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一):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
读了这篇课文,我对毛主席的坚强品格感到敬佩。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当时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战斗中不幸牺牲。而此时的毛主席心里十分悲痛,如果换作其他父亲,肯定会号啕大哭,但毛主席没有哭,他强忍着悲痛,一支又一支地抽着烟,一整天都没有说话。
之后,彭德怀来电,要求把毛岸英的尸体运回国,可朝鲜首相又要求把毛岸英的尸体葬在朝鲜。此时,毛主席很难作出选取。
毛主席想:儿子活着不能见面,那就让我看看遗体吧。但是这意愿很快就被打消了。因为他设身处地地想到了千千万万人民子弟兵。最后,毛主席按照朝鲜首相说的,把毛岸英的尸体葬在了朝鲜。毛泽东老年失子失多么悲痛啊!但是他却深明大义,把儿子葬身朝鲜,这又需要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坚强的品质![由整理]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的一身坎坷。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他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创作的曲子不计其数:C大调第一交响曲,B大调第三交响曲……世界没有给他带来欢乐,可他给人类带来了欢乐!
毛泽东、贝多芬这些伟人在悲痛面前选取了勇于应对。毛泽东老年丧子;贝多芬双耳失聪,他们化悲痛为力量,最后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二):
这天,我学习了这篇课文,颇有感触。
《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这样一件事: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中不幸牺牲,毛主席极度悲伤。朱总司令期望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而朝鲜人民期望把他安葬在朝鲜。再三犹豫后,毛主席在电报记录稿上写下一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同志借用此句,体现出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
当我读到“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给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踌躇了一会时。我也深为主席惋惜是啊,这字一签上,就意味着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这是多么残忍多么让人难以忍受的决定呀。但尽管如此,主席也依旧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把岸英的遗体安葬在了朝鲜。
是谁能有如此胸襟,唯有我们的毛主席,当我读到文章的最后一句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时,透过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祥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是啊,丧子割子,谁不痛,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三):
很小的时候,便从爷爷奶奶口中听说过毛泽东,明白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也记得爷爷奶奶提起毛泽东时眼中流露出的崇拜和怀念,我当时还觉得好笑,这天,读了一篇文章《青山处处埋忠骨》,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毛泽东,感受了毛泽东真真切切的凡人情怀和不同凡响的伟人胸怀。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在中南海毛泽东卧室的写字台上,放着一封说了毛泽东的爱子在战争中光荣殉职的电报,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只一只的吸着烟,要明白,自己最爱的人去世了,谁都会受到打击,哇哇大哭,甚至没有了理智,而毛泽东不一样,同样是悲伤,却不期望别人一齐悲伤,秘书这时走来说:“彭老总来电,说岸英是主席的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对,就就应运回国,毛岸英是主席的儿子,就应运回国厚葬,朝鲜就不同了,那边正在打仗,兵荒马乱的,顶多埋到土里,这怎样行?可毛泽东却和我想法不同,主席认为儿子已经死了,自己当然很悲痛,但是在朝鲜战场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读到那里,我深深感受到毛主席身上同时具有凡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在极度的悲伤时竞能想到别人的感受,是我们平常人所不及的。在主席签字的瞬间下意识的踌躇了一会儿,是啊,这字一签上,就意味着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这是多么残忍多么让人难以忍受多么那决定呀。
第二天早上,电文稿上写着一行让我热泪盈眶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是谁能有如此胸襟,唯有我们的毛主席,当我读到文章的最后一句……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时,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透过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祥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是啊,老来丧子,谁不痛,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四):
这天我们学了“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文章讲述到: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毛主席接到电报后无比悲痛,彭老总要求把岸英同志的尸体运回国,可朝鲜首相请求把岸英葬在朝鲜。应对请求,毛主席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让爱子葬在朝鲜。便忍痛签了字。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毛泽东,他既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又有和平常人一样的父爱。他既有超人的情怀,又有常人的情感。虽然儿子牺牲了,但在种种的细节当中,表现出了伟大父爱的延续。要做出这种艰难又重大的决定,对于一个做父亲的来说,是很难的。谁不想再见自己儿女最后一面?
当我读到文章的最后一句“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时,透过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老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祥的老人在床上失声痛哭,是啊,老来丧子,谁不悲痛?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