷,往复循环,一时满场彩花飞舞。
传说从前有对青年相爱,男的叫盘阿思,女的叫刘三娘。瑶族头领想讨三娘为妾,被三娘拒绝,转而逼迫盘阿思,要盘阿思一天以内制一件五色凤凰衣,否则不准与三娘结亲。阿思历经艰辛,连一只鸟儿也没有猎获。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位仙女为阿思的精神所感动,送给阿思一件凤凰衣。阿思和三娘在乡亲们的帮忙下,打死了瑶族头领,结成了夫妇。为了纪念仙女的恩情,三娘按凤凰衣的颜色,绣了四个花包,保留了红、黄、蓝、白四色,摒弃了黑色,以表示冲破黑暗、走向光明。自此以后,便有抛花包的活动。
富宁瑶族的抛花包活动,是青年男女的一种交际活动,许多青年男女都是透过抛包活动结为终身伴侣。
在瑶族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不能同床共枕,新郎慨地让出自我的床位,由陪伴新娘来的同胞姐妹、知心女友与新娘同床共枕,说说知心话。新郎让出床位后,便邀请未婚青年男女到村旁彻夜对唱山歌,其资料主要是与未婚青年话别,说明自我已成家立业,肩负家庭职责,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跟大家一齐玩耍,并期望同龄青年尽快找到心上人,早日成家立业。新郎要待第三天早上新娘返娘家回来以后,方能进入洞房与新娘共度良霄。
瑶族的习俗(三):
瑶族的风俗习惯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com/so/广东.html' target='_blank'>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瑶族风俗习惯很有民族特点,但因各支系的居住地区不一样而产生服饰、饮食、居住的差别。近代瑶族服饰式样多姿多彩。男子上衣有左大襟和对襟两种。裤子长短不一,以蓝黑色家机布为主。
南丹白裤瑶男子空白色灯笼裤,长至膝盖,故称之为“白裤瑶”。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长衫长裤,有的穿短衣百褶裙。头缠黑色或白的绣花巾,束腰带,上衣、裙、裤、头巾、腰带均绣彩色花纹。饰耳环、手镯、银牌。
大瑶山茶山瑶妇女爱戴一斤多重的弧形银板。灵川、融水的瑶族妇女戴一种高耸支架,上覆布巾,下垂彩色缨络的帽子,显得高雅独特。
瑶族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从事林业。食物以大米、玉米、红薯为主,喝酒吸烟比较普遍。桂北瑶族盛行“打油茶”,大瑶山盘旋喜欢腌制“鸟酢”、“兽肉酢”,有的瑶族腌制熏干的猪肉和牛肉。这些都是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
瑶族对祖先很尊敬,习惯在进餐之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尤其对丰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节日必备猪肉、鸡、鸭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座次也有讲究:老人和尊贵的客人须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热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鸡冠献给客人。瑶族在向客人敬酒时,一般都由少女举杯齐眉,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敬酒,被视为大礼。
在达山瑶中,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习惯敬三大碗。名为“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瑶族老人也喜欢饮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饮料。款待客人时,鸡、肉、盐一排排地放在碗里,无论主客,务必依次夹吃,不得紊乱。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饭都由妇女代为装饭。
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叫“盐信”。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崇拜盘王的瑶族过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瑶族过去则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湘西南辰溪县的瑶族农历七月五日前禁食黄瓜。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有的地方产妇生产后头几天禁食猪油。
