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 在不同朝代,不同区域,对于丧葬的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丧葬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严肃而偏禁忌又是能引起好奇的话题,那么唐朝的丧葬仪式又是怎样的呢? 唐朝的丧葬礼仪 唐朝的丧葬礼仪在入土前有殓、殡、葬三个过程。 殓指的就是给死者穿寿衣,然后放入棺材内。通常由大殓和小殓之分。小殓指的是给尸体清洗干净,裹上衣衾,称为“禭”,俗称为“搭衣架”。要根据死者的地位、财富,入殓的物品有绢帛、丝绵、锦绣、珠玉等。大殓是指裹上衣衾后把死者安置在棺内。入殓的时候,一般平民口中会放一些米,称之为“饭喊”,而富贵人家通常放珠、玉,统称为“含”。所用棺材,如果是双重的则成为棺椁。通常都用单棺,富贵人家则用厚木。只有五品以上官员可以在棺木外涂漆墓葬。在初亡、停殡的日子里,凡是五服之内的亲属以及死者生前的同僚好友先后相继前来吊孝,致送祭奠礼品,想死者家属表示哀悼和慰问。服内的亲属还要根据亲疏关系穿丧服。丧服是由粗心不通的麻布制成,俗称“披麻戴孝”。一般同僚朋友亲来吊祭,只需要缟就可以了。 在入葬前,需要选择好墓地。唐朝人都极其木心墓地风水,有专门替人卜地的风水先生,还有专门讲丧葬的《葬书》,多达一百二十家。他们认为凡人生富贵祸福、官品利禄都是由安葬所致。如果葬的风水好,后事子孙昌盛敷衍;如果葬的不合适,神灵就会受到损害,后世子孙将落败。 殡葬必须选择吉日。棺材出门送至埋葬的地方,俗称送葬,也称之为“出殡”。此时的仪式最为隆重。送葬之物要刻木为屋舍、马车、奴婢等形状,也有用纸糊称的,用来表示奉生送终。送葬的内外眷属和亲朋好友都要身穿孝服,或披麻,或带有白色缟素衣服,跟在后面。灵柩出动,前行着要用绋拉灵车,妇女则哭泣表示悲哀。一路上唱着挽歌直到葬所。富贵人家还在灵柩经过的中途举行路祭。路祭或丰富或俭朴。将灵柩送到墓穴,丧葬才算完毕。返家后,素斋就食。民间通常由丧家招待邻居好友宴饮,直醉方休,俗称为“出孝”。 丧礼中的“五服”是什么 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来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 两千年来,汉族的孝服虽然有穿承和变异,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制,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榱(cui)、齐榱、大功、小功、缌(si)麻。 第一等叫"斩榱",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种。"榱"是指丧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下衣则叫做裳。斩榱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左右衣旁和下边下缝,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做斩榱。对"榱"的解释,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穿斩榱。 次重孝服叫做"齐榱",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都在砸边际。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榱"的礼制。孙子孝帽子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孙子媳妇带三花包头,插一小红福字。未出嫁、且未梳头的孙女用长孝带子在头上围一宽榱,结于头后,余头下垂脊背,头上亦插一小红福字。孙子、孙女的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一块,有的剪成蝙蝠、有的剪成其它图案。按亡人性别,男左女右。谓之"钉红儿"。 重孙子孝帽子上钉粉红棉球,亦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两块,亦男左女右。谓之"钉双补丁儿"。元孙肩上钉三个"钉丁儿"。 “大功”是轻于"齐榱"的丧服,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榱"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 “小功”是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的。 最轻的孝服是"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凡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用这个档次。 可见传统礼仪是根据丧服的质料和穿丧服的时间长短,来体现血缘关系的尊与卑、亲与疏的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