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机会进行择选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就可透过媒人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举行婚礼时,都要大摆筵席,按传统习惯,婚宴上务必要请寨老参加,新郎新娘饮交杯酒。
服饰
尽管瑶族长期依山而居,处于迁徙、游耕状态,但其服饰仍持续款式多样、纹案古朴、工艺精美的民族特点。
据有关瑶族服饰研究专家统计,瑶族服饰款式有百余种,各支系各地方有所不一样。一般来说,男子穿对襟或右衽、铜扣上衣,或圆领花边丫形上衣,腰扎腰带,下身穿宽脚长裤,扎绑腿。妇女一般穿圆领花边对襟或右衽长衣,下穿挑花长裤或百褶长裙,扎绣花腰带或围裙,也缠绑腿。无论男女,服饰一般都喜欢用青布制作,喜欢用红、蓝、黄、绿、白、紫等色彩点缀。这些点缀品是用各色丝线经过挑、绣、织、染等工艺制作而成,看上去十分鲜艳精美,各种图案也十分生动逼真。
此外,瑶族男女都习惯使用绣花青布头巾或红布头巾包头。个性是妇女的头饰,其样式千姿百态,有塔式、钢盔式、平顶式、飞檐式、银簪式、絮帽式等,并喜欢佩戴各种银饰。
白头帕
瑶族无论男女,都是透过帽子和头帕表示自我所处的生活阶段。河口县瑶山的瑶族姑娘一到十五六岁,便改花帽为包头帕。包头帕就意味着能够寻偶。男子在幼年时亦戴花帽,到十五六岁后同样取下花帽改包头帕。在金平区平安寨等地的尤勉支瑶族,俗称红头摇,因婚后包红头帕而得名。该地妇女的头饰,在其一生中可分成三个阶段:七八岁以下戴帽子,七八岁以上包头帕,婚后便包红头帕。
瑶族发式
瑶族男女,喜蓄长发,古籍就有男女蓄发,盘结头顶,名为“椎髻”的记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过山瑶妇女,过去则剃尽发蒂,戴上黄蜡制成的角帽,用布帕遮盖。妇女头部装饰极为讲究,有的戴竹箭,有的竖顶板,还有的则戴上三五斤重的银条。妇女头上的椎髻更是类多形奇,有的插上银牌、银花、银串珠之类,有的还插上几片白雉尾,十分壮观。广西金秀大瑶山花蓝瑶妇女,用猪油裹拌卷成钢盔式发形,青光耀眼,独具一格。龙胜各族自治县瑶家妇女发式都是蟠桃发髻,上方还用一边长约4寸、绣着各式花样图案的黑色方形头巾盖在头上。
顶板瑶妇女的服饰
湖南宁远一带瑶族妇女的头饰,既不一样于蓄发盘髻爱插羽毛的广东八排瑶,又有别于头别三条弧形大银钗的广西茶山摇。顶板瑶妇女的头饰,因年龄不一样而异。少女梳梳钗于头顶,以绣花巾缠头,中露云髯。十七八岁的姑娘,则以蜂蜡涂发,卷发叠髻,史称“椎髻”。以花巾包裹。呈梯角形,再用蛾冠形的斗篷罩在上方,迎风当阳,十分雅致。婚后妇女则将蛾冠取下,以花帕盖于头上,清秀大方。人们给那里的瑶族一个美称——顶板瑶,实则以妇女头饰而得名。其衫裤颜色多为蓝与黑,只有服丧穿孝才用白色。未成年的女孩身穿无领开襟长衫,下着长裤。衣裤边角均有彩色的刺绣花边。姑娘的嫁衣,喜欢以花边装饰衣裤的襟、角、边等。小姑娘六七岁开始学刺绣,一向绣到出嫁。一套嫁衣要花十多年。妇女用的背心、围裙、胸巾,甚至脚丝带无不用刺绣和挑花带装饰。
居住
瑶族房屋建筑因地而异,形式多样。一般而言,依深山密林而居的瑶族多就地取材,采用“人”字形棚居建筑式样;居住在坡度比较大的山岭地带的瑶族,多采用“吊楼”式建筑;居平原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多为土木或泥木结构,与壮、汉族住宅相同;聚居山地的瑶族讲究村寨整体,房屋建筑多为层叠式,幢屋毗连,层次分明。大的村落山寨,房屋从山脚叠到山腰,甚至叠到山顶,民族风格独特。瑶族房屋建筑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住房、粮仓、寮房。住房一般是一栋三间,中设厅堂,卧室设在两侧或中室后部,前部为灶堂或火堂。粮仓多用木板密封成堡垒形,用来贮藏玉米、稻谷,一般设在屋外或村旁,甚至有的设在数十里的山野田间。寮房多数是建在村寨旁边,用茅草搭盖,用以存放柴草或储存物件等。
交通
瑶族所居山区,道路崎岖险阻,车马难行,交通不便,常年四季用肩担背负办法,将山区特产带到平原圩镇去出售,又用同样的办法运回所需生活用品。日常背篓、扁担、箩筐是瑶族人民用于运输的主要工具。近百年来,滇西、桂西部分山区,瑶族开始圈养马匹,用以驮物,以代替肩挑额负。但其他边远山区瑶族,常年累月仍沿袭额负、背驮、肩挑习尚。路遇溪流湍急、水深壁险溪河,一般是涉水越渡,也有架设桥梁,常见桥有藤桥、竹桥、木桥几种。
婚姻家庭
瑶族青年男女恋爱比较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走村串寨机会,透过对唱山歌形式,寻找对象,双方合意,互赠信物,以定终身。但婚姻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亲之前,男女双方要合八字,八字相合才能定亲,定亲后择吉日良辰即举行婚礼。瑶族婚姻有“招郎上门”习俗,这种婚俗在广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江西等瑶族地区普遍存在,不少地方甚至有女子招郎多于出嫁的状况。男方到女家上门不受歧视,寡妇再嫁也不受禁止。
瑶族家庭一般由父、子或孙两三代亲系组成,祖孙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较少。男子在结婚后便和父母、兄弟分家,父母有职责帮忙他们重建住房,另立门户,成立新的小家庭。家庭一般由父母掌管,直到年迈体弱时,才按照“先男后女,先长后幼”的原则,让子女主持家业。老人在家庭中和社会上普遍受到尊重,日常生活和逢年过节,饮食也先敬老人。在家庭分工方面,瑶族男子主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如伐木、放排及农耕等,在家庭中居于主要地位;妇女一般从事种植、养殖和采集活动,在家庭中居于次要地位。
社会组织
瑶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构成了自我独特的社会组织,名称有社老、寨老、庙老等,各个地方,各个支系的称法不一,其中最典型的是广西大瑶山瑶族“石牌制”和南丹白裤瑶的“油锅组织”。石牌制是大瑶山瑶族人民在历史上构成的一种为了保护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秩序,防御外侮和匪盗以及调解内部纠纷,由一个村或几个村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据考证,至少从明朝起,()他们就有了石牌组织。既有一个族系、一个村寨的石牌组织,也有跨族系、跨村寨的石牌组织,还有包括整个大瑶山瑶族的总石牌组织。总石牌中包括若干个大石牌,大石牌中又包括若干个小石牌,构成严密的社会组织系统。每个石牌组织都有其头人,石牌头人根据本民族的传统精神,针对当时社会突出的矛盾问题,拟定出若干条律草案,然后定出日期和地点,召开石牌大会,由大家讨论和透过,共同遵守,维护社会秩序。
油锅组织是南丹白裤瑶古老的社会组织。油锅,瑶语称为“破卜”,是白裤瑶的父系家族组织,由同宗同姓的家族组成。每个油锅少者二三户,多者十几户,油锅组织的头人由有威望的长者或有才干的青年人担任,主要职责是督促和鼓励大家搞好生产,调解油锅组织的内部矛盾,主持油锅会议等等。
丧葬
瑶族认为,人死后其魂魄依然存在,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着,保佑着子孙后代。因此,瑶族对老人的葬礼十分讲究。如广西大瑶山一带的瑶族,老人绝气前,家人要将一枚银币或铜钱放在他嘴里,含口钱“。老人一断气,立即举哀,在门口鸣枪或放铁炮,向寨人和亲戚报丧。舅父明白后,立即杀一只鸡,备上酒,邀请族内四五个长者和师公前往丧家,替死者做”法事“。入棺前,子女要给死者洗尸,换上净洁的寿衣。装洗完毕,即移尸正堂,男尸停放在厅堂左边,女尸停放在厅堂右边。入棺时,还要请师公作法”净棺“。除了土葬,一部分瑶族地区还盛行火葬,葬制各有不一样。
成丁礼
度戒是瑶族男子必经之宗教手续,过去,蓝靛瑶男于16岁以后度戒,必须要在婚前度毕。度戒年龄多在16岁至22岁之间。此刻11岁以后即可度戒。各人的度戒年龄是依据《大同书》择算,冲犯年不举行,如子、午、卯、酉出生的人,十一岁全,十二岁半全,十三岁败,十一岁可度戒。辰、戌、丑、末年出生的人,十二岁全、十三岁半全、十四岁败。十二岁度戒最吉利。寅、申、己、亥出生的人,十三岁全,十四岁半全,十五岁败,全岁度戒吉利。能够循环推择,若十三岁不度,又是十六岁全,十七岁半全,十八岁败。照此类推,始终要在结婚之前举行。红头瑶则不一样,他们要在结婚之后夫妻共同度。蓝靛瑶(含白线瑶、沙瑶)不度戒的男子,不仅仅在社会上被人看不起,并受到姑娘们的耻笑。不度戒则没有自我的师父,不懂一切宗教礼仪。
度戒之前,被度者住在度师家里,不吃油、不吃菜、不劳动,白天睡觉,走路也务必低着头。戴上帽子不见天(因见天对不起神)。在此期间不能与人说话,只有师父讲话能够答应,最必要时能够允许与父母谈一两句话。否则就一律被认为是”不正“,将来”度戒也不好“神也请不到堂”,还要被认为是“功德修不圆满”。学到必须程度,便可回家念经(共13本)打斋。
度戒开始,被度者由度师引上度台,正襟危坐。然后度师念经,请各方诸神,即家神、土地、灵公、花娘、社皇、盘古、神农、玉皇、山神、谷娘等神至。度戒人与师父各端清水一碗,各执火捻一条,随师父对天发誓:“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不奸女拐妇,不欺人、等……共有十戒。”誓毕,掷火捻于碗内,火捻遇水熄灭,表示如违誓言,与此火捻命运相同。然后由度师事先指定邀请(当场给酒一杯,表示邀请)之成年人(度过戒的)12人抬一网,上铺被盖棉软之物,站立度台之下,作为接应,准备妥当,度师叫一声“度下来”!被度者即全身作曲,两手围膝,置头两膝之间,从度台上一滚而下,落下藤网之中,即算度过来了。
度戒中较困难的一关即是这个“度下来”。若自度台下来时,张手舞脚,四肢朝天,则不仅仅为众人耻笑,而且要被认为是“功德修不圆满”,终身引为憾事。
度戒往往需费数天时光,十分热闹。所以都在十、冬、腊、正月举行,不择农忙之季,因度戒务必邀请全寨,乃至邀请远客,以酒肉相待,并杀牲畜祭神。所以无牲口是不能够度戒的。
此外,度戒尚有“度天戒”、“度地戒”之分。度天戒者祭满七日(或二十天或四十九天)之后,能够杀生,度地戒者,祭日虽满,终生不可杀牲。
度戒又有“度师”、“度道”之分。度道者在家举行,仪式简单。度师在度台上举行。度师和度道在职能上有差别,如丧葬之事多由度道者举行,度师者则不必须会。无论度师、度道,都务必杀牲畜祭神。红头瑶的度戒,与蓝靛瑶有同也有异,不一样之处是男子度戒年龄在刀岁至30岁之间,婚后也能够夫妻同度戒,被度戒者按辈份论,有一戒、二戒、三戒等。度戒时头上顶着文灯,(蜡烛或油灯),三至七盏不等。由道公诵经两天才迸人“盘王”为本家人。末度戒者不能吹牛角号及超度鬼神,度过戒的人死后方能升人天堂。
瑶族的习俗(四):
瑶族--简介
瑶族--简介
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瑶族共有213。4万多人,瑶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南方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那里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植物、动物、矿藏等资源。如有“绿色宝库”之称的江华瑶山,号称为广西最大天然植物王国、“杉木之乡”的金秀大瑶山……
瑶族有自我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状况比较复杂,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珈”语,属壮侗语族。多通汉语、壮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口头文学极为丰富。
瑶族的自称有勉、门、敏等63种,他称有390种,如盘瑶、蓝靛瑶、红头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古老的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
瑶族--历史
瑶族先民,一般认为是秦汉时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或说源于“五溪蛮”。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其先民主要生活在湖南北部;5-6世纪时,向北迁;13-17世纪,他们被超多南迁,广东和广西成为他们的主要居住区。17世纪,部分瑶族人又从广东、广西分别迁入贵州和云南的南部山区,构成了这天的分布。
瑶族--礼仪
瑶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与汉族地区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凡是进入瑶家的客人,都会受到尊重和热情款待。饶有风趣的“挂袋子”与“瓜箪酒”,是瑶家待客的典型礼节。客人到了瑶家,只要把随身携带的袋子往堂屋正柱上的挂钩上一挂,就表示要在这家用餐。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留客人在家里就餐。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袋子等物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到别处去,吃饭的事往往落空。
瑶族对祖先很尊敬,习惯在进餐之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尤其对丰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节日必备猪肉、鸡、鸭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座次也有讲究:老人和尊贵的客人须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热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鸡冠献给客人。瑶族在向客人敬酒时,一般都由少女举杯齐眉,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敬酒,被视为大礼。
瑶家待客慷慨大方,彬彬有礼。腊肉、山珍野味和土特产,是瑶家待客最常见的菜式。客席上,金黄厚实的腊肉奉为上品,主人会热情地把大块腊肉夹给客人。客人不管喜不喜欢,都应当理解,这样主人才会高兴。
瓜箪酒是瑶家招待客人的特制酒。这种酒用糯米制成。它酿成糊酒后,掺上清泉水或凉开水,饮用时用瓜瓢舀出倒在碗里,连液带渣一齐喝下。酒度不高,香甜可口。用餐时,由家里最年轻的姑娘斟酒盛饭,主人则频频向客人夹菜敬酒。此时,客人不必拘束过谦,应大大方方开怀畅饮。这样,主人认为客人看得起瑶家,就会越发高兴,备加亲热。如果拘谨见外,反而不受欢迎。
在达山瑶中,也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习惯敬三大碗。名为“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瑶族老人也喜欢饮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饮料。款待客人时,鸡、肉、盐一排排地放在碗里,无论主客,务必依次夹吃,不得紊乱。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饭都由妇女代为装饭。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叫“盐信”。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瑶族--节庆
瑶族--节庆
瑶族盘王节
瑶族盘王节的由来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最隆重的盘王节歌会。在远古时代,瑶山评王和高王作战。评王悬赏招贤,能取高王首级者,愿将最美丽的三公主嫁与他。不料第二天,一条名叫盘户的彩狗竟衔来高王头颅。评王不失诺言,将心爱的三公主许配彩狗,并封彩狗为盘王。新婚之夜,彩狗竟变成一个魁伟健壮的男子,公主大喜。以后,公主为盘王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家十二姓。有一天,盘王上山狩猎,不慎被一只羚羊触下悬崖身亡。儿女们闻讯,捕到羚羊,剥羊皮制成长鼓,愤然起舞,以报父仇。以后,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齐,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到这天,“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姑娘街
姑娘街,是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期举行。每逢这个街期、各族姑娘换上艳丽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节日的小镇,一派欢乐气氛,在广场上,各族姑娘围成圆圈,在乐器的伴奏下歌舞。还有陀螺比赛也很引人注目。陀螺是用坚硬的木头做成,比赛时,两组相隔必须距离,各组的人轮流用自我旋转的陀螺去碰击对方旋转的陀螺。击中后被击的陀螺依然在旋转者为胜。除此以外,街头巷尾摆满了五彩丝线、花边、银器、首饰等商品及各种美味小食。男男女女,熙熙攘攘,把大街挤得水泄不通。在欢乐的人流中,有身着桃花图服装,佩戴耳环,手镯的瑶族姑娘;有穿大领短衣、百褶裙,颈间套有三、四条项链的苗族姑娘,有身着黑色衣裤,胸部佩戴大银环——“批索”的哈族姑娘,有身穿镶有花边,绣着美丽图案服装、头戴银泡泡“鸡冠帽”的彝族姑娘。她们成群结伴,在集市上出售自我带来的农副产品,并在货摊前选购花边,五彩丝线和耳环、手镯等银质首饰。夕阳西下,小镇上人们陆续散去,而城外田野却歌声悠扬。各民族一对对男女青年,在山坡、树下、溪边、湖畔,纵情歌唱。歌声、琴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齐,荡漾在“姑娘街”上。瑶族的春节瑶族人民过春节有一项别致而风趣的活动一一演“耕作戏”。大
年初一,人们聚集在村寨的广场先要观看“耕作戏”。“耕作戏”由一人扮牛,一人伴扶犁的农夫,一人扮荷锄的农夫,三人载歌载舞,看完后,青年男女纵情歌舞。歌舞中,姑娘们如果看中意中人,就把自我精心绣制的花带或自我配戴的银饰,挂在小伙子腰间,以示爱慕,有些地区的瑶族新婚夫妇,则在新春佳节带上礼品,到岳父家拜年,女家务必设宴招待。席间,岳父唱山歌祝愿新婚夫妇辛勤劳动,和睦相处,白头到老。
“赶鸟”节
每年二月初一,是瑶族人民的“赶鸟节”。年年到了这一天,不管天晴下雨,方圆五、六十里的山寨男女青年,穿上一色宝蓝衬白镶边的节日民族服装,扎着彩色的头帕,套着绣花的鞋袜,撑着青布洋伞,一伙伙,一群群,聚会山头。对男对女,或四男四女,对坐于青草坪、岩头上,或依偎茶树蔸、松树下,甜蜜地对唱情歌、山歌、猜字歌、谜子歌,从日出到月升,渴了,喝一捧清泉:饿了,吃几个粑耙。鸟雀忘了归巢,唱歌人不想回家,直到夜露湿透了头帕,他们才男送女,女送男、送过岭,送过山,送一程,唱一段,快进寨门了,才含情脉脉,依依不舍地分开。这一天,青年们忙着赶会对歌,寻找知音;老年人便在家里,把连夜舂出的糯米粑粑,捏成铜钱大小,戳在竹枝枝上,插在神坛边或堂屋门旁,名叫“鸟仔耙”,任邻居小孩们取食。说是乌雀啄了耙粑,就会把嘴壳粘住,再也不会糟蹋五谷了。到了晚上,耕山人过寨串火塘,品尝各家的“鸟仔耙”,期望有个好兆头。
关于“赶鸟节”的传说是这样的:“相传,在很久以前,瑶族居住的山区,林木茂密,很适宜鸟雀繁衍生息。以五谷为食的山雀、野鸡、斑坞……,他们熬过了严冬的饥若,看到山桃花开了,伸动着翅膀,飞上了天空,看到山里人荷锄背篓耕山来了,张开着嘴,唱起了欢迎的歌,看到姑娘手里金灿灿的包谷籽,一把把,一串串,撒进了黑沃沃的山土里,唱的更响,叫的更欢,邀集着伙伴“快来会餐”。这样,它们往往是成群结队,耕山人一走,它们巧妙地试探过守地的“棕衣人”、“芦草人”,飞落坡地,用那尖利的嘴壳,揪呀,啄呀,一碗茶工夫好端端的山地便被糟蹋得不成样貌。鸟害成了瑶山早春作物的头号大敌。山地里没有收成,耕山人吃上了野菜,源头泉断了,官府的钱水粮流也枯竭了,皇上发了慌,忙下圣旨:“谁人制住鸟害,赏岭九架,免税九年。”圣旨传谕了九山九岭九十九寨,山主、耕山人都想开了办法。盘云寨有个盘英姑,象蜂恋花一样爱唱歌。耕山人听了她的歌,口里象溶了一团蜜,香香甜甜;她向着山泉唱,山泉听得呆,忘记流淌;她向着山林唱,鸟雀羞得不敢开口,英姑歌停了。它们还在天空盘旋,追寻歌味,迷的不想飞去。耕山人都想;要赶鸟,英姑的歌有路子。于是,盘云寨的男子青年,都悄悄地来到英姑的木楼
、跟她学起歌来,并商量把歌传到九十九寨的耕山人中间去,约定下年正月最末一天,早包谷下种前,把鸟雀从九山引开,赶到没有阳春作物的地方。白头山的山主养了一对画眉,每一天清早,他把鸟笼挂在木楼房梁上,逗着画眉喂。说也奇怪,也招引来了一些鸟雀,日停寨头,夜宿楼檐。山主很高兴,持着胡须,晃着脑袋,开怀大笑起来:“哈哈,这下,九架岭又到了我的名下。”于是,他赶忙修书,连夜派人送往官府,官府加上羽翎,又骑呈报皇上。皇帝朱笔一点,将九山九岭的鸟雀引上白头山石岩岭。正月最后一天到了,就要种早包谷了。清早,九十九寨的耕山人,歌唱着聚汇寨头。九十九寨的山主看着鸟雀一群群飞出山林,飞来村寨,好不高兴,举起鸟笼,抢在耕山人的前头,向自头山汇集。鸟雀也真的追着歌声,跟着人们,飞往白头山。这天,白头山上人多,鸟也多,晴天,鸟雀飞成群,为唱歌人遮日荫;雨天,鸟雀飞成队,为唱歌人挡雨淋。耕山人从清早唱到黄昏,鸟雀果真忘了飞回山林,累了,就落在岩上、树枝头歇息;人们悄悄离去。到第二天,鸟雀飞上云头寻找歌声,它们围着白头山飞,好像山上还有听不完的歌,令它们陶醉这样,鸟雀在白头山一醉就是半年等到醒来,飞回老林,坡地上只剩了旱禾蔸、包谷杆、蕃薯藤,耕
山人早把粮食收进了寨门。这一年得了好收成,山主说是自我笼中画眉唱得好引开了鸟雀,这样九架岭归山主占了,九年税归山主得了。耕山人不服气,告到皇上,皇上半信半疑,传旨下令派大臣到白头山审理。第二年正月最末一天,耕山人呆在家里。出林的鸟雀,耳里没有了往年山寨青年甜蜜的歌声,只听得笼中画眉凄泣的求救声,吓得赶紧伸翅往回飞。山主手里的鸟笼被大臣砸烂了。第二天,二月初一,耕山人又汇集在白头山,鸟雀又飞出山林听歌,一醉就是半年。这样,瑶山又获得五谷丰登。从此,人们就把二月初一这天定名为“赶鸟节”。
掌肉待客
古时候,瑶族的始母密洛院,她生下三个儿子,长大后分了家。大儿子扛犁头到平原去开荒,由于平原土壤肥沃,种上水稻,收获很好,日子过得挺富裕。二儿子分得锄头,在丘陵荒坡上,细铲慢锄,种上玉米,收成赶不上老大,可日子还是不错。三儿子呢?他只分得一把月刮(垦荒农具)在千山百岭里,开垦石缝,播些小米,当时鸟类多,小米未熟黄,就被小鸟吃个精光。三儿子种的小米,颗粒无收,他哭着脸去求两个哥哥帮忙,哥俩想出了办法,制作了弓弩,射死了害鸟。第二年老三获得了好收成,日子像架上的熟葡萄,串串甜啦!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密洛院的生日,趁这个良好的日子,三儿子扛着一头大肥猪,到母亲家去宰杀,并请来了两个哥哥,一同欢庆丰收。那时候,没有碗蝶,煮好肉后,老三就用刀砍成大块,放在手掌心上,点上辣椒汤,捧献给母亲及两个哥哥,表达自我对他们的深情厚意。这种以掌捧大块的肉敬亲友的习俗,一代接一代的传了下来,每至(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瑶族人民都要做这种大块肉,用手掌捧了敬亲友,这就是“掌肉待客”。它既是瑶族人民纪念始母密洛院的一种形式,也是瑶族人民彼此之间团结和睦的象征。
倒稿节
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人民传统的欢庆丰收的日子。这时,稻子、红薯、包谷、粟米等农作物都己收割完毕,瑶族人民把这一天定为“倒稿节”。在这一天之前,谁种谁收,不准乱割滥收,否则按乡规民约处以罚款。过了这天,任何人能够上山下田收捡成果,谁收谁得,不得干涉。
“倒槁节”这一天,人口多的大瑶寨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斗牛赛”,选取大田垅或一块平地做赛场,牵一膘肥体壮的水牯牛到赛场,牛角上系一红绸结,吃完一倒稿饭:(一般是鸡。鸭、鱼、肉俱全,仅次于春节),寨上的男女老少和请来的客人,纷纷来到赛场。主赛人宣布比赛开始,寨上的青年小伙子自告奋勇地站出来,长辈们给他们头上扎好“英雄节”,并讲一些吉利祝愿的话。长者退场后,赛手们手持棍棒与牛角斗,直到把牛斗得精疲力尽,自动退阵为止;到了晚上,男女青年自动集合在一齐唱“倒稿歌”(即丰收歌)。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约定一个坪场为歌堂,吃完晚饭,烧上一篝火,男女青年围着篝火,纵情歌唱,二是小伙子在姑娘的大门口唱“引歌”姑娘在屋内唱“迎歌”,把小伙子迎进家里,捧出“瓜瓢酒”(即糯米酒掺凉开水,用瓜瓢去舀),摆上土特产,边吃边唱,通宵达旦。一般每首歌都带有“咪咪嘿,了啊也”的配词(谣语“完美的意思”)。充满着喜悦、美满、幸福的激情。透过唱歌,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的,离别时,他们除了赠送礼品,还留下对方的手电筒、背袋或提篮之类,这是要求对方下次再来,然后依依不舍而去。
“歌堂”节
歌堂,是瑶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唱歌求偶的节日。按传统习惯,每三至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历时三天、九天不等。当节日到来之前,各家各户都得事先通知远近的亲友前来观光。节日之夜,男女青年围着篝火,对唱情歌,以歌传情,歌长情深,通宵达旦才罢休。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新衣裳,戴上新头巾,插上锦鸡毛;街头巷尾,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耍歌堂”开始,即把祖公的牌位从庙中抬出来巡游、拜祭。后面伴随有锣鼓和腰鼓队,燃放土铜炮。当中老年人抬着祖公神像巡游街巷时,广场上聚集着一群群女青年、男青年则两个一对、三个一伙,对着年轻姑娘唱起歌来。参加唱歌的青年,有时达八、九十对。小伙子一支又一支,姑娘们仔细地打量着唱歌的小伙子,暗暗地选取心爱的人。小伙子们也尽情地唱呀,求得姑娘的欢心,白天在歌堂上认识后,晚上便可独自向姑娘们唱歌求爱。节日期间,每户人家做二十至三十斤的糯米糍粑,招待亲戚朋友。每户还出若干水酒(七斤左右),供人们任意饮用。
“干巴”节
“干巴”节,是瑶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每节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农历二月下旬各村寨的瑶族人民便忙碌起来,商议节日活动的资料,然后各村分头准备。上山狩猎的村寨,负责修理枪支、冲火药、打码子,做弓弩等。下河捕鱼的村寨也置鱼网、鱼叉等器物。节日这天,天刚蒙蒙亮,原商定上山围猎的村寨的成年男子,手持火枪、弓弩,带上耙耙等食物,上山围猎,老年人和妇女则在家中宰鸡杀鸭,染制各种糯米饭,舂耙耙,准备酒菜。男子上山获得的野物,拿回来分配时,人人有份。要是获不到野物,就会被人们取笑。尤其是“门胞”(小伙子)要被“门煞”(姑娘)所轻视,因此上山狩猎的“门胞”总是不辞艰险,千方百计地捕获野物。原商议下河捕鱼的衬寨也在黎明之前出发,男女老少结队而去。捕到的鱼虾,也按户分配,共享节日的欢乐。傍晚,人们回到寨中,互相串门,互相祝贺,取出香甜的米酒,吃着香味扑鼻的糯米花饭,用当天的猎物或鱼,美美地饱餐一顿,但或多或少要留下一部分,挂在火炉边上,烤成野味干巴,用以招待最亲近的人。晚上,男女青年围在火炉边,唱起动人的谣歌。
“达努”节
“达努”节称祖娘节或瑶年,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时光是当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由于居住地区不一样。各地习俗和谷物成熟日期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节日周期,并非一年一度,有的地区两、三年过一次,有的地区三、五过一次,有的地区十二、三年才过一次。瑶族人民十分重视欢度这个节日。节日前,家家户户,村村寨寨都要打扫卫生,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杀猪宰鸭,酿米酒,做糯米耙粑,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节日的广场上,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有歌舞、武术。球赛等等,资料丰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瑶族人民的铜鼓舞。它既是一种民族民间舞蹈,又是一种文娱比赛项目。每次出场二男一女。其中一男敲着铜鼓,表演瑶族的传统舞蹈,另一男伴在侧面敲鼓为他伴奏。女的手拿雨帽,手舞足蹈,在铜鼓手的后面为他做着扇凉的舞式,两个互相配合表演。当鼓点紧密、动作迅速,舞姿优美的时候,周围群众的掌声、喝彩声不绝。各组表演之后,人们争相向最佳的鼓手敬酒、祝贺,并赠予美名,誉为“鼓王”。跳完铜鼓舞以后,之后是点燃冲天炮,人们把事先做好的冲天炮,按必须距离,在广场上摆上数十个,或上百个。若干男女同时动手点燃,一向点到最后一声炮响为止,看在同一时光内,谁点的冲天炮最多,比赛时
,场上鸦雀无声,周围观众,屏住呼吸,注视着点炮的人们。当炮声一响,接二连三的火光直冲天空,场上一片沸腾,人们蜂拥到优胜者面前,将他抬起来,抛向空中。
关于“达努”节的由来,一个较为普遍的传说是,古时候,在万山丛中有两座高大的宝山,两山对峙相望,左边那座山叫布洛西山,威武雄壮,像个武士;右边那座山很像一个拖着裙服的姑娘,名叫密洛陀。每年这两座山互相移近一点儿,经过九百九十九年,两山就要挨在一齐了。这年的五月二十九日,天空突然响起惊天动地的霹雳,这两座山同时裂开一条缝,从布洛西山走出一个高大的男人叫布洛西,从密洛陀山里走出一个女人叫密洛陀,他俩结成了夫妻,之后生三个女儿。时光年复一年的过去,密洛陀的头发花白了,一天夜晚,她想起布洛西死时说的话,便对三个女儿说:“孩子们,如今你们长大了,就应各自谋生啦!”第二天早晨,大女儿扛着犁耙,到平原犁地耙田。之后,她与子孙组成了汉族。二女儿挑起一担书走了,她与子孙构成了壮族,三女儿拿着小米和锄头到山里开荒种地并在那里安居乐业,成为瑶族的祖先,三女儿在山里辛勤的耕耘。禾苗长得十分粗壮,籽粒饱满。眼看就要收割了,不幸庄稼被野兽、地鼠和鸟雀偷吃光了,她含着眼泪回到家里向妈妈诉苦,密洛陀安慰女儿,鼓励再去生产,并给她一面铜鼓和一只猫。第二年庄稼长得更好,贪馋的鸟兽又来偷食,三女儿按母亲的话,敲响铜鼓,惊走了野兽和飞鸟,放出猫吃尽了
地鼠,获得了丰收。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在五月二十九日密洛陀生日这天,姑娘带着丰盛的礼物,回到家里向密洛陀祝福,并庆贺丰收。之后,瑶族人民就将这天作为民族节日。
“夕九节”
每到年三十晚,全国城乡在欢度除夕。然而,瑶族人民的“年三十晚”却在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他们称为“泣九”,意即“夕九”节。每年这天,瑶家的村村寨寨,都杀猪宰羊,添菜置桨;擂响牛皮鼓,穿起民族装,亲朋好友,互访拜年。寨内村外,一派“春节”景象。瑶胞为什么选这一天作为“除夕”呢?相传在很久以前,瑶族同胞也生活在平原地区,他们勤劳开垦,奋勇狩猎,生活过得很和睦。有一年,将近年三十晚的时候,异族统治者侵占了他们的家园,不但抢走了家畜谷物,还要掳劫瑶胞去当奴隶。眼看就有家破人亡的危险,全体瑶胞奋起反抗,浴血奋战了很久。由于寡不敌众,他们采取了战略性退却。妇幼在前、青壮年在后,且战且走,向荒无人烟的深山进发。断后的青壮年,杀退了追兵。开路的老年人,被荆斩棘。—路上又战胜了毒蛇猛兽,最后透过了“暗洞”和“亮洞”,来到了他们目前生活的地方,当他们安营扎寨之后,才想起今年还没有过年,于是就完全按照“除夕”的格式,既庆祝反抗异族侵略的胜利,也庆祝瑶家新生活的开始。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因此叫“夕九”节,相沿至今,每到这一天,广大瑶胞都欢庆“夕九”节。
瑶族--婚俗
男女青年社交自由,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机会进行择选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就可透过媒人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举行婚礼时,都要大摆筵席,按传统习惯,婚宴上务必要请寨老参加,新郎新娘饮交杯酒。但不与他族通婚。家庭组织一夫一妻制,多行姑舅表婚。同姓通婚不忌讳。蓝靛瑶上门入赘较盛行,白头瑶流行“抢婚”习俗。
瑶族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一般不与他族通婚,网氏族五代以外即可结婚。婚姻有的由父母包办,也有自由恋爱结合的。由父母包办婚姻者,往往幼小就被父母许配他人,假如父母已经死亡,便由兄嫂、叔伯作主。自由选取配偶的主要方式是对歌。
对歌一般在春节和外寨青年男女来本寨踩歌时进行,也有本寨青年男子相互邀约到友邻村寨对歌。对歌地点一般选取在村寨附近,届时男女各为一方,以彼问此答方式进行对唱。山歌曲调简单,但歌词复杂,视男女对歌感情深度而变化。经过群众对歌的观察、比较、思考后,若某一小伙子对某一小姑娘发生好感,便可与小姑娘单独对唱,但地点只能在众人所能见到的地方,双方有了必须了解后,男方即向女方透露求婚意见,如双方情投意合,便可相互赠送小件饰物作为信物。在部分地区的瑶族中,互赠信物时小姑娘要咬小伙子的胳膊,倘若小伙子的胳膊被咬而积浓,则表
- 上一篇:古典诗歌行文结构技巧的鉴赏试题及答案-考题分
- 下一篇: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